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也“限号”

主持人:这里是欢乐财经周五版热点评论微博。眼下,各地政府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居住证制度,然而,居住证真的能够承担户籍改革的重任吗?评论员傅蔚冈“反思居住证制度:以上海为例”;据统计,2014年以来,有关银行的负面报道已达380万次,同比增长四倍。评论员李意安质疑“负面舆情何所来 银行冤吗?”;最近,网友戏称《监狱风云》网络版海报又得重新PS,因为又有新人加入。评论员王隽“写在成龙儿子房祖名吸毒被抓之后”中尽数所谓圈内人吸毒之历史,强调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应该有吸毒的“偶像”。微言大义:西安离婚也限号惹争议;经观晚安絮语关于中国孩子“什么都想要的”矛盾心态和现实不对称聊聊家常,网友反应热烈---一起来听吧!

一句话评论

1、反思居住证制度:以上海为例

  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我认为,此次户籍改革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二是户口的迁入条件以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三是以经常居住地为登记形式。在这些措施之中,尤其以居住证最为要紧,而各地政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居住证制度,试图将其作为户籍改革的载体。但居住证真的能够承担户籍改革的重任吗?我们不妨以国内最早实行居住证的上海为例,看看其中的利弊得失。

  以居住证制度应对僵硬的户籍管理制度,看起来这是一个进步,实际上并不一定,甚至因此给居民带来了更多的不便。首先,当初为了公民便利而推出的身份证最终并没有惠及公民,除了旅游的便利外,身份证无法取得原先所预想的各种效果,很多事务的办理除了居民身份证外,同时还需要携带户口簿和居住证。

  其次,很多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办理不了居住证。尽管《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规定只需要“合法稳定居住”和“合法稳定就业”就可以申领居住证。但“合法稳定居住”需要一系列文件进行证明。《上海市居住证申办实施细则》规定“合法稳定居住”需要提交拟在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住所证明。而该《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1)居住在自购住房的,提供相应的房地产权证复印件(验原件)。(2)居住在租赁住房的,提供由房屋管理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复印件(验原件)。(3)居住在单位集体宿舍的,提供单位出具的集体宿舍证明。(4)居住在亲戚朋友家的,提供居(村)委出具的寄宿证明。”看起来这些规定都不过分,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租赁住房群体的房东往往不愿意配合租客进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于是这部分群体尽管有“合法稳定居住”,也无法获得住所证明。

  也正是如此,尽管上海的居住证制度推出这么多年,但是办理的人员并不多。

我不怀疑居住证制度的良苦用心,必须指出的是,当初在推出户口簿、暂住证和居民身份证这些制度的初衷也是不错。但最终的结果是这些措施的出台不是便利,反而使得居民的出行更加繁琐。

  更为重要的一个情况是,居住证制度未必能够承担户籍改革的重任,甚至可能因为居住证制度的实施而让户籍制度更加混乱。

  经济观察报特约评论员傅蔚冈:以往的各种户籍改革并没有便利公民,相反却是增加了负担,公民所需要的各种证件从户口簿增加到了身份证和户口簿,而非户籍人口则添加了居住证。如果再考虑到其他支出,那么每年户籍所要耗费的社会成本也相当惊人。

2、负面舆情何所来银行冤吗?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招商银行监事长韩明智提到一个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各路媒体对银行业的报道数量高达1200万次,其中负面报道380万次,同比增长了四倍。银行的舆情压力空前暴增。

  到底是媒体大惊小怪,还是银行真的行差踏错?

  事实上,根据今年6月30日英国一家机构发布的世界银行5000强排行榜,中国银行业税前利润达到2920亿美元,占全球银行业利润的32%。比起往年,业绩有增无减。这看上去很像一个褒奖,其实不然,恰恰成为“银行垄断”的矛头指向所在。

  中国的银行业可谓“资深”垄断。政策保护下,中国银行业因其独特的“垄断”地位,常年坐收存贷利差,竞争意识薄弱,其中尤以五大行为甚。过去一年中,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倒逼传统银行转型的意味明显。余额宝火速崛起带来一波“宝宝”的诞生风潮,P2P虽正江湖大乱,但也在挑战着传统金融的神经,无论是对公还是对私业务,因循守旧的格局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

  而无论是五大行、股份行、城商行或是农商行,在中国,大多数银行都身兼双重身份,即是商业主体有逐利需求,亦受行政干预,要打造金融“普惠”概念。

  去年经济下行压力给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长三角的大面积“沦陷”刚好说明了这一点,去年一年,长三角一隅造成的呆坏账损失,主流银行几乎无一幸免。其中以钢贸为典型。钢贸的起落,从如火如荼到人走茶凉几乎只是一瞬间的事,钢贸商批量倒闭跑路之后,大量信贷资料作假事实被爆,客户经理固然需要担责,银行制度亦难辞其咎。

  另外,中小企业乃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板块受到政策强调,然而坊间依旧有“融资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到底有多少银行能解决且愿意去解决中小及小微企业融资,答案或许并不乐观。

  经济观察网评论员李意安:依目前形势来看,韩明智的数据或许仍未见顶,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银行转型过程中一定故事颇多;另一方面,大量追讨诉讼囤积各大法院,而房地产作为下一个风险聚焦热点,正从贷款和信托两个层面考验着银行们的神经。银行弊端未消,负面舆情亦难就此结束。

