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方法论”

2014-04-11 23:41

张涛

在去年“两会”答记者问期间,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观察本届政府一年多来的施政情况,围绕“升级版”的实现,李克强的经济逻辑逐渐清晰地展现出来——不会再“穿新鞋,走老路”。在4月10日的博鳌论坛上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

这一调控逻辑既包括宏观层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认识,也包括宏观层面经济调控的具体政策和方略,而如何准确理解“李克强方法论”,则成为理解本届政府施政理念和经济调控逻辑的关键。

穿新鞋,不走老路

李克强总理手里的实际家底变的“薄”了不少,因为债务负担重了、财政收入少了、“池子”的货币多了。

想厘清李克强的经济逻辑,首先就需要分析本届政府身处的经济国情是什么?交到李克强手里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劳动力涨价,投资回报率下降,财务成本抬高,实体经济盈利不强。

除了中国经济变“贵”之外,对于李克强而言,更为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他手里的家底变“薄”了。海外持“唱空中国”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但与政府债务总量快速增长相背离的是,政府财政收入增速却呈现出趋势性下降,李克强总理履新以来一年多时间里,有一半的时间财政收入增速低于10%。

截止3月底,中国广义货币供给余额高达113万亿元,已是GDP的两倍之多,而以银行的表外业务为主的影子银行规范推进难度很大,用李克强的话讲就是“‘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也正是出于这种担忧,李克强去年10月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曾坦言,在去年6月份中国银行间市场出现“钱荒”时,决策层依然保持定力,而没有“抱薪救火”。

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等措施,不少人对此的理解是新一轮“刺激”开始了。仍然按照“穿新鞋,走老路,搞刺激”的思路来解读本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要想靠刺激来拉动经济,且不说刺激的后遗症,以目前中国经济现状,能否被刺激起来都是一个问题。

实际上李克强总理在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就明确表示——“经济下行时,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我们权衡利弊,认为这无助于解决深层次问题,因而选择了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

经济要盘活,调控要灵活

随着经济下行趋势更加明显,如何保证实现本届政府的既定目标,成为李克强总理的新挑战。李克强经济逻辑的核心是“活”字,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减法和加法,激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减”就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加”就是加强政府对于市场的监管,以保证市场契约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通过明确经济运行的目标区间,在稳定预期的同时激活微观信心,李克强经济调控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就是提出了经济调控的区间。李克强总理上任伊始就提出将采取“上下限”的经济调控,“下限”就是保就业;“上限”就是防通胀。也就是,就业和通胀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经济政策就不会出现方向性调整。

第三,需要通过“破立并举”来搞活有增长保证的结构转型。李克强的做法显然不是人们所讨论的“先破后立”的策略,而是采取了“破立结合”。

“破”就是通过容许一些信用事件在小局部发生,来重新树立市场契约精神,例如,“11超日债”打破了刚性兑付,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第一只违约债券,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出了问题,政府必救”的反市场出清的潜规则。而“立”则是通过一些创新手段,将看似无解的存量问题“盘活”。例如,4月2日国务院会议上有关国开行定向发行住宅专项金融债券的解决“棚户区”改造资金支持的政策。

通过对李克强总理一年多施政的梳理,已经能够较为清晰地理出他的经济调控逻辑,那就是经济要盘活、调控要灵活,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

(作者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