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游戏的探险
导语:这就是自媒体,游戏是永恒的主场,自娱才能自乐

心经第二部:

经济观察报 张春蔚/文 申音用一把枪对准了罗振宇,(二人是微信自媒体“罗辑思维”的创始人和运营者),他正在演习:没有能登上“天天向上”舞台的“罗胖”,将会被他以一颗“子弹”的方式结果。镜头前,枪口下,罗胖的苦笑更像是一个配合表演:即使他一辈子都没登上“天天向上”舞台,罗粉们已经无数次畅想过,在湖南卫视的屏幕上——舌绽莲花的汪涵和罗胖究竟谁会被带到沟里。

这就是自媒体,游戏是永恒的主场,自娱才能自乐——只要一群人玩嗨了,哪怕是一个想法玩嗨了,上不上场其实内部已经预演完毕。

当然罗胖也曾想把一把枪架我头上“你太固执了”——他和很多媒体同行都对我做“扬春银行”这个“组合”表示出强烈的不赞同。

“你这种合作思维靠传统媒体太近了……”

“自媒体就是自己一个人,两个人还算自媒体吗?”

但我想既然是自媒体,哪有那么多窠臼。两人组为什么就不能大于二呢?在一片质疑声中,中国之声的主播苏扬还是很愿意和我一起来尝试一次“声音的游戏”。

作为搭档,我和苏扬在中国之声的“新闻晚高峰”中已经合作了三年,每周一到两小时的直播。一个做了16年纸媒,一个做了18年广播——我们的自媒体尝试却是一段“试错”过程。

我们的“扬春银行”微信号,最初的定位是评论,骨子里就是把节目从广播走到多媒体,更像是简单的复制,所以内部先自我否决了。

后来想转向影视、娱乐点评,在一个动辄票房过亿的市场,做成一种类似文化消费指南的模式。半年过后,当发现上半年26部过亿票房的电影中13部都是国产电影、市场却缺少来自观众的声音时,我们就想能否做一档专门的“娱乐经济点评”呢,来一场更深层次的艺术技巧对辩?

终于,从“扬春快语”进入“扬春戏语”,跳跃到“扬春电影院”,最后觉得电影院也不过瘾,索性开个存储声音的“艺术银行”——以声音形式贩卖“吐槽”,就像一场语音版的“大富翁”游戏,内部先玩起来再说。

第一重互动:每天的语音内容由粉丝提供,苏扬是“金话筒”奖得主,声音具有标准特质,也能让粉丝们感受到荣耀与尊重:有人马上要参加朗诵比赛,您给来一段儿我参考?有人要换手机铃声,您给我朗诵一段儿?有人想向女友求婚,你给我配上一段儿?

第二重互动采用话题引入。每周一个主题:“武侠季”掀起一轮侠客讨论;“言情季”居然有那么多呢喃絮语的爱好者;“好吃的那些东东”回帖的精华整理都要过4万字!

最后还得解决社区里粉丝的好奇问题:“阿苏七件事”、“阿春七件事”、“微友七件事”,每周一个主题,让彼此都了解、交流、互动起来。

第三重互动出现在全媒体的多个领域。我们甚至想开一场朗诵会,因为有太多人发来自己的声音,有的还很专业。以致于有天我想,说不定最后还可以倒腾点“扬春币”,发行点“扬春艺术基金”。

做一件事,最舒服的状态往往取决于比你强的人,而不是比你弱的人。

九月底,扬春组合开始尝试与传统媒体合作,每周一次出现在深夜广播节目“千里共良宵”(以下简称“千里”)。在这个凌晨零点开始的长达两小时的节目中,一个“川普”嘉宾和一个“国普”主持人,在广播互动这一最传统方式的整合中,会怎样?

首先遭遇的是习惯的对冲。“千里”的广播粉丝独特而挑剔。对声音挑剔,对情绪挑剔,对话题也挑剔,他们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夜行侠”,很多人都是多年持久地收听。

扬春组合的“千里共良宵”是一种话题引入,强调互动营造出更多的社群话题。因为会和即时新闻关联,还会和主流话题交锋,有点像新闻点评。有粉丝说这种方式打破了夜的宁静,太多互动也破坏了单一声音的美感。

在六期节目的尝试中,有两期是关于吃、喝的讨论,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从第三期开始,节目时间调整到周六晚周日凌晨,既错过了周五的“中国好声音”等电视节目档,又避开了学生、上班族次日的早起工作时间。主题先行植入“漂泊”概念,从“租房那些事”到“你想换个城市么”、“你想换个工作么”、“你想换段感情么”……在一个“漂泊”的大主题下,新的听众进入到千里的节目中,一些游离的听众开始参与到个人史的陈述。

节目不再是应景,主题多得不可胜数:“创业的漂泊”、“一个人回家的夜路”、“相亲的漂泊”、“高考的漂泊”……一本“草根漂泊”的互动,在这样的标签中开始聚集。以中国之声官方微博的“节目预告贴”为例,这几期“漂泊”基本都能在两小时中有上千条互动回复。最新一期一条微博下的互动在1500多条。

节目中的互动更多,比如抢“第1000条”留言,有两期都是同一个微友;在第1000条不能被确认时,会有粉丝们自发监督选票,然后确认;人们会在节目前夕,讨论第1000条的产生机制。

再比如节目中,粉丝的两难困惑问题,拿出来讨论时会形成新的互动;喜欢音乐的,扔出的互动方式“猜猜今天的十首歌播放的逻辑”,爱乐者会完成新话题的延展,甚至很多要求送出不同想法的结尾曲,也许这里我们还可以在“开场曲”“结尾曲”进行更多的互动设计。

我们甚至和某杂志社达成意向,做一期关于“漂泊”主题的有声杂志,在这本杂志中,会出现名家的作品,会有好的摄影图片和插画,还有那些在深夜和电波一起交流的灵魂们,他们的文字不仅会被朗诵,也会被结集出版被更广泛的线下阅读。

从微信到广播节目,从网络到杂志,“扬春银行”只是自媒体的一个搬运工,未来会怎样呢,欢迎你加入,一起来玩,来设计。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