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第一次大战

徐蓝2014-08-05 17:17

从甲午到一战

徐蓝/文

20世纪以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世界级”的大战。自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之后,世界已有100年没有打过任何大型战争,但是1914年爆发的“大战”(1914-1918年的战争被称为“大战”(GreatWar),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席卷了当时的每一个强国,将3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约185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而仅仅过了20年,大战又再次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使全世界所有独立国家无一幸免,约60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4万亿美元,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

今天,当我们以百年的历史长镜头来观察一战,以近80年的时间长度来观察二战时,会发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二战就是一战的继续。正因为如此,在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的日子里,全面回看这场大战的前因后果,就成为我们理解今日世界的一面镜子。

人们为什么而战

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战争的规模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定了战争的动力和内容,也规定了战争的形式与规模。因此,真正的世界大战,即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和牵动全球的世界性战争,是20世纪世界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产物。当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和资本的规模已经遍布全球,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已经结成覆盖全球的层层利害关系的网络之时,他们之间的竞争与争夺,就必然会影响到全球,而最终为争夺世界霸权所引发的战争,也极易发展为世界大战。

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

它们不仅要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还要独占这些地区。1880-1914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疯狂地卷入对非洲的迅速瓜分之中,并导致90%的非洲领土落入欧洲列强的统治之下;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与日本和美国一道,也同样狂热地在亚洲进行领土争夺。正如当时的一位法国政治家所说:“要保持一个大国的地位,或成为一个大国,你就必须开拓殖民地”。它们把这种对小国、弱国和前工业化国家的残酷进攻并把它们变成殖民地的帝国主义的争斗,看成是为本国的福利、生存和在国际上权势增长而进行的斗争,当这种争夺不能用谈判来解决时,列强就会兵戎相见。

1900年,当时最强大的德意志银行首席行长乔治·冯·西门子就曾在《民族》杂志上撰文,认为德国与英国关系紧张,两国之间太有可能进行战争,并因此要求建立强大的德国交易所为战争作准备。事实上,英法在北非的争夺是在1898年的法绍达冲突中结束的(1898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在苏丹的法绍达村发生的一场战争危机。最后双方达成妥协,以尼罗河和刚果河为界,英国占领苏丹东部和尼罗河流域,法国占领苏丹西部),而日俄在亚洲的争夺则最终演化为1904-1905年的一场战争。

一战发生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相比,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具有较强的跳跃性,从而导致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具有较大的突变性,按照旧的实力对比瓜分世界的格局很快过时,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日益尖锐。

从1880-1913年各大国在世界工业品出口中所占份额的变化来看:德国在短短23年中就大大超过了法国并以接近英国的份额而占世界的第二位;从1887-1912年的对外贸易来看:德国的增长率几乎为英国的两倍。正是这种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潜力,使德国把英国列入“日趋衰落的国家”行列,并认为德国不仅应该拥有一个与之相称的帝国,在欧洲大陆上也能赢得无可争辩的领导地位。

一战起源的另一层面,是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发展的结果。产生于19世纪的现代民族主义,随着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开始了从西欧向世界的传播过程。但是到19世纪末,西欧的民族主义发生了蜕变。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欧美各国的国内市场相对狭小,以武力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列强竞相选择的发展道路。资产阶级利用本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感,利用本民族是“上帝独选之子民”的迷信,做狂热的民族优越论甚至种族优越论的宣传,以为本民族“谋利益”和“传播文明”的名义,对东方众多弱小与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把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从而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早已建立了殖民大帝国的英国和法国自不必说,后起的德国民族主义者野心更大,他们宣称,“我们是所有民族中的精华……最有资格统治其他民族”,德国“要在旧欧洲狭窄的边界之外完成重要任务”。俄国也急欲完成“占领海峡控制君士坦丁堡这样的大斯拉夫主义的‘历史任务’”。

当这些国家堂而皇之地瓜分世界其他国家的领土或肆意划分势力范围的时候,他们以世界的主宰自居,全然不考虑被侵略被瓜分国家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利益。因此,随着19世纪的逝去,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已经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权力和利益的进步性,蜕变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并给人类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欧洲列强在竞相扩张的同时,出于各自的掠夺和争霸目的,都在寻求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压倒对方,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与法国、俄国、英国组成的“三国协约”。一战爆发前,国际政治舞台上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无一不是这两大集团恶性互动和冲突的体现。

大战如何来临

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竞相扩军备战,刷新军事技术,发展海军军备。从1889年到1914年,德国至少四次扩充海军,英国也不甘落后,不断建造吨位和大炮口径更大的新型战列舰“无畏舰”。英德两国的海军竞赛呈现不断攀升的激烈态势,使和平日益渺茫。

伴随军备竞赛的是不断出现的政治危机与军事冲突。1905年和1911年,法国和德国两次争夺摩洛哥所引发的危机曾使两国到达了战争边缘。俄国和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地区的明争暗斗与该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内部争斗交织在一起,使巴尔干的形势异常复杂多变:1908年由奥匈帝国宣布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造成的危机几乎酿成战争;1912年和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虽然使巴尔干各族人民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但其背后都有列强的插手并实际反映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这一切进一步毒化了国际关系,使欧洲越来越处于全面战争的阴影之中。

与此同时,各国都在制定战争计划。德国制定了先迅速击败法国、再转攻俄国的“施里芬计划”;奥匈帝国制定了配合德国、主要针对俄国和塞尔维亚的战争计划;俄国制定了配合法国、同时对付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第19号计划”;法国针对德国制定了进攻性的“第17号计划”;英国针对德国制定了海上作战计划。这些相继出台的战争计划无不强调以短期的激烈交战一决胜负,但是战争的实际进程却没有遵循军事家们的设想。

