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的阅读(3)

2014-01-06 15:06

何力

现任卓尔财经媒体总裁、《投资时报》总编辑

推荐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阅读除了普遍兴趣,更多是私人偏好。纠结地从2013年看过的书里选出以下五本,算是普遍兴趣与私人偏好的一个折中吧。

《青年王阳明》

用好官遇到坏太监来解释明代中国,应该是过于简单了。王阳明得罪宦臣刘瑾被杖责四十,流放广西龙场继而大悟“知行合一”的故事很多人讲过。王阳明独奏皇上,表面上是为两位因直言而被捕的官员说情,但杜维明认为,王阳明的主要目的不只是说情,而是要表达对当时政治气氛的愤懑。因官阶等因素,他对两位大臣并无搭救义务,是什么原因让他挺身而出?王阳明挑战刘瑾,不仅有身为儒家的道德使命,他的父亲王华也是原因。王华拒不接受刘瑾的拉拢,以此维护自身的正直,这种不肯屈就的态度对王阳明肯定是有微妙影响的。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费正清看似平常的记叙,细节还是蛮多的。1968年的一天,在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他遇到基辛格,他们讨论了中美邦交的可能,费正清提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朝贡体制——外国统治者可以以天子宾客的身份悠然自得地出现在北京。基辛格后来说,是费的话影响了他,进而改变了历史。

另外一个细节,1979年邓小平访美,卡特的欢宴上,和邓一起坐在主桌的就有费正清,他旁边是好莱坞影星雪莉·麦克莱恩。席间,雪莉故意向邓询问文革时期一位艺术家为什么去种植西红柿的事情,邓小平回答说:可能他喜欢西红柿。

费正清在书中说,他无法理解一些年轻人在文革中的做法:将一些无辜的人毒打致死,仅仅是因为他们受过教育。在这样一个以礼仪著称、追求教育事业的国家里,“平均主义者”却将私愤发泄在这些知识分子身上,儒家思想又在哪里呢?这些都需要一些解释。也许,书中谈到的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话,可以是一种解释:从君主制分离出的儒家思想就像一个缺少大教堂墙壁支撑的飞拱,无法独自发挥作用。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

1949年之后的王芸生、张东荪与潘光旦,他们个人命运的转变是个缩影吗?作者说,他已不满足于笼统发问:为什么知识分子会软弱?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对了,迄今确还没有一部新闻史专著研究曾对社会影响巨大的《大公报》改造历史,以及王芸生个人的转变。1948年开始组建政协,王芸生曾被毛泽东点名邀请,并许下报馆“不易名、不换人,照原样出版”的承诺。

《昨日的世界》

茨威格早年写戏剧,有三位伟大演员都是在排演他写的戏(或他翻译),且行将上演的时候离世,以为有魔咒,他就不再碰戏剧,反而在文学上大成。茨威格说,我以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但后来渐渐明白,内在因素决定一个人的生活道路,虽然我们的梦想有时诡异的偏离,但最终我们还是会达到自己看不见的目标。茨威格的绝望让人觉得熟悉且泄气,不过他还是说了,上天会不断产生这样的诗人,即使是再差劲的时代,上帝也总还要给他留下一些珍贵的信物。

《荒野生存》

1990年,一个美国青年执拗地走进阿拉斯加荒野,以狩猎和野果生存了100余天后死去。我们从自然来,相信在虚伪庸常、习性化的都市生活中,都曾想过解脱——过一种简单自然回归原本的生活。Alex虽然做到了,但付出了肉身。在当代日趋繁复外化、依赖他人的生活方式中,他的这种活法把那个巨大命题再一次抛给我们:人生究竟该如何度过?

郭娟

《新文学史料》执行主编

《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

作为当代西方最著名的三位女公知之一,苏珊·桑塔格与西蒙娜·波伏瓦一样,因才华、美丽与特立独行,成为明星式学术人物,比另一位——汉娜·阿伦特享有更广泛的知名度。在中国,她的论著、小说,一部一部出版,现在——她的日记来了。这部青春时期日记呈现的是,青涩、质朴的桑塔格自觉而坚定地塑造她所向往的自己——未来那个视艺术关乎生死,认同欧洲伟大传统,饕餮所有艺术精品,并且无比自信自己终将有所贡献的人。日记编者是桑塔格的儿子,对于母亲非同寻常的理解与不删不隐的史家风范,保证这部日记的真实;而译者又是觐见过桑塔格、译过她好几部著作的姚君伟先生,确保了转译的“高保真”。

