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11月11日,据中国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7.0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1个和0.2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70.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1个和1.7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余额10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027亿元,同比多减122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896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06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284亿元。
此外,10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3.83%,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3.86%。
另外,当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853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403亿元。这其中,10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600亿元、1253亿元、32亿元、371亿元。
同一天,央行还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初步统计数据,如2013年1-10月为14.8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1.81万亿元。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8564亿元,比去年同期少4342亿元。
这其中,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061亿元,同比多增7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53亿元,同比少增1237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834亿元,同比多增89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04亿元,同比少增104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98亿元,同比少增11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067亿元,同比少1925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8亿元,同比少10亿元。
而此前,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合理增长。
事实上,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阶段政府工作部署中多次强调“稳”的基调,相比于二季度货币政策部署,对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表述由“适度增长”改为“合理增长”。
不过,“从央行历史上表述来看,‘合理’是偏向于货币收紧的表述。在改革方面提出缓解信贷供需矛盾和利率合理定价相对具体的方向。”莫尼塔公司分析师张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