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玩转职场大挪移

主持人:欢迎和陆遥一起打开本周欢乐财经之财经人物谱。爱奇艺最近动作频频,加大自制剧投入,接连创办四个风格迥异的工作室。爱奇艺CEO龚宇形容此举为“先开枪再瞄准”,这种“战斗方式”---能行吗?高晓松挥别优酷的“晓说”,投身爱奇艺做“晓松奇谈”,生意要做,朋友也不得罪---高晓松最中意的职业是“门客”;比尔.盖茨夫妇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情真意切,比尔.盖茨更承认仅凭电脑创新是不可能改变世界的,有些事情,光有钱没有用。一起来听吧! 

  本周第一位上榜人物:爱奇艺CEO龚宇。上榜理由:理工科博士混文艺圈,是痛苦也是颠覆。

  2014年清明节假期,爱奇艺CEO龚宇都宅在家里看小说和剧本。这对他来说不算惬意。作为最典型的清华理工男,龚宇从来不看武侠小说,更别提剧本了。尤其剧本,理工男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文艺作品天马行空的想象天生是宿敌。最开始他一行行读下去总像在读程序,很不适应。几天之后,他终于能像影视圈的人那样,看着台词就想象出画面了。

  2010年创立爱奇艺时,龚宇没想到他得扎入影视圈这么深。过往四年刚够证明这样一家创业公司自己能活下去,但几年间版权战、终端战、资本战,能打的仗视频行业都打过了。互联网磨平了信息、技术不对称,捎带手磨得视频这样的重资本领域,“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成为常态。

  爱奇艺的幸运之处在于,它不需要为钱发愁。大股东百度是“亲爹”,既有钱又有资源,更舍得投入。成立之初,爱奇艺就花重金购买正版内容,后来又大力度投入手机和电视两个新终端。2013年,百度收购了PPS,为爱奇艺实现了规模性扩张。

  但资本不能决定一切,犹如恶劣天气下出海,龚宇需要敏锐感知趋势变化并随时调整才能保证爱奇艺前行无虞。“没有想到,视频需要这么多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龚宇感叹,创立爱奇艺时,他曾以为2014年行业格局能稳定下来。但事实上,视频两个重心仍在不断迁移。一是终端,用户从PC转移到移动端再回到电视。二是内容,内容争夺形势变化更快,先从UGC拼到专业内容,再从专业内容拼到自制专业内容。“这两条线任何一条不稳定,对于成本和运营来说都是极大的危险。所以说,视频行业到2017年能定下格局,已经相当乐观。”

  龚宇一直就很笃定一点,“用户要看的是优质内容。”因此爱奇艺主打的是用户对质量要求最高的影视类长视频内容。逐渐,用户开始看综艺,龚宇勇敢的掀起了综艺价格战。作为一个理性的竞争者,他的逻辑是:既然用户对综艺的需求必然导致价格上升,不如由爱奇艺第一个给出高价,买下用户最喜欢的内容。于是,你看到了2013年末爱奇艺出资2亿元购买了《爸爸去哪儿》、《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等五档最强势综艺节目。

  4月18日,爱奇艺宣布成立马东、刘春、高晓松三大工作室;6月5日,爱奇艺又宣布成立瘦马工作室,“爱奇艺工作室战略”全面启动。四大工作室的加盟,给爱奇艺带来包括《晓松奇谈》、《高科技少女喵》、《时尚江湖》《奇妙物语》、《心理罪》等近30个自制项目。

  龚宇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爱奇艺请到四位娱乐界重量级咖司组建工作室,目的非常明确---整合上游优质资源,嫁接内容生产行业最顶尖人才,提供优质、多元化的内容,增强爱奇艺自制内容造血功能。

  龚宇很豪气地说:“2014年,爱奇艺自制内容的预算是3亿元,上不封顶。如果做得好,我们可以把内容的预算拿过来,如果再不够,可以再追加。”