《微观历史1957–1965》

这本书实际上是一位大学生从1957年至1965年的三段日记:大跃进公社化运动日记,整风整社日记,四清运动日记。可想而知,日记呈现的是一段热情而又荒唐的历史记忆。如果说1978年《关于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历史的宏观叙事,那么个人日记这种微观历史记录至少也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与注释。在这里,后人可以注视个体,一个人,在那样的集体狂热中,他的行为后面有怎样的心理的、社会的依据。

《秋灯忆语——“张家大弟”张宗和的战时绝恋》

本来作为闲书看的,因为作者张宗和是著名的“合肥张家四姐妹”的大弟,之前读过三姐兆和与沈从文才子佳人的婚恋故事,也读过二姐张允和与周有光的举“杯”齐眉、相协终老的佳话,听过大姐元和唱昆曲,见识过四姐充和的书法,不出所料这位大弟文笔果然灵光,而出乎意外的是记述的生活,特别是战争烽火下中产阶层的生活,给人一种新鲜感。恍然而悟,以往常见的是上层的腐败、“朱门酒肉臭”和底层的“路有冻死骨”,中产阶层被战争消磨、摧折的情形,于此书中有了真实细腻的反映。

《陈独秀全传》

2011年这部传记在香港出版,当年即获《亚洲周刊》年度大奖;今年内地版终于问世,毫无悬念地获得广泛好评。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陈独秀研究的学术巅峰之作。从史料的角度看,作者得以完成此书得益于两方面史料:一是对中国托派几乎所有史料的占有,二是由俄罗斯与德国联合编辑的大型系列档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公开出版。由此,研究陈独秀必须面对并回答的两个关键问题,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与托派的关系,因获得了确凿的史料依据而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

曾是清华才女的韦君宜,她的革命生涯起始于一二·九运动,随后加入中共组织,一路跟党干革命。1976年她开始秘密写作此书,从延安“抢救运动”、“大跃进”直到“文革”,深刻反思革命历史,重新审视一生道路,写下这部痛定思痛、椎心泣血之作。1986年初完成此书。此后十年中,除部分章节发表外,全书未能出版。后经多位有识之士努力推动,于1998年5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震动。2000年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了繁体字本。13年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两个版本基础上,增补了韦君宜生前所作回忆于光远、胡乔木、钱伟长、蒋南翔、王瑶等人的散文22篇,出版了这个增订纪念版。本书是了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理解中国革命道路之曲折的入门书。

何帆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2013年可谓“庭审之年”,“薄熙来案”、“刘志军案”、“李天一案”、“王书金案”都在这一年尘埃落定。尤其是世人瞩目的“薄熙来案”,“@济南中院”微博全程直播,使庭审内容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巧合的是,今年几本未受到广泛关注,却颇具阅读价值的图书,也与庭审相关。

《平凡的邪恶: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

德国哲人汉娜·阿伦特的《平凡的邪恶: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是一本争议之作。1961年,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公开审判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艾希曼虽非纳粹高层,但在犹太人大屠杀中起到关键作用。庭审辩论十分激烈,能不能因为“国家行为”追究个人之责,个人能否因“执行上级命令”而免责,都成为辩论焦点。阿伦特全程旁听了这次庭审,通过现场观察和历史分析,提出了“平庸之恶”的概念。在她看来,希特勒并非邪恶源头,相反,邪恶没有根源,它像随时会扩散的细菌一样,可能依附在每个平凡人身上。即使消灭了纳粹,只要有政治势力煽动起平凡人心中的恶,大屠杀仍将发生。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阿伦特本人也受到诸多批判。但是,多年之后,发生在柬埔寨、波斯尼亚和卢旺达的种族屠杀,却都印证了阿伦特的说法。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读者,还可对照阅读《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里面收录了围绕《平凡的邪恶》的系列论战文章。

《纽伦堡来信》

1946年的“纽伦堡大审判”,是对纳粹战犯的集中追诉。美国作家约瑟芬·珀西科的《纽伦堡大审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完美再现了当年的庭审内幕,是同题材作品中的最佳著作。《纽伦堡来信》则从个人视角切入,重述了那场“人性与法律的较量”。作者之一克里斯多夫·多德是当年的检察官托马斯·多德之子,他无意间发现父亲在纽伦堡审判期间写给母亲的数百封书信。这些家书详细记叙了庭审时的激烈争辩和利益博弈,以及检察官的内心感受。本书出版后,珀西科给予高度评价:“纽伦堡审判的意义看似已被淡忘,但信中的生动文字,为我们揭示了盟国与盟国之间、检察官与法官之间的隔阂,如何差点毁掉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以法治思想战胜野蛮统治的审判。”

