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芳 如果你住在上海,那你的压箱底旧衣服哪怕是一双旧袜子,都有了新的去处。你可以带去淮海路,一栋四层楼的H&M,或者陆家嘴正大广场,穿着崭新绿色制服的H&M店员会给你一张85折的H&M折扣券。
这是欧洲最大的服饰零售商H&M公司新近发起的一项名为“H&M Conscious”回收旧衣服的活动。此前该活动在H&M瑞士的一间专卖店实验成功,现阶段于上海试运营,H&M计划今后将在全中国范围内推广。
对于回收的衣物,H&M表示,他们会交给一家叫做I:Collect的公司处理,“有的会进入生产车间成为原料,也有的会捐给慈善系统。”H&M 可持续发展主管 Helena Helmersson说,公司的长期目标是,以旧衣物为原料生产新衣物,实现纺织物的闭环循环。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机构都想要参与“衣物回收”的买卖,因为利润不薄。德国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Dieter Schütz说,市面上的价格大概是每吨旧衣物能卖250欧元,而德国每年产生近100万吨废旧衣物。
对于目前在上海回收旧衣的相关数据,H&M表示尚未做出统计,并称之后统计出来会定期发布到网站。
H&M大中华区、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总经理Magnus Olsson告诉记者,回收来的衣物会根据400多项不同的标准得到分类和评估,然后进行循环处理、重新利用及生产能源。例如:制成抹布、纺织纤维、绝缘材料等产品。从旧衣回收行动中所获得的盈利,将会捐赠给“H&M Conscious Foundation环保自觉基金会”。这些款项将专用于投资关于纺织品循环再利用的一些创新项目。
Magnus Olsson表示尚未评估过使用回收的衣服制作新产品将会给公司节省多少成本。
今年3月21日刚上市的H&M春装新款H&M Conscious“环保自觉行动”系列,全部都是用可再生的面料做成,复古印花的设计、很鲜艳的颜色。
尽管此次H&M的旧衣回收受到不少质疑,被认为是间接促销,但H&M公司仍表示旧衣回收将是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据Magnus Olsson提供的数据显示,H&M的增长目标是全球每年门店数目增加10%~15%。自2007年进入中国以来,截至2013年3月,H&M已经在44个城市开设了124家门店。
此前公布的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30日的年度财报显示,H&M由于加大在电子商务、增加门店数量和扩充品牌类别的长期投资以及瑞典克朗的强势,致使其业绩出现倒退。3月15日,其公布的2月销售数据显示同店销售下降3%,超出分析师预期的跌幅1.9%~2%,为连续5个月下降,总销售额增加了5%,低于分析师预期的7%。
为追赶行业龙头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H&M于2012财年新开门店304家,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北美地区。
业绩的倒退也让H&M提速创新。其曾与奢侈品牌合作系列产品,受到消费者的疯狂追捧,引发了顾客彻夜排队的现象,而此次率先推出旧衣回收系统也不例外。
早在2010年年底上海就启动了废旧衣物回收的试点工作,这或许也是H&M将旧衣回收的首个试点选在上海的原因。
负责废旧衣物收集的是上海两家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由他们统一收集、分类、整理、消毒,经纤维化加工,最终制成用于加工服装、地毯、拖鞋、购物袋的纺织原料。参与试点小区的居民可以凭旧衣服换家庭绿色账户积分兑取各种小礼品。据2010年时的统计,上海居民家庭每年产生的废旧衣服有13万吨。
参与回收的一家名为缘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赝鸿表示,不同衣服会有不同的去向,成色较新的冬衣、冬被、毛衣等,挑出来后进行臭氧消毒,打包送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用于救灾和帮困。而更多无法进入捐赠流程的衣物则会发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纤维化处理。杨膺鸿表示,公司每月销售旧衣物制品的收益约5万元,基本收支可以平衡,目前收旧企业的盈利状况还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