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大佬“务农”记 欢乐财经1月16日

主持人:欢迎各位和陆遥一起打开本周的财经人物谱。潘苹果、任小米、褚橙、柳桃---这些以商界大佬为形象代言的水果或农产品,您吃过吗?潘石屹、任志强、褚时健、柳传志何以貌似“不务正业”卖起了农产品,今天的财经人物谱,听他们讲述背后的故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汽车企业合资股比完全可以放开,而且30年前就应该放开,究竟是所谓的“汉奸做法”,还是彰显自信开明?香港名仕邵逸夫老先生以107岁高龄驾鹤西去,回顾其一生,真可谓“笑骂由人,我自岿然;胜败得失,百年一身。”一起来听吧!

 

  本周第一位上榜人物,可谓商界响当当的人物,不是一位,而是四位大佬。潘石屹、任志强、褚时健、柳传志。上榜理由:化身农产品代言人,大佬们的卖力吆喝让明星代言黯然失色。

先说潘石屹和他的“潘苹果”。日前,北京某大型超市,潘石屹穿上了该超市的工衣,现场切苹果,现场榨果汁给顾客品尝,他的好朋友、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也到场助威,评价味道不错。

据了解,此次进驻该超市的“潘苹果”有三个品种,分别是红富士、花牛以及黄元帅。据介绍,这三个品种均是苹果界中的优质产品。红富士甜脆,适合年轻人;花牛绵软,适合老人和小孩;黄元帅酸甜,适合孕妇和中老年人。

潘石屹表示,“潘苹果”目前并未和任何一家超市签署独家代理协议,今后也会进入其他超市销售。据悉,此前,“潘苹果”在一些电商渠道已经开卖。

潘石屹说,自己家乡天水区域很大,大部分是山区,最近几年,他每年都回老家两三次,发现村子里农民收入来源就是苹果,排第二的则是外出打工,种粮食的人已经很少了。“这些种苹果的人中有我童年的小伙伴,我愿意为家乡的苹果销售尽一份力,帮助推销他们种的苹果,让他们收入更多,生活更好。”

在潘石屹代言家乡苹果后,天水苹果也确实开始名声大噪。不过这也给潘石屹带来了麻烦。“网上很多人骂我,说我为此赚了不少钱”,潘石屹现场喊冤:“我是义务代言,我没赚钱,我还贴着钱,骂我的人真是冤枉我了。前几天我请任总来帮我捧个场,又有人骂任总想赚广告费。其实任总也没赚钱,他的好处就是刚才我给他现榨的苹果汁。”潘石屹还明确表示:“我除了盖房子,其他都不会,因此我没有进军农业的想法,自己的任务就是代言、捧场、站台。”

瞧,这就是娱乐化地产商人潘石屹---身不高,体不壮,头发不浓密,但身手头脑均敏捷矫健。已过知天命之年,吃过文革的苦,享过改革的福,故能上能下,可屈可伸。这个已经基本娱乐化、善玩概念、精于反策划的地产商人,地产玩得够HIGH了,又开始和水果干上了,这大概就是他心中的“永远不做大多数”吧!

刚才说了,潘石屹启动“潘苹果”首卖仪式的时候,他的“好基友”任志强也在现场助阵,报酬就是请他喝现场鲜榨的果汁。与此同时,潘石屹还现场揭秘称:“任志强也要代言‘小米’了,叫‘任小米’。”

任志强不忘借机调侃潘石屹:“小潘给他家乡的苹果代言,这个‘小米’和我的家乡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我自己种的。”任志强称,他去年担任了阿拉善基金会会长,阿拉善地区为解决沙漠化,生产出一种节水型小米,已经有300亩,今年要推广到3000亩,以后要达上万亩。“这种小米要比种玉米等粮食大大减少对水的需求”,任志强表示,他会尽力推广包括这种节水型小米在内的跟阿拉善相关的所有农产品。

