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何处去
2013-11-27 08:29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韩雨亭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厦门正在面临第二次创业,首先应该做好顶层设计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韩雨亭 “美丽厦门,再出发”正在成为厦门升级转型的宣传口号,纲领就是那份正在政府主导下不断修订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这份文件描述着厦门的美好未来——“中国梦的样板城市”。此前,此规划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

“厦门正在面临第二次创业,首先应该做好顶层设计。”福建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益生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作为福建知名的经济研究专家,他经常被各大城市邀请去“把脉”。

“美丽厦门”的指标之一是,到2021年,厦门人均GDP要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厦门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厦门人均生产总值(GDP)76759.40元,折合12212.14美元。

2013年第一季度,厦门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01.03亿元,居全省首位,放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居前。作为占福建省6.5%的常住人口、1.3%土地的城市,这份“政绩单”不能算是差劲,但跟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及其它高速增长的城市比起来,还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很多厦门人的共同感受,印象中那个闲散而淡定的海港小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富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厦门”。而“大厦门”正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近些年,厦门经济发展最大推动力来自第二产业。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第一产业萎缩,城乡差距扩大、能源瓶颈日益凸显,工业效益下降的弊端。

更严重的是,在过去十年,“城市病”已经在中国大中型城市集中爆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厦门也不例外。

在国家的战略构想中,厦门被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其被给予了发挥龙头作用的期许,即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如果要实现这个战略构想,厦门唯一出路——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

往哪里走?

2013年5月,王蒙徽担任厦门市委书记,他上任两个月后就给厦门开出了一剂“药方”——建成“中国梦的样板城市”。“美丽厦门”概念由此诞生,它极有可能成为厦门市政府未来10年的施政方略。

在战略规划研讨会上,王蒙徽说:“厦门正面临转型时刻,我们要考虑的是,厦门在哪里?应该做什么?今后往哪里走?”

这个貌似哲学家式的发问也是他本人推动“美丽厦门”的动机,他想给厦门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一条更加清晰的路径。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讨论稿)共分五个章节,对厦门的历史现状、愿景、战略、行动计划做出了梳理和阐述。

首先《“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制定了两个愿景。第一个目标是到2021年,人均GDP要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或超过台湾同期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单位GDP能耗、空气质量优良率、市民平均寿命等指标全国领先;第二个目标是2021年建成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

其次是三大发展战略,即着力实施“大海湾”、“大山海”及“大花园”的城市战略,目标就是为了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厦门、漳州和泉州同城化,形成一个“大湾区都市区”。

“面面俱到,但让人记不住。”这是厦门市一位官员看到讨论稿后的第一感觉。

杨益生作为福建重要的经济学者,他也被厦门市政府邀请去参加了《“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评审工作,阅读完整个规划,他的结论是:“没有大胆地对产业动刀,还是保守了点儿。”这个意见他在会议现场也向厦门市政府领导提出来了。

虽然厦门拥有电子、石化、机械三大支柱产业,但在产业发展方面,厦门始终没有清晰的形象,既没有像青岛的海尔、青啤等可以发展成为行业里的巨头,也没有像邻居泉州那样拥有由庞大民营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

“远华案”以后,厦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经历了漫长的阵痛期。

2010年,以厦门大学教授林民书为组长的十多位专家完成了《厦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研究》的课题研究,已经很明确指出了厦门的不足。

仅从用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规模而论,据统计,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只有厦门2008年的GDP未达到2000亿元,居最后一位,且与倒数第二的西安有630亿元的差距。

该报告还指出,“……人均GDP更能反映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厦门2002—2007年人均GDP增速仅为3.52%,是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最低的。”

即便把厦门放到整个海西地区作为参照,情况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生产和工业总值的增速已经落后于海西20个城市的平均水平,处于“倒数”的状态。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师丁长发博士认为,由于特区功能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厦门形成了高度外向型的经济形态,过于依靠外贸和外资企业,本土民营经济的发育十分有限。尽管当地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想摆脱这种现状,但效果均不理想。

城市化和产业化何其之难,“面积小、人口少”也成为制约厦门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特区扩大之前,岛内是经济特区,面积仅为131平方公里,而且还有相当一大部分面积是山地,加上非经济特区的岛外四区,厦门也才1573平方公里。“现在全中国大部分地区发展都是靠土地、资源作为驱动,厦门土地那么少,日子就相对会难一些。”厦门市政府一名官员称。

土地资源已经制约了厦门作为海西龙头城市的作用。

这就意味着,厦门如果想扩张生存空间和延伸经济腹地,必须要积极推动“同城化”,这也是一个现实利益的选择。

厦门市政府一直想通过建设地铁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借此让城市全面“升级”,打通与漳州、泉州城际交通连接,顺利实现“大厦门”计划。

据2012年的人口统计,厦门拥有367万人口,但如果实现了同城化,就意味它至少能辐射1000多万人口。问题是现在厦门、漳州和泉州三地,在同城化问题上迟迟没有达成共识,各有计算,故此推进步伐十分迟缓。“作为岛屿城市,厦门很容易像日本一样,拥有岛民意识、自我封闭和孤立,肥水不流外人田,只想获得特区的好处,却不想将特区的经验和政策向周边扩散。如果搞同城化,就要克服岛民意识,放下身段。”杨益生说。

被低估的航空维修业

此前,工业一直是厦门的主导方向。据厦门市经济发展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81年,工业增加值占厦门市GDP比重是45.3%,到了2012年,这个比重是41.3%,在三十年里只降低了4个百分点。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把工业增长速度和GDP的增长速度之间进行比较,大多数时段中,工业的增长速度都是高于厦门GDP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工业是厦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现在也还是这样。

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产业转型升级是“美丽厦门”的关键所在。

厦门市发改委成立规划落实行动小组,统筹组织推进“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行动方案。最后研究的结论是:产业转型,说白了就是“大力推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装备制造业、航空业、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生物与新医药、水暖及厨卫产业链、现代照明产业集群以及纺织服装行业,都被厦门市政府视为具有传统优势和战略升级的产业。

这其中的部分行业,有些是厦门市政府在推动“总部经济”时来自泉州、晋江、南安的一些企业,虽然这些公司的总部设立在厦门,但它们大部分的制造都留在原地。

厦门的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认为,虽然“总部经济”提升了厦门城市的定位,也能拉动关联性的产业,但是对地方经济的GDP和财政收入的影响却十分有限。“老问题,厦门没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产业,大多都是东拼西凑过来的。吸引那些企业很简单,用财税收入和土地资源。”常年研究厦门产业结构的一名学者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他也认为,真正属于厦门的优势产业应该是航空维修。

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讨论稿里也明确提出了厦门市计划在新规划建设的大嶝机场划出一片土地建设航空工业园,发展飞机、发动机、航电系统维修,以及通用航天飞行器的制造和运营。

但是这位学者依然认为“政府低估了航空维修的价值”。

作为全国最大的飞机维修基地之一,厦门的飞机维修业务主要面向境外,长期承接多家国际知名航空公司的飞机大修和改装业务。

厦门高崎机场海关统计:2013年1-9月,共监管进境维修飞机127架次,同比增长28.14%。其中维修级别D检及以上(即大修)的仅10架次,同比下降23.1%;D检以下的达117架次,同比增长31.5%。

“航空维修业未来绝对有庞大的产业链,我认为它最有可能成为厦门的龙头和象征性的产业,如果政府有限度地放开私人飞机,那市场更大。但是政府并没有把它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现在是别人搞什么,我们跟着搞什么,这就形成了今天厦门搞发展的思维困境。”一位知情官员称。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