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资本入股顺丰:一场“无关”钱的交易

胡中彬2013-08-23 21:22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中彬 实习记者 叶梦蝶  20岁的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顺丰”)终于开门娶亲,这一直是很多人曾经的梦想,从2004年FedEx进入中国时拟以高价收购开始,这十年间便一直有资本方找上门,但在此之前无一不是铩羽而归。

转变终于到来。8月19日,顺丰正式宣布引进外部投资者,与中信资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组成的财团签订协议,这三家国有背景的机构投资人最终成为了幸运儿,共同投资顺丰不超过25%的股权。

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投资方之一的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也未能告知此次交易的金额。但业内普遍相信,这一交易将成为本年度投资规模最大的股权投资案例。而在这场交易的核心当事人眼中,这却是一场无关乎钱的交易,交易各方讲价的过程几乎没有。

顺丰苛刻选秀

“应该说,这个项目的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已经拿到了这一投资盛宴入场券的张懿宸称,顺丰是中信资本所遇到的项目中非常特别的一例,顺丰当家人王卫的低调和独特个性给他留下了非常特别的印象。

顺丰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快递公司。截至目前,顺丰旗下拥有30架全货机、5000多个营业网点、150余个一二级中转场和1万多台营运车辆。按照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0年,顺丰的销售额已达到130亿元,仅次于中国邮政,占据全国18%的市场比例,2012年,其年营业收入已达到200多亿,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外界普遍预计融资金额约在80亿元左右,估值的市盈率约在25倍左右,但交易各方都未能公开确认交易的金额。

张懿宸称,王卫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意向投资方,这次融资绝对不是为了钱,“他是真的要找理念一致的人,能够帮他把企业做到一个更高台阶的人,他第一次就把这话说的很明白。”

多年来,顺丰一直非常冷对外部的投资,拒绝了众多橄榄枝,即便是有些价格非常诱人。而从去年年底开始,外界开始传出顺丰启动引入外部投资者的事宜。

不逼着顺丰上市,这是顺丰在选择融资方时最基本的要求。而除此之外,此前,投资界就盛传,王卫在选择投资方时就明确界定了标准,非国有背景的投资人不可。

毋庸置疑的是,此次入股顺丰者都颇有实力,三者共同的背景是国有性质,这也被认为是顺丰如愿为自己上了一个多重的“红色保险”。

中信资本是大型央企中信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招商局集团也是大型央企;元禾控股是国有企业苏州创投集团的前身,元禾控股与国开金融公司曾共同发起设立国内规模最大的人民币母基金——国创母基金。

元禾控股和招商局集团已经追逐顺丰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招商局集团,其本身就一直和顺丰有着物流等业务上的合作,而招商局集团投资顺丰也被内部当成了供应链再造的一个突破口。而中信资本的介入时间则并不长。

中信资本“闪电”追逐

与其他机构曾长期和顺丰有过业务合作及接触相比,中信资本今年才介入该交易,对顺丰的追逐无疑是比较短暂的。

张懿宸坦陈,“我们和顺丰是从今年才开始接触的,和其他机构相比,我们接触的时间算是比较短的了,我们当时也比较担心我们和顺丰接触的时间不长,他们对我们有多少的信任和了解将会是一个挑战。但是交流了一段时间后,也得到了王卫的认可,除了股东背景外,应该是我们团队的专业性得到了认同。”

在他看来,王卫对业界的情况非常清楚,而中信资本背后中信集团、中投公司的股东背景,这是公开的信息,这些平台的实力不用再度向顺丰推销。中信集团平台下的大昌行集团(1828.HK)也在生鲜食品等业务领域和顺丰有合作,此间的渊源也为帮助中信资本最终入股埋下了伏笔。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资本在项目投资运营中频频闪现大手笔。去年此时,中信资本完成了另一笔大投资——入股阿里巴巴。当时,中信资本同中投公司、国开金融等机构向阿里巴巴投资20亿美元。在中信资本操刀过的项目中,还有众多知名的大型企业,包括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等。不过,张懿宸表示,对阿里巴巴项目的投资在此次交易中并没有过多被提及,马云等提出的菜鸟网络事实上可能会成为顺丰潜在的竞争对手。

能够让中信资本在入围初选名单后还能顺利拿到入股资格的,或许也和其此次操盘该项目的人手较多有一定的关联。

张懿宸透露,由于这个项目的资金规模太大,将突破单一基金投资的限额,中信资本也只能将额度在内部分配给并购基金和成长基金两个基金来共同投资,因此,中信资本内部有两个团队在顺丰进行尽职调查等事宜,较多的人手和工作换来的是王卫对中信资本更多的接触和更深入的了解。

事实上,从顺丰最终选定的投资方来看,除了国有背景平台这一共性特征外,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也是顺丰考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王卫给张懿宸留下的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其做事循规蹈矩,按章办事,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非常注重制度化建设,尊重公司规章,倡导内部要公开透明,不仅如此,在引资过程中,王卫也同样体现出了他的风格。

“融资做得非常有章法,经过了一系列的筛选,在后期对几家已入围的意向投资方选择中也做到相对公开透明。” 张懿宸称。

实际上,顺丰开始有意在中信资本、招商局集团和元禾控股三家中选择两家为最终投资方。而在最后报价阶段,这几家的价格都报得很高,甚至超过了王卫本人的预期,三家机构投资的意愿都比较强烈,因而令王卫决定让三家机构全部进入。

不过,令张懿宸不曾预料到的是,在最后的定价阶段,王卫竟然还主动压低了一些顺丰的估值,这也是张懿宸在其经历的诸多项目中几乎从未见到过的。买卖双方诚意合作,交易各方几乎没有过太多针对估值方面的谈判。

尽管何时能够退出顺丰这一项目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对中信资本而言,顺丰带来的价值在短期内便已经有所显现。

“这两天有很多企业和机构打电话来,说关注到了我们对这个项目的投资,有兴趣投资我们的人民币基金,正好我们这一期的人民币基金还有一段时间才关闭。”张懿宸称。

巨资投向

对能够入围的投资机构而言,投资顺丰的价格和估值已非核心问题,能够获得谈判、尽职调查、最后入股的机会远远胜过了估值问题。但外界对顺丰此次融资的资金问题依然颇为关注,为何选择在这一时点融资,融得的巨额资金将要投向何方?

“我不觉得顺丰会缺钱。但从短期来说,它确实需要用大量的资金。今年顺丰要在全国建立20多个分拣中心,总投资达20多个亿,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很难。因为顺丰是零零散散挣钱的,一年几十亿的利润,一次性拿出这笔钱对现金流影响很大。”买卖宝副总裁白光利认为。

外界在此前认为,如果顺丰接受外部投资,新资金将可能大部分被开拓顺丰优选等电商业务,但参与该项目的中信资本董事总经理张霆称,顺丰的资金投向将不会是用于发展电商业务。

据了解,顺丰在去年推出的顺丰优选业务也并不是为了大举进军电商业务,而是有一定试水冷链物流行业的性质。张霆表示,冷链物流和传统的物流不一样,仓储、运输、配送等都会更有挑战,行业进入门槛也会高很多,未来特种物流将会是重点关注领域。

顺丰副总裁王立顺公开透露,引入的资金将用于强化顺丰的核心资源,包括顺丰信息系统、中转环节(场地、设备、车辆和运力)、航空枢纽、电商、物流仓储设施等,“非特别针对某一业务单元”。他表示,快递本身也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目前顺丰自有飞机为12架,规划在2015年达到25架,同时将投入大量资金自建中转场地,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

财富与资产管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