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2013-09-11 11:01

 杨懿晶
 
  在谈论汤姆·麦卡锡之前,绕不过的还是詹姆斯·乔伊斯——除了“后现代文学接班人”的头衔,麦卡锡本人也是个研究乔伊斯的行家,曾在一本名为《超媒体乔伊斯研究》的网络期刊上发表过一篇颇为艰深的论文,以弗洛伊德的“狼人”为起点,专门研究乔伊斯在《芬尼根的守灵夜》和《尤利西斯》中对排泄物宗教虔诚般的痴迷,也就是林奇称之为“黄色哲学的言语宗教学”的乔氏写作特征——其晦涩程度基本能够把他自己以实验性而闻名的小说直接比成通俗读物。
 
  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免不了让人以为这又是一本乔伊斯式的“千百条河流被编织到文本之中,我想让文本流动起来”的作品,但令人吃惊的是,尽管小说文字拥有近似乔伊斯的深度和广度,麦卡锡却有能力把一切干净利落地安置到一个简洁明了的叙事中去。作为读者不免欣喜地发现,从乔伊斯到品钦到洛奇再到麦卡锡,后现代文学仿佛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好读”,或者说,更“正常”的趋势;至少,我们终于能在这本小说里看到一个完整的情节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它就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相反,《C》远远超过了普通人对一本只有四百页的小说的期待。同为英国文坛新生代作家的扎迪·史密斯曾为《纽约书评》撰文,称汤姆·麦卡锡的写作是“基于对形而上学传统和被封为纯粹理式的艺术的反叛,通过对主人公经验的不断重复,以极简的文字风格对外部世界展开平面化的物质想象,借助缺失的信息、不在场的人物和难以言说的内容,实现了一种吊诡的建构性的解构。”
 
  如他所言,在麦卡锡表面干净利落的单线叙事下,的确隐藏了无数细枝末节留待读者发掘,从频繁使用的不怀好意的双关术语到各种细致入微地构架起来的想象的线索,每个段落都隐藏着可能的陷阱。所有的地点、人物、时间都如同信号织就的一张大网,麦卡锡耐心地复制出一个个复杂又疏离的场景,一切都逼真得不真实,就像塞奇和索菲在庄园里玩的真人大富翁游戏——将一个平面的世界变得立体,又被这个立体的平面世界所包围。
 
  这对姐弟都只比二十世纪多活了几个年头,他们和二十世纪共同遭受了科技带来的颤栗的快感和随之而来的痛苦,甚至死亡。而“科技”与“悼亡”的交汇之处正是麦卡锡最感兴趣的地方。他曾在很多不同的场合谈论过两者间的关系。在由他创办的国际灵航协会发布的《非本真性宣言》里这样写道:“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死亡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将罗列所有与之有关的形式和媒介:文学和艺术,科学和文化。我们力求探知它的频率——通过无线电,因特网和其他所有的站点……死亡在我们的寓所里流动,穿过我们的电视屏幕和电线,连通我们的墙壁,我们的梦境。我们的身体不再仅是带领我们通向不可避免的死亡的工具。”
 
  战争中,塞奇是一名飞行观察员,从他的角度观察,和他一起升到空中,和高空、爆炸、机器、死亡的顶点并肩俯瞰。“这是事情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这令他感到无比欣喜。在空中,他看到了一个理想的、平面的、地图一样的世界。渴望成为一架仿生机械的塞奇感受着科技带来的疯狂的快感,又承受着科技爆炸带给二十世纪的创伤——那正是索菲在死前曾预见过的担忧。他和无线电之间的紧密联系随着坠机断裂了,真实的本我和复制的自我也在战俘营里模糊了界限,因而在死亡的威胁消失后,塞奇却不能自抑地痛哭起来:他不知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个被颠覆了秩序的世界里。
 
  麦卡锡对二十年代伦敦的“招魂”是把它描绘成了一个黑暗、怪异的迷梦,笼罩在一片被毒品腐坏的狂热气氛里,海洛因扭曲了这座城市里的空间和时间。在这里弥漫着密码和鬼魂:“就好像是一座住满了活死人的城市”。尽管科技缩短了这个世界的物理距离,人类的感知能力却大大下降。这种对自我的怀疑在欧洲文明的起源地——埃及——到了顶点。离开了墓穴中的狂欢,塞奇在笔记本上黯然写下“我不存在”。放弃了所有希望的他,终于感应到了死亡的呼召,在回到英国的航船上再次找到了已逝去的索菲的信号。
 