再说说“褚橙”:此乃红塔集团前董事长褚时健的二次创业项目,也叫“励志橙”。2002年,74岁的褚时健保外就医后,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2012年11月,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两年过去了,每年褚橙上市都供不应求,卖得相当火爆。想来褚老的心该略略舒畅和宽慰些了吧---毕竟,所有曾经受过的的苦,在他亲手培育出的清甜爽口的褚橙面前,也显得不那么沉重灰暗了。

最后自然要说说柳桃:联想前董事长柳传志近年来致力于进军农业板块,继2013年5月首推蓝莓后,11月12日又推出了“金艳果”猕猴桃,又称“良心果。”同时,联想还推出了“褚橙柳桃”的组合包装。

据有关农业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褚时健与柳传志两位传奇式企业家晚年不约而同投身农业,从种植开始脚踏实地做农业。‘褚橙柳桃’这个特别组合产品凝聚了褚柳两位老人诚信做农业、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安全高品质食品的美好愿望,包含两层意思---向两位老人致敬,呼唤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有时候吧,好事的另一面紧接着就是坏事。必须警惕一点:一旦诸如“潘苹果”、“任小米”、“褚橙柳桃”等农产品在市场爆红,假冒伪劣会不会马上蜂拥而至,最后因为一粒老鼠屎坏了整锅汤---这还真不是杞人忧天,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本周第二位上榜人物: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上榜理由:不愿躲在政策的温室里受保护,不怕合股比例让自己失大权。

尽管在媒体的报道中,中汽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先生早就以“谁放开合资股比谁就是大汉奸”这样的严厉措辞,旗帜鲜明的阐明了自己在“是否应该放开合资股比?”这一问题上的鲜明立场。但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沃尔沃汽车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同学貌似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在最近一次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同样旗帜鲜明地亮明了立场:合资股比完全可以放开,而且30年前就应该放开。

“你们总是这样,父亲总是担心孩子长不大、总是担心孩子走错路,孩子他也在成长,一个孩子摔倒了,第二个孩子又起来了有什么关系?”在2013年12月底的一次专访中,李书福不断地反问记者:中国那么多人、那么多企业,你要放开让大家自由竞争都很聪明不要担心,这个没有问题的,肯定没有问题的。那好,按你这么讲的话,“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不就又矛盾了吗?不能说永远这样讲,做就不这样做,那就理不顺关系的嘛。

李书福坚持认为,产业政策一味保护国内汽车工业,就像父母过度对孩子溺爱一样,不仅不会让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反而只会一味地削弱本土汽车工业的竞争力。“美国出现一个特斯拉(音),为什么中国出现不了呢?因为中国就规定了这几家汽车公司可以搞汽车,其他都不能搞汽车,是这么规定的。13亿中国人只允许你8个人、10个人可以玩儿(汽车),你说能创造奇迹吗?”

这样的观点,对于一直呼吁在产业政策上应该坚守50%比50%合资红线的中汽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而言,无异于隔空“约架”。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财大气粗的李书福愈加自信、心态愈加开放包容的一种体现吧。

去年12月2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率领大约由100名商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对中国进行访问,为了更直接地与中国商界“套近乎”,期间,卡梅伦还单独会见了两位中国商界的代表:吉利掌门人李书福和阿里巴巴当家人马云。卡梅伦和李书福交流了伦敦出租车未来的发展,并感谢李书福拯救了英国出租车品牌。去年2月,吉利集团以1104万英镑并购了英国锰铜公司核心资产和业务,全资控股伦敦出租车公司。“伦敦出租车伴随我的成长,感谢你拯救了英国出租车品牌。”卡梅伦对李书福说。至于李书福是怎么反应卡梅伦的“感谢”的,媒体倒是没怎么提,让咱们大胆的猜一猜:“嗨!客气客气!好说好说!小卡同志,以后有困难尽管提,咱们吉利人都是活雷锋......”开个玩笑,当真就不好了嘛!

