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的影子是否曾经点燃过你的青春时代? 9月4日欢乐财经

主持人:每周四,欢迎和陆遥一起打开欢乐财经之财经人物谱。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最初创业只靠“情怀”打拼,做成了微信才敢大大方方谈“收费盈利问题”。网友建议张小龙可以“功成身退”了,因为微信的神话已经开始破灭;爱国者冯军在业绩滑坡中奋力挣扎,开辟O2O营销新平台。大本营失守,立马挪窝---算是明智之举吗?迈克尔.杰克逊离世5年财富积累超过7个亿,MJ的影子是否曾经点燃过你的青春时代?一起来听吧!

  本周第一位上榜人物: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上榜理由:不疯魔不成活,不到极致不妥协。

  作为微信的缔造者,张小龙凭这款产品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微信最新的估值是640亿美元)丝毫不亚于任何商业领袖,更重要的是,相比世俗传统认知中的“商业领袖”概念,张小龙的形象单纯多了。

  张小龙皮肤黝黑、爱打高尔夫球,经常开着一辆奥迪轿车穿梭在北京城,在多数时候扮演着一名艺术家的角色,他将产品视为自己所创作的艺术品。在他“出道”至今的17年间,持续地进行着自我迭代与升级。

  张小龙1987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199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广州工作,从事软件开发。此后,他开发了一款优秀的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

  2000年4月18日,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把Foxmail卖给博大公司,并任公司副总裁。2005年3月16日,腾讯收购Foxmail软件,张小龙加盟腾讯公司,担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并带领QQ邮箱团队。

  2010年11月20日,腾讯微信正式立项,由张小龙负责;2012年8月,腾讯微信推出4.2版本。

  2012年底,张小龙被《华尔街日报》中文版评选为“2012 中国创新人物奖”科技类得主。据统计,微信首次发布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积累了2亿用户。

  有人评价,张小龙始终是一个赶潮的人,但他不在潮中。从一名程序员到一名产品经理,他学会了掌控自己的产品,但他始终无法掌控用户。然而慷慨的命运给了他第三次机会,而这次成功来得太大、太快了。

  据说一起共事的每个人都喜欢张小龙,因为他看起来单纯而又质朴,专注而又令人难以琢磨。但同时,多数人对他也感到有些不自在,因为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他对于产品的偏执超乎想象。2010年前后,腾讯内部还有另外两个团队也在开发类微信产品,但是他们忌惮会破坏和运营商的利益关系,压力之下这些项目都被暂缓了,张小龙则继续不管不顾地向前推进。

  正如巨大的财富会改变一个人,巨大的用户量也可以让一名产品经理发生变化。Foxmail时代,用户曾是张小龙最大的包袱,他不敢向他们收费,为了逃避用户,他甚至想跑去美国。而通过微信,从“摇一摇”开始,他开始尝试主宰用户,制定规则,让用户在他的规则之下喜怒哀乐。

  2012年7月,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8小时20分钟的演讲,178页的PPT,他一直滔滔不绝地讲,根本不给人提问和打断他的机会。里面谈到哲学和艺术,谈到性和暴力,对人性的理解,他说做产品就是要让用户爽,就像上帝一样。

  这段演讲片段在网上被无数人传阅,并成为移动互联网上跟雷军语录一样重量的产品圣经。至此,张小龙或主动或被动地完成了自己“产品教父”之路。

  再后来,微信的神话演绎愈加热烈,一时风头无人能及。即使当下,也暂时找不到强有力的对手可与之抗衡。但由此,问题也跟着来了。再好的产品也有生命周期,微信也不例外。有网友说微信已经很久没有创新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好日子也长久不了。更有网友建议张小龙趁着神话光环尚未褪尽,赶紧激流勇退见好就收,接着搞他的研究去。这会子应该把微信交给马化腾,从通盘考虑,马化腾应该会对微信的未来有更好的考量和安排。

  这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除非马化腾和张小龙英雄惜英雄,能够心无芥蒂坦诚相待,把彼此对产品的现状和未来规划做一个没有保留的沟通,才有可能没有阻碍的推动微信继续前进。否则,如果马化腾轻易就对微信这块正烫手的香饽饽“下手”,即使是好意,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到时候,难免有好事者调侃“既生瑜,何生亮”了。

  本周第二位上榜人物:爱国者集团董事长冯军。上榜理由:昔日风光已然不再,今日斗志依旧满满---是困兽之斗,还是破浪扬帆?

  作为爱国者公司创始人、当年叱咤风云的中关村IT大佬,冯军的言谈举止很接地气,没有同时代其他科技精英成名后的审慎、讷言和神秘。按照冯军的理论,这叫敢于“露馅”,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和好东西分享给别人。

  冯军喜欢把自己秀给别人看。8月25日,在十几位员工的围观下,冯军在公司总部楼下玩起了最近流行的“冰桶挑战”。除了向ALS项目捐款100美元外,他还自掏腰包,向思源水窖公益工程捐款10万元人民币。

  站在水池中,冯军照例讲了一番话,以点明活动意义。他多次提到旱区的“父老乡亲”,这种表述在源于国外的冰桶挑战中十分少见。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助手为冯军健康着想,三次建议换用温水,遭到后者痛斥“再说你就走人”,坚持用冰水兜头浇下。

  冯军点名挑战的是联想的柳传志、华为的任正非和海尔的张瑞敏,皆为商界模范。但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冯军和他的爱国者,已经事实上远离了中国IT圈和企业界的核心舞台。虽然移动电源等产品依旧销量良好,但眼下冯军已经把爱国者的工作重点放在了“诚信商圈”上,而这个玩法复杂的O2O营销平台受到外界许多质疑,甚至被指为“变相传销”。

