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需警惕国资隐性流失
导语:那些由于决策失误、盲目扩张、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的流失就很难追根问底,甚至成为一笔糊涂账。

经济观察报 社论 中石油腐败窝案没有画上句号。上周,原国资委主任、前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因违纪被查。这已经是半个月来落马的第五位中石油高官。我们尚无法估计由此导致的国资流失,不过中石油是中央国有企业,掌握数万亿国资。案发后中石油市值蒸发百亿,多少也能说明问题。

中石油这种由于监管不到位,人为腐败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可以叫做“交易性流失”。现实生活中,一些国有资产流失并非出在交易环节,也与官员贪腐无关,这更值得警惕。那些通常找不到人可以“买单”的国有资产流失,规模更大也更加隐蔽,学界称之为“体制性流失”。

体制性流失并非新话题。十几年前国企大规模改制期间,两种流失如何平衡就曾引起广泛讨论——国有资产在交易环节可能产生“交易性流失”,但是不改制就很难避免“体制性流失”。时至今日,因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导致的交易性流失更容易引起关注,体制性流失似已鲜有人谈及。

的确,在经历了大规模改制后,即使是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也逐步试点。国资委在中央企业中建立了指标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十余年间,国有资产膨胀了十几倍。要问的是,国有资产还存在体制性流失吗?

我们以为,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近几年国企借势中国经济快车成绩骄人,但也因此放慢了改革步伐,资产体制性流失的土壤并未消失;另一方面,今日的国企,特别是中央企业体量远超过往,由于其在中国经济中的权重很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未来防范体制性流失的成本将会不断增大。

这并非耸人听闻。以央企“走出去”为例,2005年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2009年中铝并购力拓失败;2012年中国铁建在沙特轻轨项目中最大损失锁定为13.85亿元,在这些由于投资决策造成的企业巨亏面前,我们并没有看到“买单者”。

央企在昔日做大做强的指挥棒下,几近疯狂的并购重组 “消化不良”,也造成了巨亏。比如首钢曹妃甸项目亏了100亿元。2012年中国中冶合并报表范围内有各级亏损企业68家,亏损面占12.9%。中国中冶董事长经天亮在内部会议上说,造成巨亏既有当时盲目兼并重组,尽职调查走过场,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失误等问题;也有企业并购后经营管理不善,“跑冒滴漏”严重等——相比之下,一些央企负责人更愿意将亏损原因归结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

体制性流失的“沙漏”还不止于此。央企总资产逾30万亿元,按照国资委人士的保守估计,其中无效低效资产大约占总资产的1%,至少3000亿元。这些资金常年趴在账上,收益甚至还远远低于银行的存款利率。一些央企花高价买来的生产设备,长期闲置不用,或极少使用,以至于投入的资金不能产出。诸如此类的国资流失不易察觉,更难追究责任人。

如果说国资交易性流失尚能找到“买单人”,惩治贪腐者以儆效尤,并完善监督和预防机制,那些由于决策失误、盲目扩张、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的流失就很难追根问底,甚至成为一笔糊涂账。我们以为,究其原因,还是要改变体制性流失的土壤。

现实而论,呼吁多年的政企分开做不到,董事会治理难以规范,都可能为体制性流失打开通道。国企承担的多重责任,也使其在很多时候难以像真正的企业一样自主经营,一些决策本身是商业逻辑还是行政逻辑,是经济考量还是权力考量,根本说不清楚,如此又怎能分得清哪些算正常经营亏损,哪些可以归入国有资产流失?

更有效的办法,是继续推进几近停滞的国有企业改革、政企分开之外,还要实现一般竞争性领域企业的民营化和股权多元化。国务院国资委最近表态,鼓励央企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优化产权结构,加快实现股权多元化。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是对国资委新掌门的一大考验。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