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就是要牛逼加死磕 5月22日欢乐财经

主持人:欢迎收听每周四与您见面的财经人物谱,我是陆遥。很多人都听过“罗胖”罗振宇的“逻辑思维”,他的表达方式与知识剖析自成一家,且热度直线上升。如今他和拍档一拍两散自立门户了,你看好他“单飞”后的发展吗?聚美优品陈欧年仅31岁,已经位列福布斯财富榜的青年才俊。他为自己代言的三个广告片,你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句?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是好莱坞大片《钢铁侠》的原型人物,他和男主角“斯塔克”有什么共通之处?40岁就完成了人生规划的三大目标,以后的日子还“有劲”吗?听别人的故事,走自己的路,一起打开本周财经人物谱。

  本周第一位上榜人物:《逻辑思维》主持人罗振宇。上榜理由:互联网时代,就是要牛逼加死磕。

  罗振宇,1973年生,安徽芜湖人。历任CCTV《商务电视》、《经济与法》、《对话》制片人。2008年从中央电视台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现在担任着当下最火的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持人,互联网知识型社群试水者。

  《逻辑思维》自创办不到半年,就迅速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快速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其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旨在以“身边的读书人”形象成为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伴侣,引导独立、理性的思考。节目创办后,活动、出书、会员“罗利”、社群征婚、霸王餐、头采茶、C2B订制等风风火火,一系列创新玩法让行业内外目瞪口呆。业界有人认为,这是罗振宇基于对媒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而进行的一次先锋试验。

  在节目中,罗振宇始终倡导一种“U盘化生存”的生存状态,即:个人不依附于任何组织,基于兴趣,打磨专能,与其他人进行时时协作,在市场中找到个人定价,也就是“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罗振宇认为,真正的个人PC正是每个人手中正在摆弄的手机,那些利用上下班等车、打发无聊时间的需求恰恰是为自媒体的快速生长提供了绝佳的必要条件。

  罗振宇说,互联网思维之所以被寄予期望,是因为在当今这个社会,每一个人都是自媒体人,每个人都可以作为碎片参与其中,如某品牌消费信用体系的建立,顾客只需靠差评、中评和好评就可以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同时,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要做到更好地连接。

  罗振宇说,与两种人连接可以避免失败:一种是牛逼的人,另一种是牛逼还死磕的人。“要向网络红人罗玉凤‘凤姐’学习,因为她就是那种牛逼还死磕的人。”

  5月17日,被称为“互联网知识社群第一品牌”《罗辑思维》的创办者分手。罗振宇、申音各奔东西,相忘于江湖。罗振宇将率《罗辑思维》进行重大升级,继续前行。

  对于大部分的围观者和表态党来说,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一次分手事件,八卦恰恰是最不重要的。除了对当事人难免颇有消耗之外,其实带给新媒体行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积极信号:狂欢了两年、刚刚出现价值分化的自媒体业,开始具备了讲出大故事的可能性。因此,这次分手将会成为一次中国自媒体商业化升级的标志性事件,还忙着八卦而不是建设的人,未免太迟钝了些。

  罗振宇与合作伙伴申音分道扬镳自立门户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人士说这事一点也不出人意料。因为罗振宇和申音的合作方式采用的是“类经纪人模式”,只要罗振宇希望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如果合作模式没有可能打破,那么罗振宇选择分手是毋庸置疑的,当初的拍档走到今天这个结局叶是必然的。

  同时,坊间有消息传出:《罗辑思维》品牌、用户及相关权益会归入到一个新公司,彻底从自媒体运营转型为社群平台商业的定位。罗振宇将是大股东,同时会引入商业经验丰富的其他股东。某互联网巨头将和《罗辑思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说也是几家巨头争抢,最后给出了“极其优惠的条件”,当然不是作为自媒体、自视频,而是作为战略级新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罗辑思维》将进行重大产品升级,推出子产品“罗辑实验”,据说具体细节非常颠覆、好玩。等到产品出来之后,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参与感受一下---好不好玩、有没有意思,自然是用户说了算。