  面对外界的质疑、嘲笑、调侃,冯军倒是始终表现得很坦然淡定。按他自己的话说,从20多年前开始创业那年, 他就被别人嘲笑、调侃,甚至有人骂他神经病、变态狂,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做到对外界的声音“百毒不侵”。

  1987年,冯军从西安来到北京,入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1992年,冯军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蹬着三轮车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四处奔波,兜售机箱、键盘。那时正是IT硬件的黄金时代。勤奋的作风,外加灵敏的商业嗅觉,让冯军和他的公司迅速崛起。官方资料宣称,自1993年起的十年间,华旗每年的业绩增速保持在60%以上,冯军本人也走上神坛,成为青年创业者中的佼佼者。

  1996年开始,冯军主打“爱国者”品牌系列并取得巨大成功。有媒体报道称:爱国者2010年营收约为10亿元人民币。然而好景不长,其后的几年里,爱国者的市场营收下滑速度惊人,大有一路连滚带爬,溃不成军的“窘状”。

  爱国者眼下的困境,冯军当然心中有数。不过他也再三表态,就冲着“爱国者”这三个字,即便是亏损也要撑下去,因为这不仅仅代表他一个企业的品牌,更是一个民族自主品牌的生存形象问题。

  当下真正能够激发起冯军热情的,是他正在四处推广的诚信商圈项目。无论聊到什么内容,冯军总是能够找到节点,把话题向诚信商圈上引导。现在,已经迈过45岁门槛的冯军依旧很忙。他每周会有两三天时间在北京的总部办公,其余时间则在全国各地推广诚信商圈。他希望到2017年时,爱国者能够比肩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成为中国四大移动互联网公司之一,简称“TABA”。

  不能不说,作为一个企业家,冯军敢想敢为的做派还是蛮值得称道,不过,同样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动辄大举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做“换血手术”,而且,今天输的是“A型血”,明天又输“B型血”。这---他就不怕最终产生可怕的排斥反应,导致一个原本有药可救的鲜活体不得不接受“死亡”的命运吗?想来冯军在忙于各色应酬的同时,总能抽出那么一点宝贵时间,好好想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周最后上榜的是美国已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上榜理由:离世5年,收入超过7亿美元;当艺人星光璀璨,做老板可圈可点---迈克尔.杰克逊,离去,比存在更耀眼。

  如果迈克尔·杰克逊还活着,刚刚过去的8月29日就是他的56岁生日。尽管他已经去世五年多,但全美各地---从他曾经居住的拉斯维加斯到他的出生地印第安纳州加里、以及世界各地的歌迷都庆祝了这位流行音乐之王的生日,就好像他从未离开过。

  而从许多方面来看,他确实没有离开。最新发行的杰克逊遗作专辑《Xscape》中的歌曲已经席卷了今年夏天的电视广播。从财务角度来看,杰克逊依然影响力十足:他在过去五年的收入超过7亿美元---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他最赚钱的时期。根据《福布斯》的估算,他在此期间的收入超过了所有在世的艺术家。

  然而,即使他的形象和财务状况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在这次杰克逊复兴浪潮中,依然有几个对他秉持陈旧观点的评论家坚守在主流媒体和通俗小报的角落里。

  无论怎样,毋庸置疑的是:杰克逊的确打破了许多的格局。很少有人会否认他的古怪行为、他的众多成就,包括成为音乐录影带时代的杰基·罗宾逊(Jackie Robinson)。从热门金曲《比莉珍》(Billie Jean)开始,他让一度是白人摇滚歌手领地的MTV电视网增加了黑人艺术家的音乐作品,并不断进行重播。

  通过在1985年买下披头士(Beatles)的歌曲版权,杰克逊彻底颠覆了艺人当员工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艺人当老板的概念。此后,他开创了超级巨星盈利的新道路,推出自己的服装品牌、运动鞋、电子游戏和更多产品,为Jay Z和吹牛老爹(Diddy)等现代明星成为富豪铺平了道路。

  在杰克逊去世五年后,有些昔日不那么美好的沉积层似乎已经磨平,这从他作品的复苏就可以看出来,而他离世之后的财富收入也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明确无误的证据。

  记得2009那年6月,杰克逊突然离世,令他的众多歌迷大为震惊和悲痛。当时我家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亲戚的小女孩,哭得那叫“惨不忍睹”,鼻涕眼泪一把一把的,伤心的不得了。我问她:“你喜欢杰克逊什么呀?”她抽抽搭搭的哽咽着说:“什么都喜欢!反正,他是超级巨星!”后来,为了安慰小女孩,我带着她去图书大厦专门买了正版的迈克尔.杰克逊纪念画册,她才破涕为笑,算是稍稍得以安慰和纪念。 

主持人:要说我对杰克逊印象最深的作品,除了《颤栗》《镜中人》《你并不孤独》等等经典之外,还要数那首MV拍摄的像大片似的的《remember the time》。片中的杰克逊为权力至尊的埃及王和王后表演,不想多情而又美丽的王后竟然深深的爱上了杰克逊。醋意大发的埃及王下令追捕杰克逊,杰克逊留下最后的动人微笑,化作一堆金沙,消失了......不夸张的说,当年第一次看这首歌的MV时,我几乎一直是张着嘴、睁大眼睛,舍不得眨眼、带着狂喜和惊异看完了全片。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哇,原来舞还可以这样跳,MV还可以这样拍”啊!如果一定要说说该怎么形容这位世界知名的艺人,我也只能想到那四个字:“超级巨星”。感谢MJ曾经带给我们的精彩和震撼!今天的财经人物谱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收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