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里是经济观察网每周三、周四、周五在线更新的欢乐财经,我是陆遥。近期最火爆的财经事件“光大乌龙指”至今余烟袅袅,8月16日从11:05到16:30,从乌龙指到放空期指对冲,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今日新闻头条帮您捋一捋光大乌龙指事件;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美女高管陈怡疑携款数亿出逃国外被捕,数千名投保人资金是否面临“打水漂”;民调称逾八成内地民众支持追责信息公开不力官员---谣言是怎样“生成”的?美官方首次承认“51区”存在,从不曾出现在美国政府地图上的神秘区域里,究竟有没有外星人?英国连锁超市乐购误导顾客被罚30万英镑,小伙伴们惊呆了!更多有意思的财经动态,尽在欢乐财经。
1、光大乌龙指事件
8月16日上午,整个证券交易市场平淡无奇,期盼着午间休盘的交易员们此时已经略显慵懒。然而,11:05分,A股市场金融、地产、石油类的几只重磅大盘股突然同时出现了极其诡异的直线飙升,沪指盘中瞬间飙涨100多点,大盘涨幅达到了5%,这个过程在2分钟左右就完成了。经历了“过山车”的惊悚之后,A股下午跳水收盘。
一时间,市场里各种解读呼啸而出。真正的股市“8.16”事件的肇事者浮出水面。光大证券一次针对上证50ETF的套利操作,用70亿左右的资金在接下来十几分钟的行情里,让整个A股市场增加了3400亿的市值。事件最后确认是由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的杨剑波团队在一个ETF产品下单时出现的问题。上交所随后表示这笔交易确认有效,正常结算。
事发后不久,证监会宣布对光大立案调查,暂停投资策略部自营业务3个月,中金所紧急限制开仓。
那么,从11:05到16:30,从乌龙指到放空期指对冲,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无论如何,光大证券堪称今年A股最佳编剧。此事件也成为A股金融历史上最疯狂的乌龙事件!
光大“乌龙”事件给证监会送来了实现其执法蓝图的最好试金石。这一事件已经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毁灭性地增加了投资者对A股的不信任,让信心本就低迷的A股更加孱弱。不重罚不以儆效尤---可以说,对光大的处置极大地考验着监管层的执法决心,也给当下管理混乱的同类行业敲响了警钟。
2、泛鑫事件曝行业乱象 保险中介暴利惊人
近日,一则关于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美女高管陈怡疑携款5亿出逃的新闻在业内掀起一片哗然。8月18日,上海保监局发布消息称,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擅自销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财协议。目前,上海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此事件牵涉甚广,不止泛鑫保险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其合作的多家险企也卷入其中。根据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官网信息,其合作伙伴涉及昆仑健康、阳光人寿、海康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幸福人寿和泰康人寿6家。一位接近监管部门人士表示:初步统计,该事件可能会涉及近3000名投保人。
公安部8月19日晚通报,已在斐济成功抓获涉嫌经济犯罪的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怡,并于8月19日晚将其押解回国。
泛鑫保险高管携款跑路事件尚未有最后的结论,但无疑此事件让保险中介市场的连环漏洞大白天下。作为冰山一角,泛鑫保险只是被曝出的案例。某知名中介代理公司的透露,目前市场上,一些保险代理公司为了提高提成、冲业绩、拿保费,高达150%的佣金提成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会给消费者承诺更高的收益以吸引客户。
泛鑫保险事件很大程度上暴露出目前部分保险中介机构的内控漏洞及存在已久的行业顽疾。随着整个保险行业对中介渠道依赖程度的越来越深,对这些顽疾和漏洞的治理整顿已经迫在眉睫。很多人都会在问同一个问题:“这么轻松就可以骗那么多钱,很多监管机构真是抓小放大,是不是背景深厚啊?”我的问题也许很庸俗:陈怡是怎么做到的?就因为她是年轻、而且是美女吗?就因为她旗下的团队多为美女且工作服着装一律为“超短裙”吗?强烈建议文笔好的写手采访陈怡并趁热打铁出本书,书名就叫《我和五亿有个约会...》。
3、民调称逾八成内地民众支持追责信息公开不力官员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本月19日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逾七成内地受访者不满当前政府信息公开,而希望对信息公开不力的官员追究个人责任的受访者更超过8成。
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大力推进“三公”经费、环境保护及食品药品安全等九大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再次受到各界的关注。为了解民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看法及预期,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今年7月随机抽样3000位内地城镇居民进行电话访问。
民调结果显示,7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在存在的问题类型当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公开信息不全面”和“公开信息不具体”,而“没有公开信息”和“公开虚假信息”亦各占约三成。
一直以来,一些政府官员为掩盖决策失误,动辄打出“国家机密”之类的幌子,找寻各种借口不向公民提供信息,或只提供无效、形式化的信息。古罗马时代有一个政治学术语叫“塔西佗陷阱”---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由此可见,公信力实乃政府立命之本,公信力如何产生?---信息公开且自由流动。
今天,许多媒体的新闻头版都赫然写着---“北京警方拘留多名网络造谣者”,这是个好事,但是也同样反映出诸多问题---如果在涉及公众问题时政府信息公开彻底化,政府行政、司法调查等透明化,谣言还有生长空间么?
