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双
“今天大家所看到的吉利插电式混动帝豪Cross和今年年底即将投产的油电混合动力帝豪EC7,实际上我们在这个方面已经研究9年了。”上周开幕的北京车展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首次对外披露了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技术路径规划图。
本次车展上全球首发亮相的吉利帝豪Cross插电式混动轿车是吉利展台最大的明星车型,这款车是在吉利可扩展平台FE平台打造的概念车,提前预示了吉利即将展开的新能源路线图,预计明年下半年投放市场。同时,即将年底投产的吉利新款EC7油电混合版车型亦在北京车展亮相。
此前在新能源战略方向选择上,吉利一直是国内车企中的潜行者。按照安聪慧的解释,吉利在这方面的低调并不是不作为,而是等待产品和时机成熟后才会对外界公布,“实际上吉利在新能源战略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前期我们一直在默默地做一些具体工作。”
产业化、商品化几乎是困扰国内致力于发展新能源车的诸多车企共同的难题,也是吉利低调潜行长达9年的原因所在。据了解,吉利汽车致力于多样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发展路线,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油电混合、纯电动汽车以及替代燃料都有车型和技术储备。
吉利正在与兄弟品牌沃尔沃探讨在混动上的研发协同,沃尔沃插电式混动V60在2013年销量超过8000辆,进入欧洲混动车型销售前十名。
安聪慧公开表示:“吉利会将新能源技术,尤其是油电混合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场需求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也符合全球汽车行业发展规律。我们既要做到技术领先、品质卓越,又要做到风险可控、成本有竞争力。”
显然吉利认为当下混动是可行性最高的新能源选择,自身的技术已经成熟,可靠性有一定保障。
据安聪慧透露,吉利在混动技术领域已经进行了9年的探索和努力,技术积累和产业化能力正在逐步形成,吉利的混动技术将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L-ESD动力分流系统,该系统在效率、结构复杂程度和成本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并具有很大的控制自由度,在可靠性、平顺性、可扩展性上均有上乘表现。
据悉,吉利GL-ESD动力分流系统是世界第一套单模输入、复合动力分流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目前已拥有3项国际发明专利,32项国内专利。
数据显示,即将在明年下半年量产的帝豪Cross插电式混动概念车,搭载了基于吉利自主开发的GL-ESD能量分流系统开发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拥有65kW+40kW双电机系统,以及10kWh的动力电池。该车可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50公里,最大续航里程650公里,百公里加速10秒,最高车速达190km/h,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低至46g。
而计划在年底量产的非插电式帝豪EC7混动版,采用1.8L汽油发动机加双电机驱动模式,百公里油耗低于5升,节油率超过35%,属于深混车型。
根据吉利未来FE、KC、CMA三个平台的战略,吉利的混动技术可以全面应用,而深混技术正是新吉利平台化战略的重要部分。“我们将持续加大在油电混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的研发投入,加速产业化进程。”安聪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吉利混合动力车型产销量内部有计划,但现在还是不方便进行预测。”
除混动之外,作为技术储备,吉利的
纯电动帝豪EC7也已进入后期开发阶段,安聪慧表示该车型会择机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