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严凯 12月11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在参加“第二届Intersolar China 国际研讨会”时称,2012年多晶硅产业情况进一步恶化,停产企业数量达到90%。
“目前仅有江苏中能、重庆大全、亚洲硅业和黄河上游等数家企业在保持生产,但产能利用率也大幅下降。”王勃华称。
记者了解到,2012年,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保利协鑫预计年产量能够达到3.5万吨;去年的产量则为2.94万吨。
相比之下,另一多晶硅生产巨头赛维LDK的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从2011年的1.1万吨预计下降到2012年的1500吨。
此外,重庆大全的多晶硅产量则从2011年的460吨预计提升至2012年的4100吨;洛阳中硅的产量则从8135吨下降到5500吨。
据王勃华介绍,前三季度,我国多晶硅产量为5万吨,预计全年产量6.5万吨,同比下降20%;但进口量则超过8万吨,同比增长23%。
除了产量较大幅度下降,多晶硅价格仍在下跌。最新的多晶硅报价低于18美元/公斤,已经低于2000年的最低点。
保利协鑫是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该公司的多晶硅生产成本向来处于国内最低,因而具有标杆意义。但相比去年年末,保利协鑫旗下子公司江苏中能多晶硅生产成本仅下降3.6%,但价格却下降了36%。
多晶硅企业的现状正在进一步恶化,而国内的组件生产企业境况也不佳。据王勃华介绍,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至20%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