  纵观整本小说,尽管塞奇始终站在最前台,但很明显,小说的架构主要还是搭建在传送和接受的概念上,和其他细枝末节一起,暗示着文字、技术与主体性之间的联系。他是一个聚合点,或者说是一片精神的集中地,所有的想法、图象、文字、思想都在那里汇聚,重组。塞奇不只是个简单的反传统角色,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神秘的人物。就连小说的标题都在强调他身份的神秘,用暗号“C”来表示他。无论在哪里,读者都看不到他的情感体现。正是这种情感描写的缺失验证了麦卡锡所言的“我的小说都是失败的自我超越”。
 
  作为读者,在这片不规则伸展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中,难免会感到迷惘,但麦卡锡却拒绝丢弃对表面看来已经丧失的叙事的怀旧。在他眼中,现代文学的任务就是处理好现代主义的遗产,而“《C》是过去和未来间的一座桥梁。”小说里因而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回归未来主义的味道。除了最明显的乔伊斯、弗洛依德和纳博科夫,你还能读到品钦、J.G.巴拉德、威廉·柏洛兹、贝克特的痕迹;卡夫卡、狄更斯和托马斯·曼的影子也无处不在。麦卡锡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小说的天使也一样面朝过去,我们必须回头看才能往前走。
 
  从一开始,作者就丢下许多线索,暗示他希望自己的小说被通过怎样的方式阅读。作为一个孩子,塞奇无法学会透视画法;作为一名航空工程学的学生,他只看到平面和线条。他看见时间打破了自己的界限,看见事物在运动中重新找回静止的状态,看见“事物重新复制,重复着它们自己,可它自己永远都是……一片空白”。
 
  而这才是麦卡锡在这部自我承负的作品中试图告诉我们的事情:伟大文学的立场和假设并不一定呈现为一部衰落的历史,但它却不可避免地发展成这样一种模式——为了复活以及更新那些因为衰败而尘封在历史深处的早期时代的成就,我们必须回到文学的本源和开端。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小说受制于自己有限的篇幅,显得有点不堪重负。其中包含的许多构架式的段落和看似没有必要的无止境的描述让读者很容易就会迷失其中。然而一旦我们接纳了塞奇的视角,将自己从中抽离出来,站在一个更平面、更直观的角度,就能看见一种深沉的慰藉。它向我们担保文学并不曾被全然剥夺了辉煌的往昔,向我们暗示着历史的可重复性和对基本故事情节的重新认识。在这本近乎仪式的作品中,我们看见了伟大文学神圣的周期性,原始的启示必将复活的时刻。 

 

 

http://upload.eeo.com.cn/2013/0911/1378868477691.jpg

                                                                     《c》

                                                           【英】汤姆·麦卡锡 著

                                                                    吴杨/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懿晶/文


  在谈论汤姆·麦卡锡之前,绕不过的还是詹姆斯·乔伊斯——除了“后现代文学接班人”的头衔,麦卡锡本人也是个研究乔伊斯的行家,曾在一本名为《超媒体乔伊斯研究》的网络期刊上发表过一篇颇为艰深的论文,以弗洛伊德的“狼人”为起点,专门研究乔伊斯在《芬尼根的守灵夜》和《尤利西斯》中对排泄物宗教虔诚般的痴迷,也就是林奇称之为“黄色哲学的言语宗教学”的乔氏写作特征——其晦涩程度基本能够把他自己以实验性而闻名的小说直接比成通俗读物。


  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免不了让人以为这又是一本乔伊斯式的“千百条河流被编织到文本之中,我想让文本流动起来”的作品,但令人吃惊的是,尽管小说文字拥有近似乔伊斯的深度和广度,麦卡锡却有能力把一切干净利落地安置到一个简洁明了的叙事中去。作为读者不免欣喜地发现,从乔伊斯到品钦到洛奇再到麦卡锡,后现代文学仿佛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好读”,或者说,更“正常”的趋势;至少,我们终于能在这本小说里看到一个完整的情节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它就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相反,《C》远远超过了普通人对一本只有四百页的小说的期待。同为英国文坛新生代作家的扎迪·史密斯曾为《纽约书评》撰文,称汤姆·麦卡锡的写作是“基于对形而上学传统和被封为纯粹理式的艺术的反叛,通过对主人公经验的不断重复,以极简的文字风格对外部世界展开平面化的物质想象,借助缺失的信息、不在场的人物和难以言说的内容,实现了一种吊诡的建构性的解构。”


  如他所言,在麦卡锡表面干净利落的单线叙事下,的确隐藏了无数细枝末节留待读者发掘,从频繁使用的不怀好意的双关术语到各种细致入微地构架起来的想象的线索,每个段落都隐藏着可能的陷阱。所有的地点、人物、时间都如同信号织就的一张大网,麦卡锡耐心地复制出一个个复杂又疏离的场景,一切都逼真得不真实,就像塞奇和索菲在庄园里玩的真人大富翁游戏——将一个平面的世界变得立体,又被这个立体的平面世界所包围。