3、写在成龙儿子房祖名吸毒被抓之后

  网上盛传的包含了前段时间吸毒被抓的宁财神、张默、高虎等人的《监狱风云》的海报又要重新PS了,因为,又有新人加入了。

  8月17日,有微博爆料称柯震东吸毒被抓,18日下午《京华时报》确认该消息属实,《新京报》确认房祖名也参与其中。这是今年继李代沫、宁财神、张耀扬、张默、高虎等演艺圈人士吸毒被抓后,又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柯震东刚满23岁,从《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到《小时代》,他是无数青少年的偶像,曾在媒体上发布“我不会吸毒”的宣言,并拍摄反毒宣传片。演员房祖名是影星成龙的儿子,成龙在2009年被国家禁毒委员会聘为“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

  一个成年人,明白毒品的成瘾性带来的一系列对吸毒者自身、对家庭和大众的危害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所以有不少人发问:“他们都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有的还在上升期,不缺钱,光彩夺目地生活着,为什么就不好好生活?”

  纵观整个娱乐圈吸毒史,我们尝试得出一个结论:人在年轻时就经历了比绝大多数从事普通工作的人更丰富、更刺激的工作和生活后,平静的日常生活也许成了无趣的代名词,成了创作灵感不再的窠臼,打破无趣和窠臼有多种手法,但工作忙、圈子小、压力大的他们选择了毒品。

  乐评人王小峰这样谈到:“毒品文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很流行,那段光辉灿烂的欧美文化,很多是跟毒品有关的。摇滚圈是最早涉及毒品的领域,1992年,北京就有一批摇滚乐手因为吸毒被公安局拘留。但是很遗憾,中国摇滚乐吸了这么多年,音乐没什么进步,可见它跟你吸毒没什么关系。”

  经济观察网评论员王隽:任何人的生活里都有无趣的时刻,任何人的工作里都有无法前进的障碍,在当代社会,排遣的方式已经有太多太多,吸毒始终不是唯一的选择。心智尚没有发育完全的青少年们,不应该有吸毒的偶像,不能令他们内心形成“吸毒是一件没所谓的事”,甚至是一件“很酷的事”的概念---明星吸毒事件屡屡发生,我们更关注它将如何解决,对社会、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该如何消弭。 

微言大义

1、【离婚也“限号”】西安市长安区出现离婚“限号”,民政局办理离婚每日“限号”10到15个,排完不再办理。民政局称:不是干涉婚姻自由,而是为挽救盲目离婚家庭。新华社评论:用行政手段干预公民基本权利涉嫌违法,“限”字当头的思维不是万金油。你怎么看?http://t.cn/RPHB1HZ

【偶尔_路过_:】不是罚款就是限制。从市场行为到家庭问题什么事都用行政权力来干涉。

【带天窗的小房子:】支持限号!离婚率实在是太高了。

【中国代理:】简直是神经病啊,,哪里都要插一脚啊,,两个人的事,行政手段或许可以降低名义离婚率,但是婚姻的质量呢?

【面对巨人1:】等几天再弄出个结婚限号,结婚需谨慎,婚姻有风险 。

【心语ywy:】现在社会上有好多人不管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两人之间有点问题,动不动就想到离婚。防止冲动酿成遗憾、政府部门也是用心良苦呀。我觉得值得赞。

【Katherine:】要不要离婚还搞个自助办理机呢。多方便啊。呵呵 

2、【经观晚安絮语】“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式的自由,又要中国式的宠爱,却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中国传统的孝道。 然而这批孩子进入社会后,既要美国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国式的铁饭碗,却没有美国员工的自律和中国传统的忠诚。 从小讨价还价,长大后失去原则,该讲情的时候讲理,该讲理的时候说情 。”

【熙希尼尼:】某种程度上同意你的话。但,本就处于青黄不接的时代:旧的全想扔掉,新的却尚未形成。无论是个体还是宏观的整个社会,重建是需要勇气和耐心的。

【冠群英:】这个时代选择太多而信仰缺失,权钱当道而大梦尚远。公信力不断降低的恶果终于初现端倪,当你的呼吁换来冷笑,你的倡议换来讥讽,十几年的学校教育被网上几条胡扯谣言随便击败,培养出的年轻人只会盲从而不会抉择,他们只是凭直觉认为你的一切都不再可信,本着一切只分对错的观点,你禁止的,他就追求。

【杜小水:】呵呵,鸡汤就是执著于虚构各种国家高大全的形象来抨击本国人。好像只要出了国门,全世界都是上帝福音,只有中国人是脚底泥。

【Nicholas-M-P:】有的男人既要女人忠贞不二,又要自己在外风流倜傥;有的女人既要拥有完完全全的男女平等,又要男人准备好房子、车子。我书读的少,但我知道这都是不可能的。

【昆山老金:】我都有这心态,别说孩子了! 

主持人:作家韩少功曾经这样说过---“中国人深谙人情或说人之常情,由此一般不习惯走极端。常常是公中有私,群中有己,有随机进退的弹性,讲一份圆融和若干分寸,在这样的道德体质下,大家似乎都落在一个犹疑不定的暧昧里,说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若果真是这样,那么中国人的确活得可怜又沉重了些,也许,很多人到死都不知道---来这世上一遭究竟是为了什么。感谢各位收听本期节目,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