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大手笔捐赠不差钱 11月6日欢乐财经

主持人:欢迎收听欢乐财经,我是陆遥。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罹患癌症后蛰伏一年再度露面,提醒青年创业者不要眼高手低,务实肯干最重要;潘石屹夫妇不在意给名校捐钱遭质疑,继续大手笔真金白银送给中意的教育机构;安卓之父安迪.鲁宾告别谷歌,拥抱科技孵化器---何惧旁人论是非,一心攀爬理想世界的美丽山巅,就已足够。一起打开本周财经人物谱。

  本周第一位上榜人物: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上榜理由:台湾产业要想重现生机,须下足猛药。患病后首度露面,依然乐做“青年导师”。

  据台湾媒体报道,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10月30日在台湾参加《远见》第12届华人企业领袖远见高峰会,他指出,台湾创业环境没转好,建议台湾创业团队没必要一开始想太高、太大,应先解决用户的小问题。

  李开复去年9月公布罹癌消息后,在首度公开演讲时谈及台湾的创新创业环境,他说:台湾产业跟我一样病了,充满了困难与危机,如果想恢复过去的ICT(资通讯)时代的辉煌成绩,就要下猛药。

  时隔一年,李开复再度参加论坛,并直言:今年台湾病情没转好。他表示,台湾创业环境面临的问题是不够国际化、与国际的互联互通不足,而政府有义务跟责任来改变这样的负面循环。

  在大环境生态系统有问题的前提下,李开复认为,有三种公司需要帮助;第一,是高成长公司,传统企业或者一些小确幸可以去消费,但不是主要补助对象;第二, 是国际化公司,看看台湾能否借着国际化扭转逆向;第三,是初创早期公司,政府应该补助风险较大的早期公司,而不是补助已经快要上市、有规模的大型公司。

  李开复表示,台湾创业团队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一开始想得太高、太大,但没有必要。

  他说,Facebook一开始的创办并不是立即要成为社群网站第一名,而是解决哈佛大一新生互相认识、聊天的在线平台,后来发展为长春藤学校使用,再慢慢变成今天的社群网站。一开始Facebook创办人兼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想得很简单,单纯只是学生交流,后来不断滚动、技术升级,才成为现在全球风靡的样子。

  李开复建议,创业团队要尊重用户,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找到一个很强的用户需求,尝试解决每天用户遇到的困难,那怕很小的事情也可以。

  对于台湾创业环境,李开复表示,虽然台湾整体经济有些挑战,起薪也不是太高,但是年轻人一定要多看国外网站,全世界最有价值的就是美国、尤其是硅谷,创新力最高。年轻人不要只想着去游学,而是应该留学,越来越少人去留学、去看新东西,这是一项很严重的问题;最后,年轻人一定要追随自己的心,不要想社会想要什么、父母想要什么,只有自己心中想要的东西才应该跟随。

  带病坚持工作,李开复的心态还是蛮值得赞赏。不过很多网友也发现,这一年多李开复上网发言的频次几乎降到了最低。这也是必须的事情:相对于网络知名度这样的“虚名”,此时的李开复最珍惜呵护的,还是自己实实在在的健康与生命的延续。

  本周第二位上榜人物:SOHO董事长潘石屹。上榜理由:大手笔捐赠不差钱,一个一个来;新建筑落成不低调,奇怪不奇怪---大伙说说看?

  尽管此前因为捐钱的事受到争议,但SOHO中国夫妻档---潘石屹与张欣依然决定继续捐钱给世界名牌大学。10月29日,潘石屹在望京SOHO与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 (Peter Salovey)签订了捐赠协议,捐款1000万美元(约合6100万人民币)用于资助中国贫困留学生在该校的求学费用。

  据SOHO中国基金会此前规划,类似的海外捐助总额将高达1亿美元。而在三个月前,潘石屹和张欣现身哈佛大学,捐出了第一笔海外捐助,1500万美元资助在哈佛攻读本科的中国贫困学生。据媒体报道,潘石屹夫妇并非只接触了哈佛大学一所高校,而是接连考察了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等名校。当时张欣就向媒体透露,“下一个是耶鲁”。

  潘石屹称他捐赠目的就是让这些名牌大学多招收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国贫困学生。不过有些高校不能满足SOHO这个要求,谈判过程有些漫长。这对中国地产界明星夫妻称在美国本科学生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凭借奖学金完成学业,他们希望让中国的贫困学生考上世界名校后不用太担心经济问题。

  尽管是一项善举,但潘石屹夫妇的捐赠仍引起不小的争议。正义的核心问题不外乎是---为何不优先考虑国内的高校。对此,潘石屹夫妇也简单予以了回应,主要意思是国内学校其实他们也捐了不少。

