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本期橙色视点。 “创新基金”全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这个由科技部于1999年创办,意在为中小企业带来成长希望的科技计划,如今却被一些空壳公司发现了“空手套白狼”的商机。
(解说)创新基金 是众多科技扶持计划中的一种,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仅2012年一年创新基金投入就有40多亿元,带动资本市场、银行、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超过了 1000多亿元。根据往年数据,从1999年至2008年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共立项14450项,中央财政支持金额88.4亿元人民币,并带动地 方、银行贷 款和企业投入400多亿元人民币。创新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投资保障等方式对企业提供帮扶。若企业以无偿资助的方式被批准立项,将得到约50万到 500万不等的资金。但是,刚起步的中小企业,往往没有专门的立项申报部门,这让做申请创新基金的代理机构看到商机。
记者沈念祖:这些申请的代理公司有各种领域,既有专门从事代理业务的公司,也有专利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各类咨询公 司,还有高校的教师学生参与其中,整个队伍参差不齐。这些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中小企业进行包装,以获取从地方到国家国家各项科技项目的支持。这类的中介多 以科技政策的咨询来命名,把自己归类为国家支持科技中介的范畴。实际上这类公司就是替企业向政府要钱。
主持人:对于真正想做企业,需要申请政府资金扶持的,代理机构确实让他们的申请方便了不少。但是据我们的记者采访了解,一些代理公司还会为一些空壳公司做代理申请创新基金,帮企业套政府钱的同时套企业的钱。
(解说)记者采访 的张某掌控的两家公司都是为了向国家要钱而没有真正运营。几年前张某就找到一家咨询公司帮自己的一家公司申请到国家科技创新基金。这个并没有转化为生产的 高科技项目,在申报成功后又以虚假的合同、发票通过了验收答辩。今年6月的创新基金申报,张明安又打算如法炮制,并选择了一家咨询公司为他的另一家公司做 申请创新基金的代理,申请国家创新资金资助80万元,地方创新资金25万元。
记者沈念祖:就目前的采访来说,它的存在没有一个合法界定,但是04年的时候,科技部创新管理中心一个官员有表示过 一旦涉嫌虚构项目骗取基金事件属实就会停止对该项目的资金资助,会在媒体上进行披露,会追缴已经投入项目的资金,刑事犯罪的还会追究相关人的刑事责任。但 是涉及到申请代理公司这块没有明细的法律责任。
主持人:这种代理公司代理业务中,空壳公司的比重大概占多少?
记者沈念祖:大概有20%~30%左右。
主持人:如何能瞒天过海,让空壳公司也能申请到创新基金,对于这些中介公司而言,在吸引到客户之后,最关键的一步是包装申报材料。
(解说)创新基金申报材料要求涉及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由于是空壳公司,并没有真正经营,因而在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技术开发、生产销售、发展规划、产品质量、资金流量、应收应付、债权债务等方面都需要包装。
记者沈念祖: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科研力量,技术创新、财务报表这些都是可以包装的,有一些空壳公司他就是一个人,连员工简历都是编出来的。一般中介不仅要介绍公司老总的履历,也要介绍企业家精神,包括创业动机、抱负,甚至失败的经验教训也是要说的。
主持人:创新基金的审核什么样的流程?
记者沈念祖:创新基金从申报立项到审批使用有很完善的链条和管理程序,基金也会做全面的跟踪,但是他的审批机制还是有一些漏洞的。
主持人:创新基金采取的是一票否决制的程序?
