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的年轻法官 欢乐财经2月28日

主持人:欢迎收听每周五带来的欢乐财经之热点评论微博。本周为您推荐的热点评论有:政府拿出自我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将权力公示与民众;民众更期盼的是,权力清单落地实施后,如何始终保持应有的警醒。评论员胡家源发问:我们需要权力清单吗?面对“人均万元税负阶段”的相关调查结果,评论员杜涛认为:问题不在于我们收税多少,重要的是政府为纳税人做了什么。否则人均税负与“你幸福吗”一样飘忽;同时拥有高速增长与优美环境是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未来,因为环境污染而起的各种病症会迎来一个高发期,评论员刘宇晗表示“青山绿水不是免费的午餐”。《围城》中,方鸿渐自称上过的名校“克莱登大学”其实纯属假冒伪劣,如今类似学校已经成为向中国人敛财的“福地”---统计称:美国“野鸡大学”学位证95%给了中国人;近年来北京市法院持续出现较大面积的人员流失,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身为公务员,又是公权力机构---原本以为是香饽饽的工作,怎么就会有人撂挑子不干了呢?----听经观粉丝七嘴八舌。

 一句话评论

1、我们需要权力清单吗

国务院日前决定,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以锁定行政审批项目“底线”,接受社会监督。据统计,75个国务院部门中,47个部门共保留了1031项行政审批事项。这是继河北、广东、北京等地试行权力公开后,中央政府首次向社会晒“权力清单”,以因应李克强总理在数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权力清单的实质不难理解,与同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内容的“负面清单”相较,前者允许国民和企业公民“法无禁止即可入”,后者要求政府官员掌握的公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收放之间,体现的是对法律权威的绝对尊重和对市场经济的深刻理解。但也有政府官员感叹:自己一直依法办事,还有这么多双眼睛盯着,难道是不信任他们?权力清单让一部分官员感觉不舒服,似乎是外界在故意挑刺找碴,质疑他们的官德;也有地方政府简单将权力清单理解为职权分工,寥寥数笔,语焉不详。如果官员们或因不被信任而随波逐流,或因不愿放权而应付了事,则民众对政府自我改革、自我削权的信任度同样会大打折扣。

如果说依法所立的权力清单展示给民众的意义,更多在于政府亮明态度,为官员敲响警钟,同时于立法之高处见精神;那么在当下中国,能于细节处规范公权力运行过程、审查权力实施效果的,莫过于在司法部门履行法定责任的法官、检察官们了。相较普通国民,这些司法者更为知法晓法,明晰法律对政府官员权力的赋予范围和责任边界,对滥用公权力者、渎职不作为者的审理查处也是司法者职责所在。加强司法权威,正是给予民众以监督公权力的“牙齿”。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胡家源:我们认为,政府拿出自我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将权力限制在一纸清单上,已经迈出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步,但更难的也许是在权力从纸上落地实施之后,如何始终保持对滥用者和渎职者的警觉和监督。

2、人均税负与“你幸福吗”一样飘忽

2014年2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名为《将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到实处》的报告时, 财经院院长高培勇表示,我们现在已经迈入“人均万元税负阶段”。此番表述带来了纷纷讨论。

人民日报评论说,人均万元税负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不论万元税负究竟是高还是低?先看看人均万元税负的产生。

2013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2.9万亿,除去1.8万亿的非税收入,全年中国税收收入为11万亿多点,若是平均到每个人,大概不到一万。在税种收入中最直接体现个人纳税额的是个人所得税,2013年为6500亿,按照中国13亿人口计算,每人缴纳了约500元的个人所得税。

衡量中国税负的轻重,一般不能以绝对数作为标准,因为税负的轻重与收入额密切相关。同样的税收额度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税负是不同的。所以比较不同阶层、不同国家的人均税负水平意义不大。尤其是不要用均值指标,这是一个具有局限性的指标,会掩盖税负的差异性。

经济观察网评论员杜涛:因为税负的问题产生这么多的讨论,问题不在于我们收税多少,重要的是政府为纳税人做了什么,不然政府哪怕每个人只收一分钱的税,依然会被“热议”,就像你问一个捡拾垃圾为生的老人“你幸福吗?”

