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彭友 受三中全会《决定》的政策利好刺激,今日(18日)改革概念股全面爆发,沪深指数双双暴涨。截止收盘,沪指报2197.22点,涨幅2.87%,成交1432亿元;深成指报8523.75点,涨幅2.62%,成交1284亿元。
在今日的大涨中,金融股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保险板块涨近9%领涨两市,券商板块涨近7%,信托、银行涨近4%。多个板块亦非常活跃。但前期涨幅较大的创业板,渐渐有“涨不动”的迹象。
11月15日,《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决定》涉及到了行政体制、金融体系、财税体制、文化体制、生态文明、土地制度、城乡一体化等改革的方方面面,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实际上,境外投资者同样看好中国的此番改革,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基金上周五暴涨5.6%,提前反映了市场的态度。
此外,《决定》还提出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这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净化市场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近日的盘面上来看,“单独二胎”成为最受追捧的概念,涉二胎概念的奶粉、医疗、玩具等股全线大涨。此外,《决定》中重点提到的安防、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军工等板块也是大涨,多只股票涨停。但受注册制推出后上市公司壳价值减少影响,多家ST公司逆市大跌。两市共有57只非ST个股涨停,没有非ST个股跌停,跌幅超过5%的个股一共2只。
中金公司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新一轮全面改革即将启动,这很可能成为中国发展历史上又一次大的拐点。如果市场短期仍因对改革犹疑或对流动性趋紧等的顾虑出现回调或者震荡,将提供买入机会。同时数据显示短期的增长好于悲观预期,系统的改革将增加中长期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瑞银证券研究员汪涛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三中全会《决定》所涵盖的改革内容超出市场预期,这可能会在短期内提振投资者信心和市场情绪。不过改革的落实需要时间,也并非所有改革措施都有利于短期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盈利。改革带给宏观经济的最关键影响是减小了“尾部风险”,而非加快GDP增长。
申银万国在三中全会公报解读电话会议上则表示,改革不同于政策,其效应释放需要时间。“人们往往高估一项改革的短期影响,但又低估其长期影响”。三中全会明确了未来5-10年的方向,现在更需要关注2014年政策如何落实。建议重点关注农业、能源环保、医院养老、4G及应用、铁路、金改6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