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电商 暗战资本局

刘晓林2014-09-26 08:3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过去一个月中,中国两大二手车电商车易拍与优信拍的数据之争不断升级,并最终借车易拍的一纸诉状“闹到”了法庭。

这场冲突被认为是2012年底优信拍“设局”宣称车易拍欺诈事件的延续。只是这一次,车易拍除了认为优信拍严重贬低其实际成交量及成交率等数据外,还对其涉嫌“操纵”相关咨询公司发布的二手车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报告的做法忿意难平。

该报告称,在2014年上半年国内二手车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中,优信拍以47.8%的交易规模占据市场第一,车易拍紧随其后,占比为16.6%。而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中,排名正好相反。

不过,就在海淀法院正式受理了车易拍起诉优信拍商业抵毁案件的第二天,二手车网络拍卖平台优信拍就宣布,公司完成了新一轮约2.6亿美元的融资。这一巧合使得所有的数据排名之争都指向了一场资本局暗战。

优信拍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戴琨上周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优信拍提供的数据是真实且有详细记录的,不存在错误的可能。而对于外界质疑优信拍借“排名之争”来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说法,优信拍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同样予以明确否认。该负责人表示,优信拍新一轮融资早就启动,不存在“设局”的可能。

老大之争

在业内人士看来,优信拍和车易拍之间的纠纷从两年前开始后就不曾平息。只不过与2012年相比,这一次的数据之争渐入实质。

2012年,优信拍以虚假交易卧底,声称车易拍欺诈并通过微博大肆传播。尽管这起纠纷以不了了之告一段落,但“一山难容二虎”的僵持局面并没有缓和。不久前,一份iResearch艾瑞咨询所作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二手车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报告》成为双方矛盾升级的导火索。

该报告称,上半年中国二手车电子商务市场车辆成交规模达82070辆,其中优信拍排第一位占47.8%,车易拍排第二位占16.6%。

这一排名立刻遭到车易拍的反对,因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引用的易观智库的数据正好相反:在2014年上半年的二手车电商市场,国内最大的二手车电商平台车易拍48.8%的交易市场份额和47.3%的交易金额市场份额,以高于第二位优信拍市场份额两倍多居二手车电商之首。

车易拍第二天通过官方微博宣称,“该数据来源值得商榷,与车易拍研究所得的结果存在严重偏差,希望艾瑞能够尽快沟通查实,并根据事实调整该报告”。优信拍很快以《优信拍:公开回应车易拍 还原数据真实性》回应,称自己手握车易拍最真实的交易数据。

同时,戴琨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以“关于二手车的几个真相”为话题,直言“二手车批发竞争激烈,市场内没有那么多的共生。一个城市里最多出现一两个大头,第一个体量非常大,第二个弱很多”。而车易拍CEO杨雪剑则公开表态:要做二手车行业的京东。至此,双方对二手车第一电商席位的争夺公开化。

作为最早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二手车网上拍卖业务的平台,车易拍从2005年开始启动研发二手车车况标准化检测技术。2009年,这套包括268个检测项目的“云+端”的SaaS(软件即服务)系统研发成功,并被命名为268V。2010年,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搭建了全国一体化的二手车竞价交易平台。

优信拍由曾任易车网副总裁的戴琨于2011年9月创办,天使轮融资来自易车网CEO李斌和戴琨本人。

从模式上来看,车易拍以在线竞拍为主,同时也开展现场电子拍业务;优信拍则刚好相反,以现场电子拍为主,同时也开展在线竞拍业务。

拥有专利权的268V成为车易拍最大的优势,但除去技术储备外,面临着最重要的后端“流量”挑战:必须拥有足够大的买家群体,由在线活跃用户充分保证即时竞拍,以及线下活跃度。

车易拍在诉状中说:2014年9月10日,优信拍通过易车相关网站发表了名为“优信拍:公开回应车易拍还原数据真实性”的新闻稿,声称通过对车易拍的交易数据进行全程录屏,并对视频录像进行统计,同时将其所掌握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并通过被告二处予以散布传播。车易拍称,“被告的上述行为纯属捏造事实,其统计与整理的数据与原告实际数据严重不符,”称其严重贬低了原告的实际成交量及成交率等数据统计,致使车易拍的商业声誉受到严重侵害。

车易拍CEO杨雪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二手车行业水深不可拍,水浑才可怕。”并称,目前北京海淀区法院已经受理该案,但具体开庭日期还未确定。

公开数据显示,车易拍在全国163个城市有6000多个卖家,2013年实现全年50亿交易额。杨雪剑的目标是明年做到150万以上。2014年上半年已实现去年全年50亿交易额。今年计划总交易额超过200亿,按单车5万元的交易价格,即要完成40万辆的交易。