本周最后上榜的是刚刚以107岁高龄驾鹤西去的邵逸夫老先生。上榜理由:笑骂由人,我自岿然;胜败得失,百年一身。

1月8日的香港媒体出现了一道奇观:不分左中右,所有的报纸少则拿出两个版,多则拿出五六个版的篇幅,齐声报道、称颂于前一天去世的一位长者。不惟如此,几乎所有的报纸都为这个人刊发了社评,评论其事业,缅怀其功绩。

这个人就是邵逸夫。一位在107年的漫长生命里,为全球华人打造了无数星光幻梦的影视巨人。他同时也是一位慷慨的慈善家,终其一生,捐出百亿资金于教育、科技,其中尤钟情于向内地的教育。

海峡对岸的台湾,媒体也齐齐聚焦邵逸夫的离去及其不凡的一生。

邵逸夫也得到了欧美媒体的称扬。BBC和《金融时报》分别以“电影先驱”和“传媒大亨”形容邵逸夫,赞扬他毕生为电影电视做出的贡献;美联社指邵逸夫制作多套脍炙人口的功夫电影;美国权威杂志《综艺》(Variety)形容他是20世纪的电影业先驱。

今时今世,像邵逸夫这样,能赢得整个大中华区共同尊重,且能在世界文化版图上享有一席之地的华人企业家,可谓凤毛麟角。

毋庸置疑,邵逸夫是全体华人的骄傲,更是全体华人的财富。

1907年,邵逸夫出生,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所以香港影视圈尊称他为“六叔”、“六老板”。对于电影的热爱与专注,几乎是邵逸夫的第二天性。早在上海教会学校上中学时,邵逸夫就在哥哥邵醉翁创办的天一电影公司里历练,并很快就学会了推、拉、摇、移这些拍摄技术。

1927年,中学即将毕业的邵逸夫,听从大哥的安排,去南洋帮助三哥邵仁枚开拓市场,二人推着放映车,跑遍了东南亚的穷乡僻壤,克服重重困难,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建立了电影发行网络。1957年,已届知天命之年的邵逸夫从南洋来到香港创办邵氏兄弟影业公司。从此,香港电影进入人才辈出、创意澎湃的黄金时代。而这种勤奋努力的品格,邵逸夫保持了一生。邵逸夫不抽烟不喝酒,唯工作是最大嗜好。一年里他要看700多部电影,最多时一天看过九部片子。到了晚年,他仍然保持着每天看电影的习惯。

2000年,邵逸夫将邵氏电影片库卖给天映娱乐,4亿港币的价钱,放到现在版权珍贵的今天未免卖便宜了。

2011年,邵逸夫将所持TVB股份全部转卖,次年妻子方逸华退出决策层,邵氏的TVB时代也就此终结了。

邵逸夫去世后,激起内地网民一片怀念之声。这缘于邵逸夫长期以来对内地源源不断的捐助。今日中国,即使是一个小县城,都可能矗立着一座“逸夫楼”。据统计,邵逸夫对内地的捐助达45亿之巨,捐助项目达6000多种。

邵逸夫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同时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一早就来上班,很晚很晚才下班”。如今,邵逸夫老先生终于可以不再为世间琐事烦扰,安心的休息了。在很多人看来,邵逸夫的离去,或许是一个王国的消失,一个时代的终结。但作为这世间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言,总结邵逸夫先生的一生,可谓“笑骂由人,我自岿然;胜败得失,百年一身。”自此,昔人已乘黄鹤去,只留风华满人间。

主持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很美,譬如音乐、绘画、雕塑、刺绣以及各种其他综合艺术门类。但我觉得,最有可能集中概括这些美的东西莫过于精美的影视作品。时下很多朋友都爱看英剧美剧,英剧中现在最火的恐怕非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神探夏洛克”,最近第三季刚刚播完。因为男主角一头略显萌态的卷发,被影迷们称为“卷福”,当然,其帅气的外表吸引人是一方面,最主要是他超凡脱俗的思维和推理能力,使人无语和折服。与早期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片相比,该片完全是集结了超乎想象的现代科技元素和编剧细节完成的作品,值得一看。最近觉得没片子可看的朋友,如果你恰好还没有看过此片,还等什么呢?卷福和花生,不要错过哦!明天是本周的热点评论及微博,欢迎继续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