在国际形势日益紧张的同时,世界和平运动也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但是,在越来越狂热的民族利己主义、帝国主义、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宣传面前,要求和平的呼声十分微弱,远不足以对现实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来所发生的每一次危机与冲突,都给双方留下了越来越多的猜忌与仇恨,使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于是,一个具体的国家间的争端,很快就导致了一场大战的爆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弗利尔·普林斯普枪杀,这一事件立即成为两大军事集团以战争手段重新安排世界的导火索。在此后不到40天的时间里,尽管列强之间进行了相当频繁紧张而复杂的外交活动,但是在各国的决策者当中,几乎没有人对避免战争作过系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相反,双方在各自极大野心的驱使下,都企图以支持盟国来加强自己在竞争中的力量,于是战争的机器迅速发动,局势很快发展成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随着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和3日德国分别对俄、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一个在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暗杀皇族的事件,终于演变成一场以德奥同盟国为一方,以英法俄协约国为另一方相互厮杀的大战。

大战性质与进程

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政府纷纷发表官方文书,甚至删改外交文件,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对方,同时掩盖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奥匈帝国宣称“皇家政府为维护其权利,不得不采用武力”;俄国宣称它是因为“斯拉夫兄弟的尊严受到奥匈帝国的侮辱”并为了“保卫俄罗斯的荣誉、主权”而战;德国声称是为了“保卫祖国,反对沙皇制度,捍卫文化发展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战;法国号召要为“保卫法兰西”和“保卫欧洲的自由”而战;英国则宣称为“履行国际义务”和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战。

但是,战争的性质由战争的目标决定。就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说,它与以往的任何战争都不相同,因为那些战争的目标都是有限的,而一战的交战双方都把整个世界作为其争夺的自然边界。

仅以英国和德国这两个主要对手为例。德国要成为一个大殖民帝国的野心和英国对其殖民帝国不断衰落的担心之间的不可调和,最终使它们用战争解决问题。德国认为,德意志殖民帝国应当包括萨摩亚、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北婆罗洲、台湾,还应对中东和近东进行商业渗透,为此必须“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如果德国得逞,国势日衰的老牌殖民帝国英国的地位将更趋低落,甚至将“下跌成一个三等国”。于是,当德国提出并着手建立一支大海军舰队的时候,为了维护英国的海上霸权,英国与德国的直接对抗就不可避免了。

不仅如此,战争开始之后,交战双方都从自己将会夺取最后胜利的设想出发,制定了重新瓜分世界的计划。德国要建立中欧帝国和中非殖民帝国,奥匈帝国打算将大部分巴尔干地区据为己有,英法俄意等国则达成了一系列瓜分“奥斯曼帝国遗产”的秘密协定和备忘录。

在战争进程中,交战双方为了争取盟友,还签订了诸多牺牲敌国和弱国的领土和利益的秘密协定。如1915年协约国以意大利在战后将获得奥匈帝国部分领土为交换条件而使意大利参战的《伦敦密约》,同盟国以保加利亚取得奥斯曼帝国部分领土为交换条件而使保加利亚参战的《德保秘密协定》;1916年俄国同意日本占领山东和一些太平洋德属岛屿的《俄日秘密协定》,协约国以罗马尼亚占领匈牙利领土为交换条件而使罗马尼亚参战的《布加勒斯特条约》;1917年英国和日本瓜分一些太平洋德属岛屿并承认日本有权继承德国战前在中国山东特权的《英日密约》,美日协调两国在中国行动的《兰辛—石井协定》,还有1915年日本企图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二十一条”要求,等等。

但是,一战的发展轨迹却完全超出了各国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预料。大战爆发之初,各国的文官政府考虑的是如何及时应战,以避免削弱自己,坐大对手;军方则仍然设想通过一场拿破仑式的战争或普法战争等方式的战争,即靠一、两次大的战役便见分晓。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的愿望和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本以为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的动摇与毁坏。

大战的战火首先在欧洲大陆燃烧起来,并很快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等地,但战争主要在欧洲的四条战线上进行。西线:英、法、比军队与德军的对抗;东线:俄军与奥匈、德军作战;巴尔干战线:主要是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希腊军队与奥匈、保加利亚军队作战;意大利战线:意军在英法支持下对抗奥匈军队。另外还有英军与土耳其军队对抗的近东战线和俄军对抗土军的高加索战线,以及海上战役和空中战斗。各个战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场,西线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四年零三个多月的战争中,一些战役和事件具有关键性作用。

1914年9月,法、德在西线进行的马恩河战役,是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持续8天,双方参战人数150多万,以德军失败结束。这标志着德军速决战的破产,德国必须面对它最不愿面对的东西两线作战的现实,此后战争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同年8月,日本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借机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青岛和所谓保护领地胶州湾。

1916年2月至12月,在西线进行的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消耗战,伤亡人数70多万。这次战役有“绞肉机”之称,使德军士气低落。但是法英联军在6月的索姆河战役也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同年5月,英、德在日德兰进行海战,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6月至9月,俄、奥军队在东线的交战中各损失约100万人,把奥匈帝国推到灭亡边缘,也埋下了俄国最终覆灭的种子。

1917年4月,美国参战,加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德奥集团在战略上进一步处于劣势。同年8月,中国政府宣布对德奥集团作战。中国的参战,主要是“以工代兵”、“以工代战”的形式。以中国农民为主组成的约14万中国劳工,为协约国西线战场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凡战争所需,华工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从事最艰苦最繁重的工作,有近万名华工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同年10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即提出“和平法令”,向所有交战国提出休战建议,并宣布俄国退出战争。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与德奥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俄国正式退出战争。美国的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加快了大战的结束。

1918年德军发动多次进攻,均未获胜,同盟国迅速瓦解。同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