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桥:更愿做英雄制造者 5月8日欢乐财经

主持人:欢迎各位和陆遥一起打开本周欢乐财经之财经人物谱。近年来的互联网江湖大战中,盛大由盛向衰,颇有“英雄末路”之嫌。盛大CEO陈天桥处变不惊,淡定游走,另谋新篇;台湾诚品书店创始人廖美立从不讳言自己的终极理想就是开一间世界上最美的书店,然而商业气息浓浓笼罩的今天,打造书店的格调和品味也离不开一个“钱”字,真格是“痛并快乐着”;股神巴菲特84岁高龄现身股东大会,张嘴闭嘴离不开“价值投资”,不得不令人叹服“宝刀未老”...

本周第一位上榜人物:盛大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天桥。上榜理由:退隐江湖不再“称霸”,不是廉颇老矣,只是更愿做“英雄制造者”。

 31岁成中国首富,不断打造网络迪斯尼梦想,四五年前逐渐隐退,盛大CEO陈天桥已远离互联网江湖很久,其旗下盛大集团身上互联网的印记越来越淡化。

  在陈天桥远离的这段日子,盛大集团发生急剧变化,包括前盛大游戏董事长兼CEO谭群钊、总裁凌海、盛大文学CEO侯小强、酷6创始人李善友等大批职业经理人离开。

  这几年,盛大业务急剧下滑,丧失游戏行业宝座位置,酷6经历大裁员快速衰落,盛大各项新业务急剧受挫,盛大文学也爆发起点动乱,盛大地位严重动摇。很多时候外界认识均脸谱化,将一切因由归结于陈天桥。

  陈天桥日前参与上海一项评选时谈及过去几年盛大发生的事情,坦言盛大业务停滞,但“有失必有得”。

  15年前,也就是1999年,陈天桥与妻子、弟弟等人一起,用50万元创办了盛大网络。

  2001年,盛大网络正式进入互动娱乐业,先后代理运营了 《传奇》、《新英雄门》、《疯狂坦克》等多款大型网络游戏。在陈天桥的带领下,盛大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在线用户数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网络累计注册用户近1亿人,成为中国互动娱乐产业的领军者。

  15年打拼,陈天桥为盛大注入了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也经受了市场的风风雨雨。“我的性格就是不喜欢做别人做过的事,哪怕可以赚钱,我也觉得索然无味。现在回头看,不创新,毋宁死,这样的文化给盛大带来成功,也让盛大走得跌跌撞撞。”

  当年,盛大和韩国公司签订《传奇》中国代理权时,陈天桥只剩下30万美元,他力排众议,把全部资金投了进去。“合同签完后,我就没钱了;但游戏运营才刚开始,形势十分危险。”陈天桥说,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能感受到死神的脚步:“2001年之前盛大几乎每天都有可能死去。但我下定决心要做,因为网络游戏当时在中国还知者寥寥,我认为它一定会成功。”

  在陈天桥的人生哲学里,“与时俱进”、“和而不同”是重要的法则。他有时也常常自省,如果不这么执着于创新,满足于做一个跟随者,将现成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做大做强,也许今天盛大的资产规模会更大,做事也会更轻松。但陈天桥说,自己不会轻易妥协,因为创新已融入血液。

  今天,中国互联网产业最火的三家公司,被人称为“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相比之下,曾经的中国首富陈天桥和他的盛大网络,仿佛锋芒不再。

  对此,陈天桥很豁达。现在的他,一半时间用来考察国外市场。在他看来,中国互联网的繁荣得益于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但中国互联网还没能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何国外一个很小的团队做一个产品一开始就用24国语言,全世界都可以用。我想亲自出去看看。”

  陈天桥把这种“出走”看作是一种放手,他希望更多年轻人能扛起盛大这面旗帜。事实上,从2009年起,盛大网络逐渐从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转变为互联网投资控股公司。母公司成为一家以互联网为核心,以文化产业为依托的投资公司后,具体业务和板块则交给年轻的创业团队来运作。陈天桥说,他们才是未来真正的英雄,而他更愿意做一名“英雄制造者”。