《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

庭审如何确保公正?法院如何独立审判?是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建言,向来有“以美为师”的倾向,认为美国模式是破解司法难题的良药。但是,对某种制度或模式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一知半解得出的赞美或贬低,始终是廉价的。《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的作者琳达·格林豪斯是《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她用100多页的篇幅,向普通公众诠释了最高法院的历史和职能,破除了国人对美国司法不少一厢情愿的想象。例如,联邦最高法院虽只有九位大法官,但亦有700多名员工为之服务;大法官审理案件时,还是会考虑民意因素;政治和政党对大法官提名和任职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诸多国家中,只有美国联邦法官终身任职,这一制度在美国国内也面临重重争议。

《人权·法治·民主》

司法之发展,内嵌于现实政治,取决于宪政实施。民主先贤罗隆基先生的《人权·法治·民主》系统阐述了民主的意义、法治是什么、人权是什么等关键问题。费孝通先生则在《民主·宪法·人权》(三联书店2013年版)中,以唠家常、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美、英、德、法等国的民主实践。

《自由革命的未来》

在诸多译者的孜孜努力下,美国宪法学家布鲁斯·阿克曼的《我们人民:奠基》、《建国之父的失败》、《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和《自由革命的未来》2013年陆续面世。阿克曼教授从宪法史的角度,对美国宪政的形成、流变和未来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总结和梳理,避免大家单纯从最高法院或司法个案的单一视角认识美国宪制。

知乎

网络问答社区

《可怕的科学》系列

科学是新世纪的福音和魔法书,这本书带你领略科学之伟大。也许由于名字的缘故,此书没有得到足够的传播,豆瓣只有100多人评分,但获得9.6分高分(满分10)。不必误会,这里的“可怕”英文原名是Horrible,而不是Terrific,意思其实是,科学很好很强大,令人惊奇、不可思议的意思,而并不是其他意义,比如毫无反思、批判科学意思等,和转基因话题等科学伦理也没什么关系。

三度荣获国际科普图书最高奖——安万特青少年奖。全套书结构也异常“可怕”,共72册,全系列分五大部分,覆盖了科学、数学、地理、人文等领域。图文并茂,语言幽默,让你像看探险故事一般,领教性格迥异的科学家们如何用独特的方法做事,并通过这些故事普及科学知识。是知乎上科普书推荐者看过的最好的青少年科普书籍,没有之一。年底各种节日,非常适合送给有孩子的亲朋好友。

《酷虫学校》

还记得童年校园大树上的虫鸣?还记得回到老家和小伙伴们到山里捉各种虫虫吗?在这本书里,昆虫们聚集一堂,虫虫同学们的饮食习惯真是太奇怪了,有的喜欢吃树皮,有的喜欢吸血,还有的喜欢吃掉同类!屎壳郎同学每天吃一点儿粪,倒不令你感觉太奇怪了……

这本书是国内科普、漫画作者吴祥敏、夏吉安的原创,水平完全可以称得上继法布尔《昆虫记》后的另一次昆虫科普盛宴。全书以学校为背景,通过故事把每个昆虫的特点巧妙地融入其中,配图形象,很适合幼儿园、小学生理解,也适合成年读者们回味有趣的童年。

《只有医生知道》

在知乎被多次提及的一本书,号称所有女孩子都应该买一本的女性的百科全书。协和妇产科医生张羽因为工作中太多的不吐不快写下了此书,以便帮助女性了解、爱护自己的身体。这本书已经很畅销,就不赘述了。

《链接:网络新科学》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的成名畅销书,比后来的一本《爆发》更适合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解释了为什么互联网时代的许多事物符合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规律,为什么有六度分隔的社交规律,还有复杂网络的中心节点效应及其脆弱性及防御策略等。书中,作者对网络的数学起源进行了追溯,让我们对观察复杂网络世界的事物建立起扎实的数学认识,而不被流行的概念轻易带偏。全书读起来并不枯燥,从一些网络研究的数学家的人生故事讲起,更深地理解随机网络和复杂网络思想诞生的历史背景。适合做产品的人,以及需要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环境做决策的领导者。

《病毒循环》

病毒循环其实不是广为流行的“病毒营销”,作者介绍的其实是一种基于数学推算的科学的增长模型。本书从病毒循环这种增长模型在商业领域最早的应用——特百惠的理家会模式开始,讲到了这一增长模式怎样进入互联网时代,创造了包括Hot-mail、网景、Paypal、eBay、LinkedIn 和Facebook 等众多规格传奇公司的例子,涉及马克·安德森、艾伦·马斯科、彼得·泰勒、保罗·霍夫曼和扎克伯格等,而这些传奇人物中的很多人,其实以往的中文资料介绍他们的故事还不多。适合创业的朋友们阅读,学习的同时,还能当励志故事,相信互联网的高速增长。

(此条由知乎的知友推选,高票科普问答中推荐,经过整理分享给经观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