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北京市热力集团:越冷越赚不上钱
2013-01-10 11:18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沈念祖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记者发现,在一些给人们生活提供温暖便利的行业却是天气越冷越赚不上钱。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念祖 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28年同期最低。极寒天气到来引发人们对“温暖”行业的强大需求的同时,记者发现,在一些给人们生活提供温暖便利的行业却是天气越冷越赚不上钱。

面对极寒天气,作为全北京最大的供热单位,北京市热力集团首当其冲成为北京市民温暖的最大保障。北京市热力集团宣传部副部长张传东介绍,在供热季到来前,热力集团就已经做好预案,日平均温度5℃到-9℃都有相应措施,温度每下降一度,锅炉的出水温度都会相应提高,供热值也会相应增加。如果遇到极端天气,会适当增加热源。

在极寒天气到来时,旗下供热厂全部锅炉都将按照锅炉的最大负荷来运行。各大热电厂也将重点放在供热上,在完成供热任务后还有能力的情况下再进行发电,实行“以热定电”。与此同时,30座尖峰锅炉也全部投入使用,尽最大可能提供热源。

然而,为了保障居民家中的室内温度达到18摄氏度,北京市热力集团还是希望气温高几度。张传东介绍:“居民供暖是我们的主营业务。一方面,气温每下降一度,我们为保障室内气温的18摄氏度,所需要消耗的热是越大的。另一方面,居民交的供暖费是不变的。”

目前供暖系统,主要依靠天然气供热。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委员李楠介绍,按燃气供暖系统运行工况测算,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北京市天然气日消耗增加约200万立方米。受提前供暖和气温偏低因素共同影响,北京市天然气用量增加较大。目前,全市天然气每天用量达6500万立方米,供应比较紧张。预计2012-2013年采暖季首都用气需求将达到69亿立方米,比上一采暖季增加8亿立方米。

随着气温下降,越来越多人选择打车出行。然而,在乘客不断升级报怨打车难的同时,“的哥”师傅开始吐槽生意糟糕,空驶率高。一位“的哥”解释,今年气温太低,乘客都愿意呆在家里,的士师傅也一样。

确实由于遭遇多年来罕见的低温天气,大家都愿意“窝在家里”。据北京市假日办统计,今年元旦全市重点监测的21个景区共计接待游客14.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1.22%。

在这个冬季遇冷的还有以往一直紧俏的滑雪项目。统计显示,元旦当天,北京的13个滑雪场共计接待2.0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13.9%。北京一家滑雪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以为想元旦假期会有大批游客到来。但是今年元旦太冷了,游客反而不愿意参与户外活动,特别是带小孩的家庭,以致雪场的生意也大受影响。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