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国信 即将在下半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车品牌林肯在高层人事安排上进行了重大调整。3月11日,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宣布,自2014年4月1日,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将接替即将退休的白瑞德(Richard Baker)正式出任林肯中国总裁这一职位。在这个位置上,帕克将肩负开拓发展林肯品牌在中国的业务。
发展难题待解
福特提供的资料显示,白瑞德于1977年加入福特汽车公司,担任美国林肯-水星业务的区域经理。他随后在美国担任过多个销售和市场职务,以及数个海外高级市场和销售管理职位,包括福特菲律宾总裁、福特印度尼西亚总经理及福特日本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后来担任长安福特销售公司副总经理,2012年8月出任林肯中国总经理。
在白瑞德任期,林肯初步为进入中国市场打下了基础。这包括,前期进口销售网络也开始逐步推开,敲定了林肯在福特杭州工厂国产。不过,林肯销售网络建设一直慢于预期。从经济观察网记者获得信息来看,截至2月底,林肯在华的经销商数目在5家左右,大大低于福特计划。
继任者帕克显然是要面对这一难题。从经历来看,帕克在汽车行业有近25年的从业经验,涉及领域包括市场,销售与服务等职能部门。自1989年加入福特以来,帕克曾在福特各主要职能部门担任职务,包括客户服务、销售、零部件和售后服务,以及参与制定针对消费者和产品的营销策略。
比较重要的是,帕克有着对豪华车品牌较为丰富的运作经验,包括三年任职于福特旗下的首席汽车集团(PAG),负责沃尔沃,路虎和捷豹的产品策略。这对于眼下的林肯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帕克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渠道的建设以及重建林肯在中国品牌力。此前,林肯一度退出中国市场,在华品牌逐渐式微。
根据计划,2014年下半年,林肯各款车型将通过独立的经销商网络进入中国市场。而实际上,由于网络等前期准备并不顺利,林肯已经延迟了将林肯品牌正式入华的时间。
林肯中国地位升级?
与此同时,记者还注意到,帕克在接替白瑞德之后,在中国的具体职位名称发生变化。在白瑞德时代,林肯中国负责人的称谓是“总经理”,而帕克接替后将变成“总裁”。林肯中国公关部人士向记者表示,这只是称谓变化,但具体的职责和在福特内部的地位没有实际变化。
“这是title变了,实际上还一样,并不是说地位提升了。”上述林肯中国人士表示。不过,从企业层面来讲,总裁和总经理是有严格的区别。前者的地位高于后者,而具体负责的事务也比较全面。
在2012年林肯在最初宣布重新回到中国市场,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里(Alan Mulally)曾表示,中国市场对于林肯的复兴是重要一步。在此前,鉴于福特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重要地位,福特也几度提升了中国区的战略地位。进行了包括将福特汽车亚太及非洲区总部从泰国移到了上海,提升管理人员档次的举动。
种种迹象显示,林肯已经将赌注下在了中国。而另一方面,根据福特方面的计划,今年北京车展期间,福特将会发布林肯在华的具体发展计划和渠道建设情况,而届时,刚上任的帕克或许也将正式面对给出自己对在华发展的具体思路。
对于这个赌注而言,眼下一个好消息是,林肯正“老树开新花”。在美国地区,在2011年投入10亿美元巨资进行复兴计划后,林肯逐渐走出销量下滑的困境。2013年,林肯累计销量达到81694辆,较2012年的82150辆仍小幅下滑0.6%。
而福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最主要的市场美国市场,林肯林肯品牌则延续了上个月强劲增长,同比增幅达到36.4%。前两个月,林肯品牌销量同比激增39.2%,达到12634辆。这对于林肯进入中国来说,可能算是一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