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制为并购热加火 分化劵商整体格局

2013-10-15 17:04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马玲玲 酝酿三年的分道制于10月8日正式开启,对于热闹的并购市场来说,无疑又加了把热火。

按照证监会安排,分道制由证券交易所和证监局、证券业协会、财务顾问,分别对上市公司合规情况、中介机构执业能力、产业政策及交易类型三个分项进行评价,根据结果,将并购重组申请划入豁免/快速、正常、审慎三条审核通道。

其中,进入豁免/快速通道、不涉及发行股份的项目,豁免审核,由证监会直接核准;涉及发行股份的,实行快速审核,取消预审环节,直接提请并购重组委审议。进入正常通道的项目,按照现有流程审核。进入审慎通道的项目,审慎审核申请人提出的并购重组申请事项,必要时加大核查力度。

但根据规定,只有10月8日起申请并购的企业,才能进入分道制审核通道,当前正在排队的63家企业将无缘分道制,仍按照正常程序进行。

IPO“堰塞湖”难解,并购接棒成为市场新焦点,分道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清除了制度障碍,为并购市场的火热再添砝码。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分道制亦将对券商的整体格局产生一定分化。

并购火热

在IPO暂停、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并购市场活跃度大幅增加。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截至8月,中国市场共发生654起并购交易,同比上升1.2%,涉及交易金额486.98亿美元,较2012年同期大幅上涨约50%。上市公司作为并购重组活动的主力,2013年1月-8月共完成并购交易436笔,总交易金额为315.15亿美元,并购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幅明显。

资深并购人士梁先平认为,除了IPO之困外,并购火热最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结构调整时期,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了,而产业整合是最好的方式。

证监会适时推出分道制,来自“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九大行业、符合三个标准的上市公司可进入快速通道,这一利好有望掀起新一轮并购潮。

统计显示,9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01起并购交易。从并购案例数量上看,能源及矿产行业并购数量名列第一,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房地产行业并列第二,机械制造排第四位。这些行业都与分道制所公布的九大行业相关,若能进入豁免/快速通道,审核效率有望提高一倍左右。

清科研究中心预计,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的实施将使能源及矿产行业和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行业的并购保持持续活跃,推高相关行业的案例数量。

“这些行业相对产业集中度较低,整合空间很大。”梁先平说,“相当一部分产业集中度都在10%以下,此前曾比较过美国与国内养猪业的产业集中度,如湖南养猪业集中度不到1%,而美国则在70%以上,行业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

在梁先平看来,分道制作为审核制度必然会对并购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在实务中并购难点主要在于行业内部对产业整合的理解不够,并购方和并购标的之间的配对较难。不过一个较好的趋势是,很多体量不错的企业开始愿意成为整合并购对象。从资本市场来看,监管部门、交易所鼓励存量上市公司从事产业整合,也会对并购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券商分化

梁先平认为,分道制对中介机构的业务分化影响大于对并购市场的影响。

根据分道制的要求,证券业协会对财务顾问执业能力的评价需要为A,其项目才有机会进入豁免或快速通道。如果为C,则要进入审慎审核通道。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名单显示,在72席的榜单中,目前共有10家券商评级为A,包括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旗下华泰联合、西南证券在内的上市券商以及东海证券、国泰君安、齐鲁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银国际。这意味着近八成的券商无缘豁免/快速通道。

一位投行人士亦表示,西南证券和华泰联合等券商在并购业务方面优势明显,分道制将使好项目更倾向于A类券商,对中小券商都是不小的打击。

此前券商以IPO为主,并购业务所占份额较少,国内只有中金、中信、海通、华泰联合、西南、中信建投、招商等10余家券商建立起专门的团队发力并购重组业务。据了解,近期不少机构都在建立专业的并购团队,西南证券将并购分设三个部门,华泰联合也在扩大并购团队。

但由于国内并购方式比较单一,券商在并购业务中主要以咨询顾问服务为主。梁先平介绍,中介机构只是完成上市公司并购业务审核阶段,此时交易结构对价等已经确定,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并购过程大部分是在水下的冰山。

“案例本身决定结果,中介之间的分化,项目跟独立财务顾问之间的搭配会有各自选择。”并购专业人士建议,券商可利用这一机会转变经营方式,由单一财务顾问业务转型为财务顾问业务与资本业务相结合。

不少投行人士都表示,现有规模较大、评级高的券商在并购业务上优势短期难以超越,对券商的整体格局将产生一定分化。

上市公司成并购主力

8日以来,并购案例公告呈井喷态势,秦川发展、精诚铜业、顺荣股份、奥普光电等纷纷宣布并购重组。停牌一个月的乐视网日前宣布收购花儿影视100%股权,市场高度看好,股票复牌后一字涨停并创历史新高。

尽管分道制对于上市公司的要求严格,但挡不住上市公司的热情。行业人士分析,上市公司作为并购主力,一方面可通过并购转变增长模式,另一方面拟上市公司IPO受阻,不得不转道并购实现资产证券化。

但在并购市场活跃的背后,不时出现炒作、违规的现象。据证监会公示,鲁银投资、天威视讯、华闻传媒因涉嫌违法稽查立案,暂停并购重组审核。此外,珠海中富因财务性重组卷入并购质疑被查,北大荒低价贱卖子公司亦受质疑。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A股并购市场短期投机性重组、财务型重组等不正常现象影响了正常交易。

据了解,监管部门实行分道制正是为了提供审核效率的同时,解决重组项目质量不高、诚信不足的问题。梁先平认为,分道制“奖优罚劣”有望规范并购市场。

行业人士分析,此前手游和传媒等行业并购火爆,分道制向九大行业的倾斜将促进并购热点的转变。据统计,九大行业共涉及900家左右上市公司,2012年产业规模达25.73万亿元,政策的支持有望在九大行业掀并购浪潮。

除了九大行业外,ST类上市公司亦是并购关注焦点。不少行业人士认为,IPO暂停推动了壳资源价格上涨,随着分道制实施,审核效率增加,优质的壳资源价格可能进一步推升。

ST类上市公司是重组高发区,充斥着不少卖壳重组的例子。但按照规定,股票被暂停上市或者实施风险警示(包括*ST和ST)的以及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上市公司都不能列入豁免/快速审核通道。因此,分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并未刺激ST类上市公司大涨。

行业人士表示,ST类公司今年重组失败的案例不少,对其壳资源持谨慎态度。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