记者沈念祖:对,创新基金常务副主任赵玉海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提到这个观点,就是他们对项目评审进行一票否决制,创新基金在项目技术、工艺甚至产品的性能上要有很大的创新,技术水平要达到国内领先,就是创新是硬指标。
主持人:既然申请 的关键点是在对创新的评价上,那么中介公司对空壳公司在“创新”上则需做足文章。一家中介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事我们这一行的都是高学 历,我们不要文科生,全部都是理工科的研究生,涉及生物医药、机械工程等各个领域。不仅懂技术还擅长写作,没有创新点也能编出创新点。”
(解说)除了上述说到的要做足文章,这些为空壳公司做代理申请的公司还有专门合作的会计事务所,申报资金数额也是有讲究的。国家规定,创新基金项目立项之后,地方政府要按照国家批复的支持资金的50%拨付配套资金,但是这项政策到了一些资金吃紧的地方执行得并不顺利。
记者沈念祖: 他们这个金额一般要达到中央配额的二分之一,但现在很多地方财政没有办法提供一半。在采访中一位宿州官员透漏,申报的要点就是在数额那块不要按国家的百分 之五十写,数额要降低。采访对象申报书额写的是国家辅助数额的三分之一。他担心的就是,地方主管部门发现数额写的过多,财政无法支持的话就会被退回。
主持人:今年创新 基金的申报截止设在6月,而早在上半年,各种从事申报代理业务的公司为争取到更多的客户资源早已活跃了起来。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仅在申请创新基金代理 领域,就有多种“兵团”争夺,其中既有专门从事此类业务的代理公司、专利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各类咨询公司,也有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团队,队伍良莠不 齐。
(解说)1999 年时,申请创新基金代理公司在广东、上海等地基本是与创新基金同时出现,这些年随着业务不断扩大,长三角的一些咨询公司将触角延伸到安徽。这些公司的代理 费用并不便宜。在合肥市场上为企业申报一次“创新基金”,一般会先收取1到5万的“定金”,若项目立项通过,则将在国家批复的拨款中抽取部分提成,提成一 般在10%到30%。尽管费用不菲,这些代理公司还是受到许多小公司的青睐。
记者沈念祖:一般大公司都有基金申报的项目部门,但是这些小公司基本上都是没有,一是人员上安排不过来,而是他们主要是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在语言的包装上不符合基金申报要求。
主持人:申报立项成功后,还面临两年后验收的压力,据一家代理空壳公司申请基金的咨询公司介绍,“上有政策下有 对策。将来验收,公司可以伪造合同、发票也能通过。” 但是对于空壳公司来说,被验收时经常找不到踪影。“有的干脆说我的项目研制不了了,发生了什么重大错误,项目搁浅了。”
(解说)创新基金立项后,一般分两次拨款,首先拨付70%,30%的尾款要在后期验收之后再拨付。在后期验收中 若发现没有按合同完成项目的,尾款将不予拨付。若发现项目没有执行,将追回前期拨款。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创新基金网站公布的2008年立项名单中发现一个名 为“支持安全通信的高清IPTV机顶盒”项目,申报企业合肥盛远视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50万的无偿资助。记者走访了该公司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未发 现该公司的踪影。
记者沈念祖:这家公司注册地是在合肥稻香路九号,这是国家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器主管单位我们也去了,是在合肥 蜀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这边管委会人员说,这家企业注册了之后再也没有和管委会的人联系。包括他们提供的这家公司的注册电话都没有办法接通。在创新基金的 官网上看到2011年的时候,看到他们项目终止的公告,但是终止的原因并没有写明,所以情况不是特别清晰。
主持人:从创新基金官网公布的数据来看,每年都有100到200个项目被中止。由于这些企业被终止的原因大多是与企业人员无法联系、多次不报监理年报、企业已注销相关,因而已经投入的资金很难追回。
(解说)创新基金 实施十周年总结会上,发布了创新基金十年发展绩效评价报告。报告称从1999年到2008年底,共完成创新基金项目验收7921项,其中不合格和终止的 1295项,占验收项目总数的16.35%。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自2006年以来,合计终止项目1293例。以平均一个项目100万人民币估算,仅国 家投入损失就有13亿元。尽管科技部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从申报立项、审批验收到使用监管,有一整套完善而严密的链式管理程序,基金中心也进行全程跟踪,然 而,创新基金审批机制还是存在漏洞。
记者沈念祖:在成果建立的角度看,是通过材料鉴定的方式,就是专家不会到实地区考察,给企业虚报项目留下空子。在验 收的时候主要是听企业的自述,看企业的报表,是主要的验收方式,给虚报数据也留下了空间。就是由这些空间,那些中介公司才有办法做包装,此外就是,特别在 上海这边,一些都是复旦、交大一些教授自己创办的公司,验收答辩的专家也是复旦、交大的,会经常遇到熟人。
主持人:也就是说他们验收只看材料没有去实地考察项目。
记者沈念祖:对对,有抽查,但并不是所有的都去考察。
主持人:目前政府机构对这些代理够公司的态度是怎样呢?
记者沈念祖:我 采访时了解到,对申报代理行业,合肥市和安徽省科技部的态度并不是很一致。合肥市科技局高新处的一个处长叫马卫东的说,他们鼓励高科技中介公司的发展,觉 得帮企业理顺材料,只要不做假他们都会支持。他们的上级安徽省科技厅高新处副处长管荣生他就说国家对服务的支持是包括行为服务和技术服务两个方面,给公司 做项目代理申报就不在其中,他觉得这是不规范的一个服务。项目代理公司自己认为他们是合适的,目前虽然行业还很乱,但未来是规范化的一个模式。
主持人:由于“创新基金”的申请已呈现狼多肉少的局面,今年起开始限定申报指标。安徽全省的指标不过400多 个,合肥市的指标只有100多个,只能筛掉300多项,再向上报。所以,空壳公司想要无往不利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套取政府的钱也没那么容易。好,以上就是本 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更多节目内容您还可以登录经济观察网以及爱财经网、乐视网进行收看,感谢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