瞄准国际并购 复星医药H股大热

2012-10-25 08:15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吴海珊 朱熹妍 陈启宇最近日子过得很是紧张。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下称“复星医药”)10月16日宣布了其港交所上市计划。作为执行董事兼董事长的他自是忙个不停。按照计划,公司将发行3.36亿股,每股最高作价13.68港元,其中90%国际配售、10%在香港发售。

17日上午,陈启宇告诉本报记者:“16日路演的结果相当好,投资者午餐会上交流畅通,沟通的投资者质量相当高”。他认为,自一年半前就开始筹谋的H股上市计划,“对复星医药有着深远的、战略性的影响。”也是这一天,复星医药开始在香港公开发售,至22日中午12时截止。

复星医药在其公开发售的同时进行国际路演配售,据本报最新获得的信息,国际机构的订单已经满覆盖。其中,工银瑞信、PICC、中投等均出现在机构投资者名单中,此外,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和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也分别认购价值约50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的新股。

按照计划,复星医药将在10月30日挂牌港交所,一旦上市成功,这将是继上海医药后又一家“A+H”挂牌药企。更为重要的是,这可能成为复星医药国际化的一个新起点。

并购为先

复星医药计划募资最多52.9亿港元,募得资金的将近一半——48%将用于并购及整合。

“从并购角度来讲,我们会关注在中国有很好市场地位的产品,或者一些刚刚上市、准备上市销售的产品上。”陈启宇说。并购对于复星医药来说已经是“熟练工种”,在过去的三年里复星医药合计完成了11笔并购交易。

这次不一样的是,复星医药将进一步了解和关注国际市场的并购机会。“香港毕竟是一个全球资本市场,如果能够在全球市场上找到一些适合我们发展的并购目标的话,对于复星医药未来的成长也许又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陈启宇说,“复星医药可以跟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接触,也有利于复星医药品牌的国际化和国际业务的拓展。”复星医药14年前就已经在A股上市。

此次H股股权融资的绝大部分将来自国际投资者。复星医药新股的90%用作国际发售,10%用作香港发售。已有的两名基石投资者,分别是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和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二者分别认购价值约50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的新股。

除了并购,研发平台在国外的建设也是复星医药将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复星医药已经在美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并考虑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将产品推进美国市场。据陈启宇介绍,美国仿制药市场被复星医药看作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市场体系成熟,用药水平比较高,消费者对仿制药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

但陈启宇强调,复星医药最核心和最看重的仍然是中国市场的发展,包括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的提高,这也是两位基石投资者投资复兴医药的重要原因之一。陈启宇称,此次募得的资金也将会有一部分用于中国市场,但是具体还没有明确的比例。

聚焦制药业

从领域来讲,复星医药H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制药业,包括制研发、生产以及制药业的国际化。“聚焦制药业”是复星医药最近两年一直强调的发展战略。陈启宇称,“如果这次融资顺利实现的话,将能够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实施聚焦制药业务的战略发展。”对于聚焦制药业,未来复星医药一方面会增加对其控股的制药业的投资,尤其是研发方面,此次股权融资总额的19%,将被用来作为研发资金;另一方面,复星医药将逐步减少一些非控股资产的比重,逐步降低或者控制在此方面的投资,集中资源投入制药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复星医药旗下控股参股的企业有近70家,既包括制药、药品分销及零售、医疗服务以及诊断产品与医疗器械等医药健康产业链上的产业,也涉及过房地产、电子制造等非医药领域。“我们一方面会积极管理,一方面积极寻求退出的通道,使得我们管理层,我们的财务资源都能够更加集中在我们的制药业务上。”陈启宇说。

复星医药半年报显示,2012年上半年,制药业务占集团总收入的62.8%。受惠于其主要产品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时通过整合并购及独立研发扩大产品组合,集团的制药业务于201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2.7%。陈启宇预测,未来制药业占复星医药收入的比例还会不断提高,一方面因为公司将会对制药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制药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水平仅为接近20%,未来会有很好的增长。

整合发展

对于多少募集资金将用于制药业,复星医药并没有明确的比例。除了用于并购的48%和用于研发的19%外,融资的23%将用于偿还债务,10%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复星医药并没有计划将此次募得资金用于医疗服务以及产品分销。复星医药通过投资美中互利,成立“和睦家”医药打入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同时经营一家肿瘤专科医院和一家综合医院。未来复星医药也有可能继续拓展医疗服务市场,但是陈启宇表示近阶段不会动用太多资源去投入该项业务。产品分销方面2003年复星医药和中国医药集团共同成立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商,覆盖中国超过一半的医院。复兴目前拥有国药控股32.1%的股权,是第二大实益股东。陈启宇说:“这样做主要还是想形成在业务方向上的竞争优势和有效的合理的布局。”

复星医药最近两年对制药业进行了整合,包括将研发体系的建设集中于总部管理,以便更多资源的投入和管理,而营销体系管理则下放给下属子公司,主要是重庆药友和万邦医药,通过建设具有核心优势的营销平台,把那些暂时营销能力还不强的企业产品纳入到营销平台上来。陈启宇称:“未来,复星医药的收购和并购也将更多的通过整合的思路来做。”

按照计划,复星医药公开招股至22日午,并于本月30日挂牌。截至发稿,复星医药招股工作进展顺利。来自承销商的消息显示,国际配售部分已获足额认购,更获超购一倍。而公开发行部分也进展顺利。这是香港近三个月最大规模新股发售。

“企业、承销商都与资本市场做了很多沟通。推介活动早于路演前就开始。”一位接近招股的市场人士透露,因为今年港股新股行情不好,承销商、上市公司压力都很大。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谢涌海此前曾表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场IPO融资规模为43亿美元,而去年上半年为147亿美元。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