  本周第二位上榜人物:聚美优品CEO陈欧。上榜理由: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  

  陈欧1983年出生于四川德阳,少年时代便天资过人,小学拿过不少奥数奖,被誉为“天才少年”。16岁那年,陈欧遇到德阳当年开设的全额奖学金留学项目,他顺利考取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大学期间,他成功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arena,26岁获得美国知名大学斯坦福大学MBA学位。

  2009年7月,陈欧自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回国创业。回国创业之初,陈欧选择的还是游戏行业,成立了Reemake公司,创业项目是在社交游戏中内置广告。但他很快发现,他们搬来的国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当初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被现实泼了一桶冰水,剩下的是无助和焦虑。折腾掉数月之后,陈欧发现方向、资源、团队,这些创业的基本要素几乎一无所有,转型的方向亦不明确。

  作为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男人,陈欧发现中国的广大女性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化妆品的信心不足,线上化妆品行业没有领头羊企业存在。对于他来说,化妆品就是新大陆。他总结出了三个“可行条件”。首先,电子商务在中国正在高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其次,化妆品需求很大,但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可信的化妆品网站;最后,做这个别的男人不好意思做的行业反倒给了自己机会。于是,陈欧在2010年3月创办化妆品限时特卖商城“聚美优品”,先后获得徐小平天使投资及红杉资本千万投资,短短三年内注册用户超3000万,月售额突破6亿,成为电商行业内一匹黑马。

  2011年,满世界都在寻找明星代言的时候,地铁里,大街上,突然有个人站出来说,我为自己代言---这个人就是陈欧。

  当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他创办的聚美优品做代言的时候,他非常犹豫。陈欧想低调一点,并不希望自己站出来。是陈欧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鼓励他,最终他决定舍身一试。徐小平还给他举了张朝阳的例子,这位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通过打个人品牌,以极低的代价成功带动了搜狐的知名度。

  2011年7月,这则由陈欧自己担任男主角的励志视频在微博推出之后迅速蹿红网络,其广告词“为梦想奋斗,活出自己的色彩,做最漂亮的自己。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既道出了当前80后年轻人所遇到的困难,也展现了年轻人的理想与憧憬,引起很多同龄人以及90、70甚至50后的共鸣。陈欧没有想到,作为聚美优品创始人自己亲自出镜的一则广告,会如此受网友热捧。虽然是首次拍摄广告,片长也仅30秒。陈欧还是拉上了自己的创业伙伴集体亮相,为网友讲述了一群为梦想和未来奋斗的80后的创业故事。

  2012年10月12日,聚美优品发布2012年新版广告。广告由其CEO陈欧主演,广告词如下: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2013年11月10日,聚美优品全新励志广告"陈欧体"3.0版本的《光辉岁月--我为自己代言》全网首播,陈欧帅气的形象再次出现在网络上,广告时长达到了100秒。此版本依旧以充满正能量的励志"陈欧体"为主,并加入了微电影及MV的元素。陈欧还特意邀请到了成长道路上同样充满正能量的偶像歌手魏晨主演。"陈欧+魏晨"的这对养眼组合,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新广告上线不到24小时,点击率便已经突破100万。

  北京时间5月16日晚间,聚美优品CEO陈欧在纽约敲响纽交所的开市钟。据聚美优品最新提交的IPO文件显示,此次IPO发行价为22美元,预计最多融资4.3亿美元,以1.42亿总股本计算,其市值约为31.24亿美元。

  三次个人代言的广告片都很成功,今年又成功上市纽交所,陈欧的聚美优品仿佛一匹志得意满的黑马,快马加鞭的驰骋在梦想的道路上。但陈欧也心知肚明,成功之路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眼下他还面临着诸如乐蜂网这样一些同样“杀气十足”的竞争者的对决,以及IPO之后如何更好的理顺品牌渠道等等诸多问题。虽说路还漫长,但陈欧已然用为自己代言的方式表明了不轻言放弃的决心:“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可不是嘛,刚迈过31岁的陈欧,还有的是大把的时间试炼江湖呢。

