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早间财经媒体新闻摘要:
【习近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中国新闻网)
【李克强:上下贯通,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1月1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强调,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是下篇,要整体构思,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把整篇文章做好,更多释放市场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新华每日电讯)
【本周末将迎重磅数据 10月份CPI涨幅或达3.3%】本周六,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经济数据,多位专家和机构预测,10月份CPI同比涨幅将达到3.3%,四季度CPI也将小幅走高。(证券日报)
【证监会:并购重组先后审批拟改为平行审批】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一部主任欧阳泽华11月2日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3年年会上表示,为了提高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审核时效,证监会正在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推动跨部门平行审核机制,缩短并购重组在审核路上的时间,提高审核时效。(证券日报)
【人民日报谈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 政府“家底”较厚】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我国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但不能掉以轻心,偿债能力下降、融资渠道收紧、不透明等因素正威胁地方债安全,亟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地方债管理制度,实现真正的“阳光融资”,防止隐性债务的风险。
【人社部:中国几乎1秒钟有1人退休 老龄化高峰临近】“在今年9月的某一天,我们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2个亿。”在近日举行的“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去年全年252个工作日,日均退休24800人,几乎每秒差不多一人退休。胡晓义表示,要积极稳妥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京华时报)
【百城房价环比连涨17个月 楼市调控逐步偏向供给端】今年楼市“金九银十”成色十足,经历几个月的调控空窗期后,国家和地方层面也传递出新的思路,侧重供给和强调市场化手段渐成共识。专家称要想缓解房价上涨,政府应该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减少或避免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价格行为。(每日经济新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力几近枯竭 议价权向农民工倾斜】“40岁以下的劳动力在村里找不到几个,盖房子上梁都凑不齐人。”四川始建镇东风村书记说,该镇1.72万劳动力九成以上都外出务工。同时,从“只要有活干就行”到“工资太低我不干”的情形越发明显。我国正在步入刘易斯拐点阶段。拐点的双面效应日渐明显:一方面,廉价劳动力的获取越来越难,企业人工成本持续攀升,对经济发展速度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人口红利渐失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对经济结构调整起着倒逼作用。(经济参考报)
【云铜巨亏15亿:市值缩水超中石油 3任董事长留30亿烂帐】10月29日,云南铜业公告,今年前三季亏损15.15亿,亏损额A股排行第七。不独云南铜业,随着大宗商品牛市终结,三大铜公司神话逐一幻灭,铜巨头们资源为王的小时代已缓缓过去。(理财周报)
【韩媒:中国雾霾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污染”】韩国纽西斯通讯社3日十分庆幸地报道说,幸亏风向改为东风,才使中国的雾霾没有越过黄海登陆韩国。而KBS电视台3日报道称,中国的雾霾可以称作“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目前该污染正持续对朝鲜半岛产生影响。(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