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自我救赎路
导语:中国企业对于规模总是情有独钟,习惯性地认为“大”即是美,一味追求“市场份额”、数量和规模,导致“红海”竞争日益激烈。

经济观察报 黄鸣/文 如今的太阳能新兴产业,由于产业门槛低,缺乏强制性安全标准,呈现出一片混乱和无序。一个不足500亿市场规模的行业,充斥着五六千家企业,行业排名前20家的企业,市场占有量不足30%,成千的太阳能企业,每3-5年就会“墙头变换大王旗”,导致楼顶上许多太阳能服务没人管,成片成片地烂在楼顶;近几年,太阳能企业又一窝蜂冲向了农村,沉浸在太阳能下乡的盛宴中,在农村市场的价格战中杀了个你死我活,为了降成本,都不惜放弃产品的标准和质量,产品越做越低端、质量越来越差。

最阳光的产业蒙上了阴影,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整体满意度仅为53.9%,“劣质太阳能”成了行业代名词。而太阳能仅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目前,整个中国制造都弥漫着一种“劣等”的气息。

欧盟一项调查中显示:2011年,欧盟各成员国海关查获了价值13亿欧元的假冒产品,其中有73%来自中国。“中国制造”已变得声名狼藉,“三聚氰胺”、“毒胶囊”、“瘦肉精”、“塑化剂”等食品、药品行业的丑闻,更将“中国制造”的信誉彻底击碎。现在,“中国制造”不仅是便宜、低端、质量差的代名词,还是“隐形杀手”的代名词。

中国企业对于规模总是情有独钟,习惯性地认为“大”即是美,一味追求“市场份额”、数量和规模,导致“红海”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并将价格战奉为首要营销战略,没精力在技术和工艺上下功夫,尤其是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小型企业根本不具备技术优势,只能靠偷工减料,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说:“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来获得短期利益会导致企业短命。质量跟真理一样,没有任何人、任何企业可以在谎言中过得长久。”“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目前中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就是质量,无论是太阳能还是其他行业,只有坚守质量底线,不断创新突破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企业逐利,无可厚非,但是为了私利而泯灭良知、赚取黑心钱,则既违背了道德又亵渎了法律。在河北保定,有一个“油条哥”,只是承诺:每天都是新油——人们就争先恐后,把这称为“良心油条”。依照常理,这不该成为经营销售的筹码,但是在良心如此稀缺的时代,道德良知却成为了卖点,这本身就是莫大的讽刺:一个超验层面的价值理性被当成经济利益的衡量工具,不得不承认,中国商业道德缺失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

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卑劣行径屡见不鲜,许多黑心企业大发横财——赚钱就是硬道理,管它什么质量品质、消费者安全。他们往往利用消费者的知情权缺失,依靠更低的成本和销售价格来冲击市场、攫取暴利。而那些扎扎实实做质量、一心一意保安全的企业却因生产成本过高,面临市场被日益侵蚀的局面,面临着现实的生存窘境。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惨淡的良心经营回报面前,一些正直的企业家选择饮恨退出商场,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也有一些原本正直的企业索性与其比坏,往往有一次破坏了底线,以后就容易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一旦坚守不住底线,“良币”最终会变成“劣币”。

不可否认,面对这样的商业大环境,坚守良知做企业的确很难,但绝不是寸步难行。

竞争是否激烈、市场环境是否恶劣,都与能不能坚守底线没有必然关系。人的堕落往往是从原谅自己的那一刻开始。有人说老实人容易吃亏,老老实实干企业的最终可能会被挤垮,所以干点儿坏事也是被整个市场环境逼的,迫不得已、出于无奈。抱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会不知不觉、心安理得地干起坏事来。现在的一些行业、一些企业出现这样那样的丑闻,其始作俑者也并非一开始就是坏人,其实就是“稍微做点坏事没有关系”的投机心理一点点积累的结果。

坚守底线,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对于拥有认真态度的人,即使一度陷入困境,也一定能绝处逢生。坚守良心,可能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会让你走得踏实,当萧条低谷到来时也最显生命力。对于商人而言,守住底线,发展才有底气;对于企业而言,质量就是良心,容不得半点折扣。

(作者为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