  这对姐弟都只比二十世纪多活了几个年头,他们和二十世纪共同遭受了科技带来的颤栗的快感和随之而来的痛苦,甚至死亡。而“科技”与“悼亡”的交汇之处正是麦卡锡最感兴趣的地方。他曾在很多不同的场合谈论过两者间的关系。在由他创办的国际灵航协会发布的《非本真性宣言》里这样写道:“我们的任务就是将死亡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将罗列所有与之有关的形式和媒介:文学和艺术,科学和文化。我们力求探知它的频率——通过无线电,因特网和其他所有的站点……死亡在我们的寓所里流动,穿过我们的电视屏幕和电线,连通我们的墙壁,我们的梦境。我们的身体不再仅是带领我们通向不可避免的死亡的工具。”


  战争中,塞奇是一名飞行观察员,从他的角度观察,和他一起升到空中,和高空、爆炸、机器、死亡的顶点并肩俯瞰。“这是事情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这令他感到无比欣喜。在空中,他看到了一个理想的、平面的、地图一样的世界。渴望成为一架仿生机械的塞奇感受着科技带来的疯狂的快感,又承受着科技爆炸带给二十世纪的创伤——那正是索菲在死前曾预见过的担忧。他和无线电之间的紧密联系随着坠机断裂了,真实的本我和复制的自我也在战俘营里模糊了界限,因而在死亡的威胁消失后,塞奇却不能自抑地痛哭起来:他不知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个被颠覆了秩序的世界里。


  麦卡锡对二十年代伦敦的“招魂”是把它描绘成了一个黑暗、怪异的迷梦,笼罩在一片被毒品腐坏的狂热气氛里,海洛因扭曲了这座城市里的空间和时间。在这里弥漫着密码和鬼魂:“就好像是一座住满了活死人的城市”。尽管科技缩短了这个世界的物理距离,人类的感知能力却大大下降。这种对自我的怀疑在欧洲文明的起源地——埃及——到了顶点。离开了墓穴中的狂欢,塞奇在笔记本上黯然写下“我不存在”。放弃了所有希望的他,终于感应到了死亡的呼召,在回到英国的航船上再次找到了已逝去的索菲的信号。


  纵观整本小说,尽管塞奇始终站在最前台,但很明显,小说的架构主要还是搭建在传送和接受的概念上,和其他细枝末节一起,暗示着文字、技术与主体性之间的联系。他是一个聚合点,或者说是一片精神的集中地,所有的想法、图象、文字、思想都在那里汇聚,重组。塞奇不只是个简单的反传统角色,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神秘的人物。就连小说的标题都在强调他身份的神秘,用暗号“C”来表示他。无论在哪里,读者都看不到他的情感体现。正是这种情感描写的缺失验证了麦卡锡所言的“我的小说都是失败的自我超越”。


  作为读者,在这片不规则伸展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中,难免会感到迷惘,但麦卡锡却拒绝丢弃对表面看来已经丧失的叙事的怀旧。在他眼中,现代文学的任务就是处理好现代主义的遗产,而“《C》是过去和未来间的一座桥梁。”小说里因而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回归未来主义的味道。除了最明显的乔伊斯、弗洛依德和纳博科夫,你还能读到品钦、J.G.巴拉德、威廉·柏洛兹、贝克特的痕迹;卡夫卡、狄更斯和托马斯·曼的影子也无处不在。麦卡锡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小说的天使也一样面朝过去,我们必须回头看才能往前走。


  从一开始,作者就丢下许多线索,暗示他希望自己的小说被通过怎样的方式阅读。作为一个孩子,塞奇无法学会透视画法;作为一名航空工程学的学生,他只看到平面和线条。他看见时间打破了自己的界限,看见事物在运动中重新找回静止的状态,看见“事物重新复制,重复着它们自己,可它自己永远都是……一片空白”。


  而这才是麦卡锡在这部自我承负的作品中试图告诉我们的事情:伟大文学的立场和假设并不一定呈现为一部衰落的历史,但它却不可避免地发展成这样一种模式——为了复活以及更新那些因为衰败而尘封在历史深处的早期时代的成就,我们必须回到文学的本源和开端。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小说受制于自己有限的篇幅,显得有点不堪重负。其中包含的许多构架式的段落和看似没有必要的无止境的描述让读者很容易就会迷失其中。然而一旦我们接纳了塞奇的视角,将自己从中抽离出来,站在一个更平面、更直观的角度,就能看见一种深沉的慰藉。它向我们担保文学并不曾被全然剥夺了辉煌的往昔,向我们暗示着历史的可重复性和对基本故事情节的重新认识。在这本近乎仪式的作品中,我们看见了伟大文学神圣的周期性,原始的启示必将复活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