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好,这里是欢乐财经,欢迎收听,我是陆遥。2014年4月8日,伴随了用户13年的Windows XP正式隐退。截止到今天,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Windows XP到底够不够用?众多还在使用XP的用户(主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还在讨论着这个问题。要知道,我国尚有约2亿XP用户,此次停服危及公民财产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谁来保卫?此外,XP退役之后,我们的国产操作系统究竟需要花多少时日才能出炉自己的操作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它前进的轨迹?本周商业观察,关注经观评论员张昊撰写的---XP“死”得越早越好,听听XP退役前后的个中缘由,以及我国国产操作系统的前景展望。如果您对此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观点,欢迎跟帖留言,共同探讨。
(段落提示)抽丝剥茧 层层解析不难发现:XP“够不够用”只是个噱头,“合不合算”才是本质。各方博弈之下,XP在中国的延续使用,无非是中国政府在争取自己的研发时间,一旦水到渠成瓜熟蒂落,XP在中国的结局也无非是“穿破的旧鞋子--非扔不可”。问题是,这条时间线究竟会延续多久,谁能给出笃定的答案?
关于目前“XP够不够用”这个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近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Windows XP在目前的许多应用环境下还是够用、适用的。
其实,根本不是够不够用的问题,只要是人做出的东西,就一定有人能破解,包括系统,只是合算不合算罢了。微软说得没错,系统补丁打得越多,反而越来越危险,这就如同一个修缮了太多次的房子。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XP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各方博弈的“牺牲品”。说“够用”的中国政府无非是希望在跟微软争取更多的时间,以便把自己的操作系统做出来。“斯诺登”事件之后,中国政府越来越觉得这件事势在必行。但包括已经倒闭清算的中科红旗,以及工信部最近一直在吹风的几款国产操作系统,都远没有达到商用的程度。
360、腾讯和金山等推出XP专用产品的安全厂商目的则更明确,这是个拥有两亿用户的市场,他们自然都要“赌”一把。因为这场战争很容易决出胜负,某家一旦有一个小问题出现,就会满盘皆输,剩下的那一家将独享这一大块用户群。而考虑到XP当下的情况,这并不是小概率事件。比如XP退役还不到20天,就已经出现了一个重大的漏洞。
关键是黑客的攻击对象早就不是系统本身了,并不是所有的网站和软件商都会继续投钱在XP这个并不能带来多大效益的平台上,它们才是最大的“漏洞”,很多黑客都瞄上了这一点。
所以,如果各方的出发点都不是在用户身上,XP早晚要出事。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大的原因当然在于更换XP终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斯诺登”事件让他们不再相信外国公司,微软最近的几款操作系统没有进入政府采购名单就足够说明问题。
这时候,中国政府应该尽快明确态度,然后出台具体的时间表,推动XP的全面退役。虽然包括英国、荷兰,甚至美国在内的多个政府机构都斥资让微软延续XP的安全服务,可是他们都设置了一个严格的时间表,还有那些国家的XP用户量级要小得多。
(段落提示)美国人在XP面世之初的设计就早已机关算尽,提前预设到各种可能,从而掌握了最大的控制权和主动权。中国IT产业如今大鳄辈出,为什么就不能研发出自己的操作系统?究竟是态度问题,还是技术问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操作系统是最底层的软件,是其他一切软件运行的平台,操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计算机的安全性。微软的Win8采用微软的“可信计算”架构,在这种架构下,没有微软的许可,其他软件不能运行,硬件配置不能修改。这使微软和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轻易地控制用户的计算机。
不仅如此,Win8还捆绑了微软自己的杀毒软件Windows Defender,这使微软可以借“杀毒”之名,随时扫描用户计算机,并随时发布“补丁”,这样将大大加强对用户计算机的控制。
面对这一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一个长久以来困扰国人的疑问再次浮出水面:中国为什么不能研发出可以替代Windows、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风险可控的操作系统呢?
其实,早在10多年前,国内IT从业者就立志要在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上取得“自主”突破,可近年来伴随这一雄心出现的却是接连不断的丑闻与失败。2006年,“汉芯”这个号称“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DSP芯片”被证实造假;同年,“内核拥有自主版权”的“麒麟操作系统”被证实抄袭美国产品;2013年底,一度被国人寄予厚望、开发“红旗linux”操作系统的“中科红旗”公司倒闭,导致国产操作系统项目梦断……
要厘清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或许很难,但无法忽视的现实却能带给人们一些启发:尽管中国没有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终端制造商;中国的软件核心架构极少具有自主产权,但这同样没有影响到中国IT企业所创造的超高的互联网利润率。也就是说,国内的IT从业者更愿意琢磨如何借别人的鸡下好自己的蛋,而对如何养好属于自己的鸡似乎毫不在意。
在没有竞争力的时候借鸡下蛋本没有错,但如果长期安于现状,甘愿将自己的命脉置于他人之手,最终受到的伤害就不仅仅是钱能弥补得了的。微软引发的信息安全危机已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要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加快研发自主操作系统当然十分必要,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强化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一旦网络信息战全面打响,中国有什么资本来应对,难道要将希望寄托在那些为了“圈钱”而斗得你死我活的所谓IT巨头身上吗?
主持人:据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从现实来看,各方经济利益的掣肘,体制的束缚,使得研发创新难以奏效。在现有的氛围之下,自主操作系统难有作为。此外,当下的互联网大鳄们习惯于挣“快钱”,对于操作系统这样吃力不讨好而且见效慢的事情,没有太多人会感兴趣。而且之前的失败案例已经证明了纯粹的政府采购无法加快国产软件的成熟,反而会进一步削弱它们适应市场的能力。所以,政府应该做的跟它在其他的商业领域所做的没有区别,就是把一切都交给市场,以一个开放的态度拥抱更多的资源,然后适时地加以管控。当然,与此同时,我们的自主研发够不够争气,也是个问题。如果这两方面都能和谐有序健康发展,“XP退役”根本就不应该是个事。感谢收听本期商业观察,明天的财经人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