  总有人说爱奇艺是“富二代”,但鲜有人称之“土豪”。两者的区别是,同样是砸钱,爱奇艺花钱还是很有效率的。

  2015年,龚宇有个很傲娇的目标:“如果爱奇艺任何一个终端或者分类市场的份额都能接近或超过45%,我就可以满意。视频行业的指标太多,广告主都糊涂了。到时我希望爱奇艺能实现每个指标都是第一,大家别争执。”

  每个当老板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质,如果让龚宇的员工来总结一下自己的老板,你听到的大多数评价恐怕都是相似的一句话:“脾气好。” 据说2000年,一名焦点网的员工离职时留下一句让龚宇郁闷良久的评价:“龚宇是个好人,但太‘面'了。”后来龚宇也试着不那么“面”,试着变得无情和强硬些,可没过多久就恢复原状---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很别扭,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忘了在哪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别让脾气和本事一样大,越有本事的人越没脾气。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但愿龚宇的平和以及好脾气,带给他更多事业上的提携和帮助。

  说到龚宇,不得不提另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最近和龚宇的爱奇艺扯上了关系,他就是本周第二位上榜人物:高晓松。上榜理由:来去自由,玩转职场大挪移;进出自如,骨子里爱做“门客”。

  在中国的文化名人谱系里,45岁的高晓松很难定位。他年少成名,早期事业以电视编剧、音乐创作及制作人为主。从1994年出版的《校园民谣》到1996年的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令其声名大噪,揽获多项音乐大奖,成为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后来他做过选秀节目评委、导演。高晓松编剧与监制的电影《同桌的你》票房高达4.8亿元。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高晓松无意中卷入了中国第一波互联网大潮。2000年,他被张朝阳找来任搜狐娱乐事业发展总监。不过,次年他就转投搜狐的竞争对手新浪网。现在,他转身成为视频行业的新贵。优酷打造的《晓说》上线两季,点击量超过5亿次。如果每集按照30分钟计算,这档脱口秀节目有150亿分钟的观看时长。“这么长时间盯着我这张脸看,想起来夜里都会做恶梦。”高晓松睁大了眼睛。

  但对于视频公司们来说,这些数字无疑就是一座金矿。他们要做的就是签下高晓松。

  毫无疑问,《晓说》的成功让高晓松迅速成为视频行业大佬们的新宠。《晓说》还没结束,就有五家公司找到高晓松。他未透露这五家公司的名称,只是说有三家大视频网站,两家巨型上市传媒公司。这两家传媒公司虽然没有视频平台,但有强大的分发能力。“实际上这五家公司只有爱奇艺没有上市。”

  高晓松也不想在五家之间隐瞒彼此什么。他说自己在这个江湖混了二十多年了,深知规矩:不能瞒人。这些都是他做电影人、音乐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做电影最忌讳把一个剧本给两家公司,做歌也一样。“童叟无欺,一共五家。” 他说。

  面对五家极具实力的公司,高晓松没有采取所谓的“竞价机制”。他自己极其反感竞价,“我从来没有拿着一首歌、一个电视剧本,去跟人竞过价。我觉得江湖上不能干这个事,不熟的可以干这个事,大家都挺熟的,就不用竞价。”对于五家公司给他开出的条件,他的评价是:条件都一样,甚至是一模一样。

  但他更倾向于唯一没有上市的爱奇艺。除去和龚宇都是来自清华,有天然的“亲近”外,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起了关键作用。“马东是哥们。”高晓松如此评价这位著名相声演员马季的儿子。此前,高晓松在爱奇艺和马东合作了两季《汉字英雄》,高认为质量很好,APP也很有意思。也是在这期间,马东会时不时约龚宇和高晓松一起吃饭。潜移默化对高晓松攻心。

  “他是个感性和理性集于一身的人,喜爱表达也善于表达。”龚宇如此评价高晓松。“他知道正确的商业规则是什么,他认为自己已经签订了协议,所以就有责任把协议执行好,给爱奇艺带来更多的回报。”商业规则在视频行业太重要了。高晓松说自己40岁以后想明白了,就不创业,他愿意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艺人。至于爱奇艺能拿《晓松奇谈》赚多少广告费,他一点也不在乎。

