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银行兴起:追逐流动性

史尧尧2013-11-06 08:0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史尧尧 “当音乐响起时,你就要跳舞。”

这句对美国次贷危机对金融体系影响的总结,深刻地揭示了华尔街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逐利方式。

当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特纳评价说,金融系统总是充斥着“集体行动问题”的麻烦——商业银行总是过于匆忙地参与竞争,贪婪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没有理性地考虑过长期效果对整个系统、国家的影响。

虽然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市场条件、相关法规和政策与其大为不同。但此时,在金融脱媒所带来负债成本压力正在侵蚀收入时,商业银行纷纷正在改变经营策略,大力发展交易性业务。

在银行看来,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完全可以支撑起他们计算的纸面财富。

接受记者采访的银行从业者表示原有存款在流失,同时原有存款多少的概念已开始逐步被流动性好坏所替代。但认为“钱”(流动性)依然在银行之间流动、被他们所掌控,只是角色从原来的拥有者逐步变成追逐者。

这,正是造成银行间市场在10月末及前段时间出现资金价格频现高企现象的源头。

10月末忐忑又平静

时间再次来到月末。对于各家商业银行的资金交易员来说,10月末的最后一周,他们的心情既忐忑又平静。

进入,10月25日,Shibor(上海同业拆借利率)隔夜和7天期、14天和28天期利率依此较前一周分别上升20BP和100BP),而随31日的来临,前两期限利率上升而后两者出现回落。

“大家不愿意借出钱,但为了赚钱都愿意四处借钱。”工行一位交易员告诉记者。

10月30日,Shibor的隔夜和7天利率曾分别达到5.23%和5.593%。上述工行交易员说,线下(商业银行之间交易)的7天价格已经到了6.9%。

而就在这一周,一位农业银行交易员表示,他并不担心流动性会出问题,而事态发展正如他所料。

“根据我们对Shibor历史统计,只要Shibor隔夜利率超过4.5%,央行必然出手干预。”他说。

10月30日,央行重启了130亿元逆回购,中标利率为4.1%,随后31日继续进行了16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涨至4.3%。

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场流动性并不紧张。只是经历6月末冲击对不少商业银行造成严重亏损,由此对于借钱,大家都变得十分谨慎。银行间的交易减少但资金需求依然不减下,导致拆借价格攀升。“综合目前的交易情况,商业银行的行为是十分短视的。他们不关心也无法具体知道其他银行、市场的流动性情况。大家都在自己玩自己的,不看银行间的实际情况。只是一边看看外汇占款的数据,一边猜测央行的动向,以此制定一个预期然后开始经营。”他向记者解释道。

此时时刻,悲观的气氛正在债券市场蔓延。有债券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商业银行开始收缩债券购买力度。

就在10月30日,财政部招标的1年期固息国债 (13附息国债22)中标利率高达4.01%,远远超出现券收益率水平和先前机构预测区间上限,并且创下了1996年过后该期限国债发行利率的最高水平。另据市场人士透露,本期国债全场认购倍数只有1.01倍,险些未能招满。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交易员告诉记者,自6月份以后,不少商业银行一边减少债券的买卖,一边提高备付金水平。以此将资金参与市场流动性交易。“不是做非标准化投资、信托受益权买卖,就是做自有银行的资产管理计划。谁会拿着高于国债收益率的资金买国债呢?”其中一位交易员说。

交易性银行兴起

在看了兴业银行三季报后,一位国有大行人士用“实在令人惊讶!”来形容他的感受。“以此看来,不管管理层制定多高的业绩目标,他们都是可以完成的。”他说。

截止三季度末,兴业银行获得803亿元的收入,其投资类资产环比增加1000亿,除常规债券投资外,创新类的信托受益权应收款投资项目增加超过500亿。总体看来,3季度收入主要集中在生息资产的增长,仅债权投资就增加1019 亿。

“这也就是说兴业银行报表数据反映在降低杠杆,但他们真实杠杆并没有降低。”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说。

此时,对于大多数国有银行来说,随着负债管理发生不小的变化,它们的经营策略也在变。

在三季报业绩发布会上,交行副行长于亚利表示“交行还有做大做强非信贷资产业务,提高占比和收益率,适当降低债券投资占比,增加买入返售和信贷直投业务。”