3、青山绿水不是免费的午餐

环保部日前宣布2014年大力推进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被舆论评价为“史上最严环保新政”。这是环境持续恶化下,政府部门在考虑新一年工作政策和决心时释放的信号。

有限的资源如何在发展经济与治理环境之间进行分配,以及在当代与下代人之间做出分配,需要冷静的科学分析。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条非均衡增长路径:选择忍受环境污染但具有高增长的发展,而非今天人们倡导的兼顾发展模式。实际上,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存在一种均衡增长路径,即同时拥有高速增长与优美环境。

未来,因为环境污染而起的各种病症会迎来一个高发期。这意味着,政府和企业会面临更多的社会与舆论压力。一旦出现环境引起的病症,个体因为无法承担环境诉讼的成本,可能将矛头对准当下的环境保护政策。如果政府在未来无法有效引导公众对环境政策的关注,并且收拾环境污染已经带来的烂摊子,就有可能激起民众的不满,从而断送渐进式环境改革的前程。

经济观察网特约评论员刘宇晗:中国在环境方面的真正问题,一是何时以何种速度进行治理,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治理更具效率。

微言大义

1、【统计称:美国“野鸡大学”学位证95%给了中国人】2013年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发出警告说,误入“野鸡大学”已经成为海外留学一大隐患。该机构援引美国大学的数据称,美国“野鸡大学”泛滥成灾,中国是最大受害国,美国的“野鸡大学”每年的学位证书95%给了中国人。(新华网)http://t.cn/8FEJ5IH

【nisicheng:】第二种是无法完成学业型,一部分人到国外不好好读书,最后由于成绩较差,难以向家长交代,就买一张“野鸡大学”的文凭;第三种是“主动”受骗型,这类学员主要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

【往谏来追:】吁请中纪委、中组部清理一下都多少官员持有国外野鸡大学文凭,他们都用的谁的钱?用了多少?

【断想地平线:】为什么95%给中国?因为中国中介骗子太多!明显的骗子太多,傻子不够用!

【g-arlic:】中国人是美国野鸡大学最大的受益者!这些学历本来就是拿回中国混的。

2、【流失的年轻法官】近年来北京市法院持续出现较大面积的人员流失,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流失法官主要集中在基层法院。特别是自2014年7月起,将有大批法官“五年服务期”到期,预计未来每年将有超过200名法官离职。手持天平为公众主持正义者为何选择离开?http://t.cn/8FRwCzk

【小舟夜歌:】收入低是一个方面,令人窒息的官僚体制,法治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职业尊严的缺失,都是离开的原因。

【一把刀1960:】中国的司法体制目前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司法体制、审判体制,很多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比较具体的如主审法官是否具有公正执法的权利,是否能够对所审案件实行终身负责制。法官是一个神圣等等职业,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报酬,应该试行终身无过错聘用制。

【清晨恬静:】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看着在另一个角色的律师们待遇高,体面,自由,足以让很多最初梦想之人,转变自己的航线,从体制内跳出到体制外,以寻求新的发展。

【龙哥cici:】在北京,一个律师一年带几十个像样点的案子年收入就有可能上百万,可法官一年判一两百案子,合法收入不到十万。这是现实,人吃五谷杂粮,都得养家呀。西方从律师里选拔法官就挺好,可惜中国好律师少讼棍多。

【闪着星光的雨夜:】常常听学法的朋友讲他们的老师在分析案例时如何无奈地摇头……朋友说学习的过程像是眼睁睁地看着法律的尊严被一点点地践踏,蹂躏,甚至摧毁……可是,无法不国家,没了规矩,怎成方圆?

 主持人:说到法官,不由得就会想起去年上海法官涉嫌集体“嫖娼”事件被停职调查一事。平素,“网络反腐”这4个字似乎更多的与政府官员有关,当“法官”也成为视频里的一员,谁来监督法官,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它不能靠“偶然性”的网络反腐,而需要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如果真正有能力有素养有担当的人,只能永远在机制底层里转圈,永远没有机会到更适合发挥其才能的岗位去工作,而那些品性、能力和素养都令人堪忧的人却可以堂而皇之的坐在法官席上混日子,法官群体的流失也是无可回避的现实了。说白了,还是制度建设问题。感谢各位收听本周的欢乐财经,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