优信拍透露目前平台的交易量为累计成交量达15万台。2013年7月的数据是,优信拍平台上有3000多个二手车零售商,800多家4S店。

资本暗战

对于车易拍平台而言,从来没有像今年一样感到同业竞争的迫近。而抢夺份额,继而抢夺资本——这也被认为是引爆优信拍与车易拍两轮纷争的原因。

而就在过去两年间,二手车电商领域迅速进入大量新兵。除了车易拍和优信拍,其他形式各异的二手车电商还包括大搜车(有线上网站和线下卖场的二手车交易平台);273二手车交易网(线下二手车连锁店)以及91拍车等。

而优信拍创始人戴琨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二手车拍卖必须做大规模才能挣钱,因此优信拍从创立之初走的就是资金、技术型路线。拿地、展场拍卖、售后服务系统建立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目前风投对二手车电商非常热衷,很多资本都希望涌进来。” 车易拍CEO杨雪剑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她看来,只要有潜力,眼下二手车电商融资并不是什么难事。

显然,对于互联网投资者而言,二手车电商是比租车、打车软件更具吸引力的汽车电商蓝海。资本对二手车电商的青睐在2013年转化为巨额资金的涌入。这一年,在线二手车行业的多家企业相继获得大量的融资资本。

车易拍于2011年完成A轮融资,获得晨兴创投融资500万美元,并在2013年4月,获得B轮2000万美元的融资。

车易拍的竞争对手优信拍同样在2013年4月完成了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联想控股旗下的君联资本领投,联手DCM、贝塔斯曼(BAI)和腾讯产业基金四家机构共同投资,成为二手车交易领域当时最大的一笔融资。

不过,由于以线下交易为主,优信拍在业务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的同时,对资本的需求也前所未有的迫切。

尽管争议仍未平息,但优信拍仍如愿获得又一笔巨额融资,今年9月18日,优信拍宣布,公司完成新一轮约2.6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华平投资集团、老虎环球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

相比之下,车易拍更加按部就班,2014年2月14日,车易拍获得红杉资本领投,晨兴创投、经纬中国和中信资本等跟进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5000万美元。

尽管二手车外迁阻力增大,但资本的热度并没有减退,频繁出手的晨兴创投同时也是大搜车、车易拍、273二手车交易网等二手车交易平台的早期投资人。而红杉资本更是一直热衷于对汽车行业创新领域的投资,过去一年间蜂拥上市的多款打车软件平台都获得过红杉的投资。

2003年9月,大搜车宣布完成千万级美元的B轮融资,领投方被透露是红杉资本,曾在A轮投资大搜车的源渡创投和晨兴资本两家机构则继续跟投。成立于2012年底的大搜车是国内第一家通过“寄售模式”开发C端卖家的平台。2013年年底,上线不足两个月的二手车估值平台“公平价”即获得来自晨兴创投数百万美元的初始投资。又一个月后,车易拍与二手车估值平台“公平价”签署战略联盟。

有分析认为,神州租车之所以会和优信拍合作,可能的原因是双方都有君联资本的投资。

蛋糕红利

有分析认为,以目前车易拍的业务扩张计划并不急切需要庞大的资金,但由于优信拍声势浩大、咄咄逼人的融资规模造势给车易拍压迫感,于是后者启动今年年初的C轮融资。

而优信拍在持续大规模融资后,持续与易车达成合作,并利用易车经销商(如庞大、联拓)和厂家资源开拓业务,其公布的交易量甚至超越车易拍。

事实上,以技术研发起家,经历了近10年创业的车易拍并不是按照拼命烧钱的电商模式成长起来的。从2005年开始创业至今,包括对268V检测系统的三年研发,都未进行过市场融资。随着规模的扩大,从人力到场地、市场开拓,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车易拍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近两年车易拍在全国的网络开拓十分迅速,以华北起家,目前已经在全国车源丰富的重点城市建立了广泛的网点,目前正准备在广东和四川落地。并培训了700个检测师,也多集中在车源地区。今年车易拍的目标是40万辆交易量。

优信拍同样动作不少,借助易车网的强大资源,与庞大、神州租车、联拓相继达成合作协议。有分析甚至认为,神州租车之所以会和优信拍合作,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双方都有君联资本的投资。

此外,在重组的资本基础上,优信拍旗下控股的金融服务机构优信金融与联想创投领投的P2P平台银豆网联手,推出针对国内二手车领域优质经销商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优信金融”。

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上半年优信拍、车易拍、即时拍、开心帮卖等汽车电商共实现47亿元的交易规模,成交车辆8.2万辆,超过去年全年5万辆的交易规模。

而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上半年全国二手车总交易规模为281.9万辆,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2.77%;交易额1705.2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上涨22.88%。据此计算,二手车电商的交易量市场份额已达到2.9%,相比去年全年电商1%的份额成倍增长。

同时,二手车月度交易金额连续5个月稳超300亿元。据预测,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二手车市场的变化有望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井喷式发展。

(本报记者孙春艳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