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地产开发商 香港外汇基金投资多元化

李缘2013-11-22 08:2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缘 又是伦敦!

继中投(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平安(2318.HK)在伦敦插旗买写字楼后,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11月份也宣布加码投资伦敦楼市,而与其他投资机构买现成楼宇做“收租公”的做法不同,金管局这次直接参与地产开发,“变身”开发商。

作为2.9万亿港元香港外汇基金(以下简称“外汇基金”)的管理者,金管局的投资动作一直受人瞩目。因外汇基金除了香港政府财政储备外,还有很大部分是用于捍卫港币稳定,外汇基金篮子里装载的大多是美债,及成熟经济体的债券、股票。

如今,上半年亏损61亿港元的外汇基金,也在流动性之外有所追求。

“我们近年在资产配置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尽量减少一旦低利率急速逆转对债券投资的冲击。”金管局副总裁余伟文表示。他提到的“多项措施”,其中很重要的环节是多元化投资,将私募基金、投资物业和中国内地的债券股票一起纳入囊中,舍弃部分流动性来求高收益。

“这些(多元化)资产虽然流动性较低、回报变动大,但有助于获取较佳的长期回报,亦有助于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余伟文称。

伦敦“地主”

从11月7日开始,伦敦对于香港金融管理局来说,不再只是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好伙伴,更是香港外汇基金旗下的地产项目所在地。

根据公告,金管局和Great Port-land Estates PLC(GPE)各占50%股权组成合资公司,开发伦敦Mayfair区的汉诺威广场(Hanover Square)项目,预计造价共2.02亿英镑,折合25亿港元或2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于2016年才开始动工,预计2018年落成,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按照股权比例,金管局出资为1.01亿英镑。

自2010年起,金管局便在纽约、巴黎和伦敦等国际都市投资物业,涉及金额163.5亿港元(截至去年底)。但这是其首次详细披露旗下物业资料,或是因为项目的合作者是伦敦挂牌的上市公司,需要及时详尽的披露。

当金融市场都在密切关注3年后美联储会不会退市时,金管局却投资一个5年后才能初具雏形的地产项目。金管局发言人称,“汉诺威广场项目是一项长期投资,因此应以10年或以上的中长期表现来衡量其成功与否。”其表示,经过评估,该项目落成后能每年带来4%的租金回报。

骑虎难下

“4%的回报率对个人投资来说不算很多,但已比外汇基金的其他投资回报优胜。”经济学者关绰照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翻查数据,2013年上半年金管局投资回报率为-0.3%,共计亏损61亿港元,主要归咎于债券投资亏损168亿港元。金融海啸引发环球市场大起大落,外汇基金如同在惊涛骇浪中行船,投资表现也“阴晴不定”。今年第一季度,其盈利192亿港元,第二季度亏损额达252亿港元,第三季度扭亏为盈,赚得490亿港元。“现在金管局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困境,就是迟早要面对美国债息上升的问题。”关绰照称,债息升意味着债券价格下跌,外汇基金持有的巨额美债就要“缩水”。

倚重美债,其实并不是金管局的主动选择。《外汇基金条例》规定,外汇基金主要作用是支持港元,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港元汇价。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港元遭到狙击,香港特区政府需要紧急动用外汇基金入市干预,将对冲基金的策略反向操作,从而达到稳定港元和美元7.8联系汇率的目的。因此,外汇基金必须持有优质和流动性极高的美元资产,比如非常短期的美国国债。现时此类资产占外汇基金整体资产的50%,若计入其他长债,债券占总资产比重达74%。

换句话说,极度注重流动性的香港外汇基金无法像新加坡的国家投资旗舰淡马锡那样,潇洒地把大部分投资放在股权和物业方面。从根本意义上看,外汇基金是一个稳定基金,获取投资回报是额外奖赏,但不是根本目标。“美国实施量化宽松多时,终有推出之日,息率不可能长期处于不正常的低水平。”余伟文提到,债券价格向下跌的概率较继续上涨的概率高,一旦低利率急速逆转,金管局庞大的债券敞口将给香港纳税人带来损失。

多元化投资

未雨绸缪,金管局2008年决定采取四项措施,以稳定和提升外汇基金投资表现,措施包括:在过去三年逐步将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如短期票据)等资产比例增加约一倍;减低美债及欧债比重,适度增加其他有足够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深度的外币;减持长期债券以降低外汇基金面对长债息率飚升的利率风险;自2008年起,以审慎和循序渐进方式,将基金部分资产分散投资于较多元化的资产类别,包括新兴巿场债券和股票、私募基金、海外投资物业,以及内地的债券及股票。“这些资产虽然流动性较低,回报变动较大,但有助于获取较佳的长期回报,亦有助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金管局在去年年报中称。而近日在伦敦建楼收租,便是多元化投资策略之一。

截至2012年底的数据,金管局资产中,74%投入了债券,现金存款占6.8%,全球股票占10.2%,香港股票占比为5.3%。据参与外汇基金管理的一位金管局人士称,对香港股票的策略一直是被动投资,即紧随恒生指数成分股的比例,并不涉及主动选股。“过去数年,金管局以审慎态度按部就班地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早在2008年便为新资产类别订立严格的风险管理程序,比如私募基金和海外物业,会给全球最顶尖的专业投资机构去协助挑选,由金管局总裁主持的内部委员会来审批每个项目,并定期向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做出汇报。而基于流动性的考量,香港特区政府为新资产类别的投资规定上限,为不超过外汇基金累计盈余的三分之一。至今年6月底,外汇基金累计盈余约5888亿港元,即现时新资产类别的投资上限为1942亿港元。“有人说金管局投资进取,但我觉得其实太保守。”关绰照称,应加快步伐到欧美购买回报稳定的廉价资产,如仿效李嘉诚去英国买环保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