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巢新蕊 一波波及有色金属现货及期货衍生品市场服务平台的创新潮流似乎正在到来。
5月29日,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推出了中国铜产业链集群网站“中国铜业网”。几乎在同一天,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主办的“第十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传来两条消息。一是上期所已经完成有色金属指数期货的相关研究报告并将积极争取推出,二是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惠智等在现场呼吁建立可供非标准合约交易的服务平台。
从现货到指数期货,铜市场都在渴望服务变革与完善,这种场景以前从未有过。“铜企渴望服务变革,既与国际大环境相关,也与行业周期相关,更与近日国内叫停贸易铜融资的远期信用证发放有关,需求弱势下铜企渴望获得更精准的价格参考信息并以更低成本参与交易,同时尽可能交易一切可供交易的资源。”白银有色一位人士认为。
据马惠智在现场介绍,近年来铜加工费水平的提升折射出全球铜矿供应在逐年走向宽松,而另一侧,全球铜矿投资所带来的产能会在2013-2015年间逐步释放。
在需求侧,作为全球主要的铜消费国,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正稳步放缓。5月中旬国内公布的工业产出数据不及市场预期,生意社5月下半月中国制造业活动调查结果疲弱。年初时江西铜业等铜企已预测今年中国市场铜供应将出现多年未见的略微宽松局面。而5月以来,江西铜业、金川集团、五矿有色等国内铜企已纷纷减产停产。国际市场对美联储宽松政策退出预期的进一步强化,也使美元指数显著回升并打压铜价。
3月开始,国内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停止了铜融资远期信用证的发放。5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外汇局应及时对资金流与货物流严重不匹配或流入量较大的企业发送风险提示函;企业未及时说明情况或不能提供证明材料并做出合理解释的,外汇局对其实施严格监管。
4月我国精炼铜进口已现下降态势。据中国国际期货公司研究院院长王红英介绍,由于期货比现货交易占用更少量资金而目前铜企资金紧张,已有几家铜企与其交流时询问能否让银行参与到期货市场中,用银行授信作为期货交易的保证金。
“临近月底,下游厂家资金紧张,购买力弱,并且由于4月份智利港口罢工造成供应受阻的铜料在近期到港,而保税区近期也有大量铜因比价合适而申报入关,短期内供应偏紧的状况将有所缓解。”生意社铜行业分析师范艳霞分析到。
来自证监会的人士则在现场告诉记者,“建立可供非标准合约交易的服务平台”是可行的,不过具体实施可能要等到国内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行动结束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