4、美官方首次承认“51区”存在 未提外星人
“51区”不仅仅存在于好莱坞电影里和UFO(不明飞行物)迷的口中,近日,这个地区的存在终于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公开承认。
美国政府承认称,这个地方位于拉斯维加斯以北100英里(约合160.9344公里)的莫哈维沙漠中。不过遗憾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国家安全档案馆公布的CIA(中央情报局)解密资料证实,这里并不藏有长相异于人类的外星人,而只是一个用于机密飞机研发的秘密军事基地。2009年,奥巴马视察内华达州尼尔斯空军基地时不知有否到访"51区"。这一地区没有出现在美国政府的地图上;美国地质勘探局对于这一地区的拓扑地图也仅仅显示了早已被遗弃的马夫矿;内华达州民用航空图标明了大片的限制飞行区域。
此前,军方一直否认用“51区”来命名这块地区,而更愿意称其为和地理位置相关的格鲁姆湖盐滩跑道。“法官大人,它没有名字。”一位美国空军律师在1995年曾对美国联邦法官说,“格鲁姆湖附近的试验场没有名字。”有曾经在“51区”工作过的人透露,地下掩体中从事的主要研究工作专攻高科技侦察机。
“51区”周边的空中和地面禁区长宽均超过40公里,所属范围高度戒严,陌生人从不允许进入这里。在科幻作品中,常有UFO和外星人在“51区”出没,而51区周边严密的安保更增加了这里藏有大量外星人的阴谋论,在好莱坞电影《独立日》中这样的说法频繁出现。
傻子都明白,美国政府承认51区,并不代表美国就只有仅此一个51区。保不齐还有“250”区、“13点”区,只是我们都不知道而已。人类好奇是天性,但有些东西还是不要探究的太深,否则,我们何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科幻的苍穹中尽情翱翔?那就不好玩了嘛!
5、英国连锁超市乐购误导顾客被罚30万英镑
英国连锁超市巨头乐购由于在促销活动中误导顾客,19日被法院判决罚款30万英镑(约47万美元)。乐购表示服从判决,并对此错误进行真诚地道歉。
2011年夏天,乐购伯明翰的一家商店将草莓半价促销。400克包装的草莓从3.99英镑(约6.25美元)下调到1.99英镑(约3.12美元)。当时,乐购用3.99英镑价格销售草莓的时间只有一周,但是1.99英镑的促销价格时间却是三个月。一位女顾客认为此举有误导顾客之嫌,因为她从未看到草莓以原来的价格出售。她要求英国贸易标准协会调查此事。同时,该超市还因对一种奶油商品进行类似促销而被起诉。据估算,此次促销使乐购多盈利232万英镑(约363万美元)。
法院认为,乐购的做法为“过度”促销,对顾客有误导和欺骗性。另外,此举也伤害了广大顾客对像乐购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的信任。
好在乐购够聪明,知道因小失大可能导致的恶果。人家认打认罚直到顾客满意为止。还真不是矫情,你说这事要是搁到这儿,最后能咋地?这几年我们听到的一些国内连锁大型超市欺诈性促销的事情还少吗?我就见过很多次老头老太太都付完了钱,又折回来跟收银员理论说“促销标签上是6.99元,为啥小票上收的还是原价11.99元?”收银员一脸的理直气壮说“问经理去!”把老人家气得差点心脏病就当场发作。此类事件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更别说过期的商品给你悄默声的换个日期接着卖这种恶心事了。
咋说呢?范伟在”卖拐“的那个小品里那句话确实经典啊:“都是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主持人:最近网络上流行一个热词叫做“人艰不拆”,不是说“识破人的奸诈而不去拆穿”,是说“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有个男同事在KTV里高唱“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矮丑’....”,旁边一个老兄面无表情的接了一句:“那你就只剩下‘穷’”了!----“人艰不拆”啊!全球最低工资水平排行榜出炉:澳大利亚以人均每小时16.88美元的薪酬标准高居榜首。而勤劳的中国人平均需要工作约183分钟,才能赚够钱买一个巨无霸汉堡----人艰不拆啊!在北京上班要两小时、下班要两小时,都说每每此时想死的心都有了----人艰不拆啊!如果今天的节目中哪件事让你听得不爽了,就别太跟自己较劲了---人艰不拆啊!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