有券商研报指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其改变紧迫性可能会越来越强。

而南京银行则已经在流动性中“游泳”。该行三季度末公司债券资产余额占生息资产比重上升至33.86%,超过信贷资产占生息资产的比重,成为公司比重最高的资产。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结构显示,南京银行负债增量中58%为存款,38%为同业存入;资产运用方面,60%的资产增量配置于投资,主要是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等,只有20%配置于信贷。

据一家银行资产负债部人士透露,目前银监会正在制定关于大额负债集中度的指标,通过整体数据测算对银行期限错配进行管控。

为此,搭建类似于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成为商业银行同步与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实际行动。

纷纷搭建金融平台

6月末流动性危机的后续影响是三季报业绩的最主要决定因素。具体而言,以票据业务为主的银行量价齐跌,而以信托受益权为主的银行量价齐升。

不难看出,从存款日均余额增长可能无法支撑受益权类资产的大幅扩张,银行短期流动性管理对资金市场依赖度上升。为此,更广阔的资金渠道成为交易性银行的必选。

从记者获取的资料看,正是银银平台支撑起了如今的兴业银行。

数据显示,截止7月末,兴业银行联网上线银行达到183家,链接网点超过两万多个。其中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

兴业银行在其宣传中指出,客户需求多元化、综合化带来金融脱媒现象和市场竞争压力,成为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同时,同业之间资金往来的利率管制较轻,竞争较为充分,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有利于银行提高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能力。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兴业银行同业部门相关负责人给银监会相关部门专门做了6次关于同业相关业务的培训。同时,兴业银行还向不少城商行、地区小银行宣讲此类业务。

目前,交行所公布的银银平台合作银行增至86家,较年初增加24家;联接合作银行网点突破1.5万个。

平安银行所做的“金橙俱乐部”目前汇聚了26 家财务公司、11 家证券公司、31 家基金公司,合作银行已超过50家。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中信银行和宁波银行都已经开始广发邀请函,尝试搭建属于自己的经营网络平台,前者已在西北地区邀请当地商业银行加入;后者更多是邀请长江中下游、江浙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商行组建经营网络。

与流动性为舞

有银行人士认为,回看兴业银行高收益的崛起历程,2010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当时正值市场对地方投资高度关注的时期。很多商业银行迫于风险都减缓了相关项目的贷款审批。但也正是那时候,兴业银行率先进入了这个需求大但供给少的行业。而此前已经搭建好的银银平台为其解决需求、提供高收益创造了一个大市场。”上述银行人士说。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银行人士认为,由于潜在高收益的存在,让当时营业网点、零售业务在行业中非常不占优势的兴业银行立刻获取到大量业务为银银平台另一边的资金找到了需求,从而一举俘获了大量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流动资金。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兴业银行曾邀请摩根大通(中国)公司的相关人士为其管理团队讲解外资银行在结构化产品的设计和发展。

当时摩根大通(中国)公司的相关人士认为,兴业银行的业务模式的确能获取高额收益,但是在摩根大通很少设计信托受益权类产品。

摩根大通的前身JP摩根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为缓解资本金对业务的束缚,发明出将违约风险移出自身报表释放资本金的产品。

当时,最早的金融衍生产品的重点是买卖双方都对资产的未来价值做出各自预期。产品要么是保护投资者的工具,防范未来可能的价格下跌;要么是对价格上扬可能带来的巨大回报投入的高额赌注。

而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发展轨迹看,不管是理财产品的设计还是交易投资资产类比重的增加,似乎都是要与流动性为舞。

对于当前商业银行业的发展,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商业银行不能只看到,因为流动性加剧导致眼前存款成本增高挤压现有利润,就大量进行投资类(票据买卖、信托受益权)交易。因为此项业务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参与人增多对流动性要求也随之增长,这样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也更大。“在监管机构对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步放开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从事这项业务来解决流动性问题。银行需要加强资产的变现能力。不仅可以从市场借到流动性,还有可以通过卖资产来疏通自身资产与负债的关系,从而获得更为牢靠长久的发展。”曹远征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