  做出和爱奇艺合作的决定后,高晓松还特地给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古永锵发微信说:“我决定和别家合作了。但没关系,大家还是朋友,山高水长。”“理解,理解。”古永锵在那头说。事后,高晓松说道:“这个行业的好处就在于大家明白商业规则,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

  当有人不能脱俗的问及高晓松最初的职业理想是什么时,高晓松的回答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他说:“我从小最想当的职业就是门客,我最不爱负责任,当门客就不用负责任,当门客就随便说。”

  这么看来,高晓松最适合穿越回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那个时候的门客是最为繁荣和兴盛的。像高晓松这种只用动动嘴皮子就能赢得一大堆拥趸的人,会格外受欢迎吧!

  本周最后上榜的是比尔.盖茨。上榜理由: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也不是万能滴!

  美国太平洋时间2014年6月15日,一个微风习习的早晨,斯坦福大学体育场,2014毕业典礼隆重举行。1678名本科生,2313名研究生,1006名博士生被授予学位。比尔-盖茨和他夫人梅琳达-盖茨双双换上了学士服,站在了演讲台上。这是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首次出现两名嘉宾同台演讲。

  25分钟的演讲内容无关微软及其产品,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发展是如何改变世界,盖茨夫妇的慈善事业---比尔和梅琳达-盖茨讲述了他们的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以及他们如何改变了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盖茨夫妇提醒学生们要正视贫困和疾病等问题,而不要一味逐利。单纯以营利为目地的创新无法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他们鼓励毕业生用乐观的精神和同情心,通过切身感受贫困和患病人群的生活,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比尔说:“和保罗创立微软之时,我们的目标是把当时只有大公司才拥有的计算机设备普及到普通大众,通过个人电脑改变世界。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很骄傲地看到了这一成果。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我们发现当富家子弟得到电脑而穷苦的人们无法拥有电脑的时候,世界上的贫富差距反而被拉大了。这个结果与我们的核心理念——科技需要惠及每个人---背道而驰了。”基于此,微软决定通过捐赠电脑来填补数字鸿沟。然而,尽管该项目在美国取得了成功,但一次南非之旅却令比尔•盖茨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东西。比尔盖茨当时去那里是为了捐赠电脑和软件。

  比尔.盖茨说“我很快意识到那里不是美国。那里的人们住在用铁皮搭成的简陋棚户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厕所。人们几乎不穿鞋,光着脚走在街上。实际上,那里根本没有街道,有的只是坑洼的泥土路,在那里,我体会到了真正的贫困,而不只是以前看到贫困数据那般。由于当地没有持续供电的设施,所以必须使用柴油发电机供电,还要用60米的电线来输送电流。那里的人们的困难根本不是电脑所能解决的。在南非索维托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以前我认为自己很理解这个世界存在的问题,可那时我才明白我忽视了最重要的问题,我不停问自己‘你还认为创新能解决世界上最棘手的问题吗?’从那一刻起,我发现自己真是太天真了!”

  尽管凭借PC行业积累了亿万身家,但现在比尔和梅琳达的很多工作都与电脑和软件无关,他们甚至根本无意帮助一个个的村庄上网,而是在从事看起来没那么吸引人的工作,比如开发小儿麻痹症和疟疾的疫苗,寻找途径帮助人们摆脱贫困。

  对于比尔.盖茨夫妇来说,现在金钱的最大价值就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非可以成就多少奢华与物质的满足。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种精神才合适呢?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特别契合的词,用那些惯常的字眼,确实俗了些。

主持人:前几天,比尔.盖茨来北京了---是马云请他吃饭,主题是交流公益慈善事业的运作等等。看来,上市不仅对于阿里巴巴,对马云个人来说更是一个里程碑。他需要考虑如何管理他的财富,如何安排公司上市后的生活,以及如何从事慈善公益活动。去年4月,48岁的马云搞了一场盛大的CEO退休晚会,但后来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微信崛起对格局的影响,令马云反而投入更大的精力应对。“退休”前工作是生活,退休后生活也搭进去工作了。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马云要玩比尔盖茨这一套,恐怕还得修行一段时间才行。感谢各位收听本期节目,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