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工厂:正在兴起的“工业旅游”
导语:邀请消费者参观工厂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这已经演化为一个新词:工业旅游。

经济观察网 孙琦子/文 如果一家工厂提供旅宿邀请你免费参观,你会不会感兴趣?

反正对农夫山泉的“寻源之旅”感兴趣的人看起来还不少,微博和官网上报名的人络绎不绝。从2006年开始,农夫山泉开始组织消费者前往千岛湖、长白山、河源等水源地工厂进行参观。今年“质量门”事件之后,这一活动的规模有所扩大,按照计划,今年6-8月去农夫山泉各水源地参观的消费者将达到7000名,而此前7年间累积的参观者只有3万余名。

据农夫山泉的董事总经理秘书周力介绍,农夫山泉的所有工厂对消费者都是开放的。只要与工厂提前联系好,消费者可以组团来参观。“旺季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参观工厂游客团体”,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有的工厂会收取20块门票,这给我们增加了不少收入呢。”

如今,邀请消费者参观工厂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这已经演化为一个新词: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最初是以汽车行业为起点,逐步深化为各行业的工业旅游。在欧洲,不仅酿酒、香水、服装业等普通生产企业对游人开放,汽车、飞机和火箭制造业每年也要接待几十万的游客。人们参观法国香水小镇的香水工厂时,可以看到香水的历史和精油的整个萃取程序,最后买点香水自然是重头戏。人们在参观奔驰汽车公司总装线时,可以穿上工作服,拧上几颗螺丝钉,到工人的食堂里吃顿午饭,体验“奔驰人”的生活,最后购买些印有奔驰商标的钥匙圈、丝巾、手表等纪念品,或者把车买走。而英国的吉百利巧克力工厂更是因为电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厂》成为伯明翰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即便收取14镑的门票依然需要排长队才能参观。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工厂对公众开放,伊利、青岛啤酒、可口可乐等工厂都曾不定期组织消费者进厂参观。

工业旅游对于商家而言,不仅仅是体验营销的手段,更可以帮助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能让消费者参观的都是拿得出手的生产线。更重要的是,这种口口相传的影响力,比广告更让人信服,而后者显然要昂贵的多。据了解,2011年食品饮料行业销售费用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广告费用合计超过93亿元,财报显示,多家饮料企业的广告和宣传费用支出均超过净利润:光明2011年广告投入4.24亿,蒙牛18.09亿。国际快速消费品品牌2012年在大中华区的广告宣传费用大都超过3亿。相较之下,如果邀请消费者在本市参观工厂,每名参观者花费的交通和人工成本不足100元,而“寻源之旅”这类远程活动每个人的成本在4000元左右。相较于动辄数亿的广告开支,“参观工厂”是一种颇为经济的重点营销。

既然参观工厂可以一石多鸟,为什么推行的企业只在少数?有观点认为,工业旅游本身,展现的是企业的一种透明度。让工业旅游走进车间厂房,让其在众目睽睽之下生产,这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底气,更需要勇气。现实中,部分企业还没有这样的胆量。

但是工业旅游这种新的营销模式正在引起愈来愈多的注意,如果国内工厂能在开放透明之余,增加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无疑将使消费者对品牌“越了解,越欣赏”。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