  本周最后上榜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上榜理由:钢铁侠说的就是我的事。

  他的火箭被多国政府征用,他的太阳能企业财源滚滚,他是电影里超级英雄的原型,他说死后要埋葬在火星上---这位牛人是何许人?他的名字叫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埃隆·马斯克1971年出生于南非,18岁时移民美国。集工程师,企业家和慈善家各种身份于一身,并且是贝宝,空间探索技术公司以及特斯拉汽车三家公司的CEO。埃隆·马斯克这个亿万富翁挑战太空的故事足够“好莱坞”,扮演电影《钢铁侠》中亿万富翁和天才发明家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的小罗伯特.唐尼向导演建议,要演好这个人,最好是和埃隆·马斯克坐下来聊聊。唐尼所说的,就是马斯克的真实人生

  2013年11月21日,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富》揭晓了“2013年度商业人物”,特斯拉汽车CEO马斯克荣登榜首。

  马斯克的父亲是一名南非的工程师,母亲是加拿大人,从事营养师和模特工作。  

  马斯克从小就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当别的孩子望着月亮,感叹它与地球有多远时,艾隆会说,实际上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4400公里。”

  10岁,马斯克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并且学会了软件编程。12岁,他成功设计出一个名叫“Blastar”的游戏,并为这款商业软件开出了500美元的价格。

  这个被身边人称为“天才”的孩子,在17岁那年去了加拿大,而他的最终梦想地则是美国,他说:“那是一个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地方。”1992年,他靠奖学金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终于站在了美国的土地上。

  马斯克34岁身价就超过了3亿美元,他是个天生的生意人,从小就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条件和机会去变换美元。

  每个人大学毕业之时,往往都要做自己的职业规划,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像马斯克做得如此出色。他当时的职业理想是要进军三个自认为在未来将非常重要的领域---互联网、清洁能源和太空。如今看来,这三个理想,在他不满40岁时就已统统实现。

  通常,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说得都是些很“终极”的问题:地球终将毁灭,人类能在多星球生活吗?石化能源终将耗尽,人类使用能源的方式能否回归太阳这个源头?解决这些终极问题的第一阶段,就是:将普通人送入太空,并登陆火星;将燃油汽车全变为电动汽车,并以太阳能提供人类所需电能。

  据说当年钢铁侠的导演为了丰富角色找到他时,他对当制作人表达了强烈的兴趣,电影中一部分镜头是在SpaceX总部空旷的厂区拍摄,在最后的字幕表里,埃隆·马斯克的名字列在“特别感谢”那一栏。有媒体问他,你怎么看好莱坞版的埃隆·马斯克?他说,我有5个孩子,我每周末都和他们待在一起。我常常和他们去迪斯尼乐园,我不觉得钢铁侠也会这么做。

  事实上,马斯克远没有钢铁侠那么潇洒。他极度忙碌,经常在夜里3点多躺下,第二天一早就要赶去开会,晚上又要飞去另一个城市参加活动,还要抽空陪5个儿子玩。在一次采访中,他特地澄清他做SpaceX的初衷,并不是某些人想当然的童年情结,也不是因为它投资回报率高,而是对于人类的未来深有裨益。

  5月16日,马斯克在南加大商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谈到了关于创业的几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努力工作;二是吸引优秀人才;三是将核心放在把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好上;四是不要单一跟着大趋势走。

  细细品读马斯克的人生经历和创业故事,你会发现,除了天赋秉异、市场嗅觉超常敏感之外,马斯克的成功之道也有最基本的一条是世人均可适用的,那就是“努力”。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你必须付出百分之百、千倍万倍的努力。不是有句话已经总结了么---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失败。羡慕之余,也该对自己说:加倍努力哦! 

主持人:马斯克目前婚姻生活稳定,而且有5个宝贝儿子。不知道马斯克是否签了婚前财产协议啥的,如果没有,有朝一日...就麻烦了。你瞧,法国足球队AS摩纳哥俱乐部的土豪主席、俄罗斯寡头德米特里·雷波诺列夫就因为离婚不得不“大出血”,他日前被瑞士日内瓦一家法院做出离婚判决:裁定他支付前妻超过40亿瑞士法郎(约280亿元人民币)的分手费。这意味着雷波诺列夫将失去一半身家,还将打破世界最高分手费的纪录...这可真是,恋爱虽易,结婚不易,且结且谨慎啊!感谢收听今天的节目,明天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