  表面上看,盛大这些年已没有当年风光;但公司实际现金持有量已逼近40亿—50亿美元,位列中国互联网公司前三,实力仍在不断积蓄。有意义的是,在这样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大胆创新的管理风格下,一批互联网先锋企业在盛大的扶持下茁壮成长。如今,年轻一代耳熟能详的格瓦拉、墨迹天气、虾米音乐、暴走漫画等企业都来自盛大的投资和培育。

  去年9月5日,沉寂许久的盛大高调宣布,作为盛大集团“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其位于浦东中环边张江南区的“盛大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已全面开工,预计一期将在2015年交付使用。陈天桥希望盛大天地能够将 “虚拟世界现实化”和“现实世界虚拟化”,将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打通。日前,盛大还获得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营业执照,拟在自贸区开办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筹备已久的盛大金融板块蓄势待发。

  也许有一天,“出走”的陈天桥会再次回归,毕竟“互联网狂人”刚过不惑之年,属于他的创新之路,还远没到终点。

  本周第二位上榜人物:台湾诚品书店创始人廖美立。上榜理由:开一间世界上最美的书店。

  对于如今的廖美立来说,“诚品”只是她曾经走过的一段路,而非全部。现在,身为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执行长的廖美立,可谓是两岸文创产业界的大忙人---与华硕创始人之一、和硕联合科技董事长童子贤创立目宿媒体,与例外服饰董事长毛继鸿合作在广州开设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公社“方所”,在深圳为雅昌文化集团做艺术图书馆,在台北与郭台铭长子郭守正主掌的三创数位深度合作开发科技园区。

  廖美立说话时语速比较慢,很谨慎。几乎每次在媒体前亮相,她都穿着自然随性风格的衣服,头发蓬松地散落在肩上,一副素雅的派头。

  廖美立步入职场的年纪比较早。17岁时,她在台北市立士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就读,作为一名工读生加入了《雄狮美术》。《雄狮美术》在当时开创了台湾艺术杂志先河,出入过无数知名艺术家。

  廖美立自称从“接电话的小妹”做起,主掌扫地打杂,再兼任订户管理和发行邮购,直至成为《雄狮美术》画廊及艺术书店店长。有段时间,廖美立与天下远见出版公司总经理林天来、政大书城负责人李铭辉经常一起吃饭,这三位文化江湖的老手,在美食入腹之余,最爱互相调侃彼此是“文化界学历最低的三人”。

  在《雄狮美术》的11年可谓是扎扎实实的“艺术学院”,廖美立学习到了经营杂志、美术出版社、画廊和艺术书店的必备技能,也累积了视野和人脉。《雄狮美术》可谓是廖美立的福地,她在这里遇见了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国立清华大学副教授陈传兴,他曾来书店向廖美立买了一套6册《石涛全集》,多年以后他们结为夫妻。

  1988年,与廖美立交往甚为投机融洽的吴清友告诉廖美立,自己想开一家艺术书店和画廊,询问她是否有兴趣协助。两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一起创立了诚品书店。1990年的台湾还没有互联网,卡片、月历、海报等都还非常流行。于是在岁末,廖美立从国外引进了很多艺术卡片、艺术月历和艺术海报,举办了一次“海卡展”。这次展览给当时的台湾艺术节吹来一股清新时尚的“文艺之风”,民间反响非常热烈。

  在工作中,廖美立既可以可以做到大格局,也可以很细腻,比如为书柜的深度应该是30公分还是35公分,她会和员工讨论到三更半夜。廖美立的朋友这样形容她:“美立好像是狮子座的,而且是靠近处女座,她既有狮子的那种王者之风,也有处女座的那种极度的纤细和讲究细节。”

  2007年,廖美立主动请辞,离开了诚品书店。虽然她本人对离开的原因三缄其口,但还是有敏感的读者帮她总结了原因:由于后来的诚品书店换了合伙人,艺术气息渐渐暗淡,商业气息日渐浓厚,所以廖美立选择了放弃。

  2011年11月,廖美立参与创办的广州方所开张时,有人将其誉为“大陆版诚品”,但在廖美立的言谈中可以感觉得出,她并不愿意将方所与诚品作比较。诚品之于廖美立是一个人生转折点, 19年的青春与付出,离开的不舍与无奈自是不必言说。方所或许是延续与坚守,但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同诚品一样,方所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开业两年来,方所已举办了超过160场活动,去年举办了11场展览,80场演讲。廖美立说,文化可以做的东西很多,但她希望保持纯粹性。言下之意,方所所有的文化活动都是独立的。廖美立更看重的是文化影响力:“我们确实需要所谓的商业模式,但我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运作它。我们会把不同的业态组合在一起,用文化上的议题切入,真心诚恳地去做,让来到这个平台的人,不管是客户或者是艺术家、创作者,都能获得感动。”

  廖美立说自己的的理想是开一间全世界最美的书店,店内有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虽然人淡如菊,但内心一直未曾停止燃烧的她,这个梦与她的距离,已经不再遥远。

  本周最后一位上榜人物:股神巴菲特。上榜理由:有钱就等于幸福的人生吗?多“俗”!

  虽然沃伦•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公司引起争议的高管股权分配方案有过度之嫌,但日前他并没有投票反对这项计划。此举给这位一直深得媒体宠爱的投资界传奇人物、综合型保险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招来了一片批评之声。《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乔•诺切拉将巴菲特称为懦夫。可口可乐公司股东大会结束后不久,巴菲特接受了本刊采访,解释了自己的做法。

  虽然受到了批评,但巴菲特说,他认为自己已经对可口可乐的高管薪酬方案采取了强烈反对的立场。此外,他说自己几乎没有权力阻止公司给予高管过高的酬劳。这番话和几年前大相径庭,当时巴菲特曾撰文称,没有几个人有可能推翻美国公司那些高得离谱的高管薪酬方案,而像他这样的大股东就是其中之一。显然,巴菲特以及像他这样的人现在也落了下风。

  虽说前言不搭后语的表达给人落下口实,但对于84岁的巴菲特来说,自圆其说找台阶下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大风大浪都见过了,还怕这点闲言碎语不成吗?人家还忙着别的事哩。

  日前,一年一度,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奔向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小镇“朝圣”,只为聆听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圣经”,今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吸引了近4万人参会。

  在人潮涌动的股东大会现场,现年84岁的“股神”巴菲特如期现身,和粉丝互动并阐述他对经济和投资的见解。股东大会上,他再次强调了对黄金“不感冒”,并表示手头上留出200亿美元现金,旗下的能源公司时刻等待着好的投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股市日渐成熟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在“朝圣”与“取经”之道上,中国投资者对巴菲特的热情越来越高,成为股东大会外的一大亮点。

  在本次股东大会上,参会者照例问了巴菲特若干问题。有人问道:“一个人如何计算出自己的能力圈?”巴菲特回答:他非常了解自己的能力圈,但对其他人实在没有什么建议,每个人都有必要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巴菲特还表示,许多CEO既不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起点,更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关于“消费观”这个问题,巴菲特的答案是:“我不会因为花更多的钱就变得快乐。更多的财富和收入使得人生变得不同,但有一个极限。一旦超越这个限制,更多的消费将与幸福负相关。”

  虽然已经八十有四,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的表现依然是可圈可点,谈吐妙语连珠,行动敏捷自如,言语之间依然句句离不开“价值投资”。不得不说,这耄耋之年的巴老头,活到现在,确实活明白了。如今不是钱“玩”他,已然是他“玩”钱喽! 

 主持人:以大胆描写中年人情爱的《失乐园》等作品闻名的日本直木奖获奖作家渡边淳一,因患前列腺癌于4月30日晚在东京都内的家中去世,享年80岁。他去世后,很多人将他曾经说过的各类语录翻出来热传,节目最后,我们就来聆听渡边淳一对于“青春”二字的定义:“不管活到什么岁数,总有太多思索、烦恼与迷惘。一个人如果失去这些,安于现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的完结。---渡边淳一”这样看来,哪怕此刻你已经走过通常意义上的“青春期”,只要还有痛苦的思索、躁动和迷茫,你该庆幸才是---因为,其实青春始终与你同在。感谢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