  这是潘石屹三个月来第二次与国外大学的校长签订捐赠协议,但他直言自己不愿意出镜,因为“怕老家村子里的人看到之后心里不平衡”。

  潘石屹表示,他也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到这些世界名校学习。此言一出,马上有人紧跟着来句调侃:“难不成你现在捐钱是给儿子以后名校提前买门票吗?”潘石屹一本正经的回答:“耶鲁有选择人才的标准,并不会因为自己是捐资人就降低标准”。

  最近潘石屹的曝光率着实不低---除了捐钱,还有他的盖的房子---SOHO系列。11月1日,历时四年,SOHO中国布局上海的重要项目凌空SOHO正式竣工,该项目在不久前刚作价30.5亿元出售其中一半予上海携程。当晚,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连发数条微博庆功。凌空SOHO被不少媒体誉为上海的新地标,该建筑群占地8.6万余平米、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可谓气势磅礴。但仅从外观上看,其形状又堪称“个色、甚至奇怪”。就此,有人质疑此建筑是否属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提到的“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之一,潘石屹立马断然否定了这样的猜测。

  近日刚宣布即将退休的房地产大佬、被称为潘石屹“好基友”任志强也辩护道:“小潘的建筑风格肯定是奇怪的,但不是丑陋的。是不是习大大说的那些,这只有习大大知道。”

  不管怎么说,潘石屹夫妇能够大手笔捐钱给世界名校,也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情。教育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哪里教育质量高,就捐向哪里,这当然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不能捐到“拜金大学”的官僚囊中...不知道这两口子下一个捐哪里?耶鲁?斯坦福?还是牛津?

  本周最后上榜的是:安卓之父安迪.鲁宾。上榜理由:智商、情商---一个都不能少。

  “自大狂”、“所有的东西都在抄袭我们所做的一切。”被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如此大骂的人,就是被称为“安卓之父”的安迪·鲁宾(Andy Rubin)。据称,鲁宾曾在他的办公室白板上写了一句话---“乔布斯偷走了我的饭钱。”事实上,智能手机的风云时代,看点就在风云人物。如今,乔布斯与鲁宾的恩怨彻底消散了---谷歌日前宣布,鲁宾将从公司离职,创办孵化器公司。

  鲁宾曾改变了谷歌的公司组织结构,他曾是谷歌最有权势的高管之一,他一度执掌谷歌的机器人开发项目,但他最被人铭记的功勋,则是领导开发了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操作系统。

  在同事眼中,鲁宾属于“变态”的工匠,其总是试图预测行业未来的变化,与此同时,其也热衷编程等一些细节性的工作。此外,鲁宾还被视为苛刻的领导,有时甚至被认为难以共事,这也导致安卓部门的人员流动性大以及员工的苦不堪言。与谷歌有着合作关系的其他移动公司员工则是私下里吐槽说,鲁宾对于安卓硬件产品的设计过多地施加了自身的影响力。

  不过,也有同事称鲁宾对于团队不仅忠诚,而且慷慨。每六个月,鲁宾就会在自己家里开派对,这一点类似谷歌在山景城总部的做法。2008年秋,当首款安卓智能手机发布,鲁宾获得合同中的数百万美元后,他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奖金分发给团队的其他成员,每人获得1万美元至5万美元不等。这种做法在当时的谷歌尚属首例。

  作为手机的资深研究者,鲁宾在2003年创建了安卓,但是当时苦于没有资金,有时候甚至还要向朋友借钱付办公室租金。在此之前,鲁宾还创建了Danger,并顺利打造了一款可上网的智能手机,并将其命名为Sidekick。

  2009年年中,安卓拥有了150人左右的团队。鲁宾决定创建更为精细化的商业团队,这种概念在当时的谷歌闻所未闻,因为谷歌传统地将工程师和商业经理人分开管理。好在这一提议得到了时任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的支持,鲁宾在谷歌内部创建了第一个“商业团队”。

  鲁宾的崭露头角很快引起了业界同行的关注。2010年秋季,苹果时任CEO史蒂夫.乔布斯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对鲁宾和他的安卓团队大肆批评,这反而令鲁宾及其同事兴高采烈。乔布斯当时说,因为软件碎片化,安卓系统存在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乔布斯第一次批评鲁宾,谷歌和苹果高层曾有一次对话,苹果出席的是乔布斯和iOS负责人福斯托尔(后来被库克炒鱿鱼),谷歌出席的是佩奇和鲁宾。这次会谈的气氛十分紧张和尴尬。

  一位了解对话内容的苹果高管透露,这次对话变成了人身攻击。乔布斯批评鲁宾的行动是“反创新”。乔布斯还曾侮辱鲁宾,称他从神态、发型到眼镜千方百计模仿自己。鲁宾倒是对这样的批评甚至是攻击不以为然,也很少在众人面前表示自己的看法。他一直安之若素的,活在自己构建的精神世界里。

主持人: 2013年3月,鲁宾先是突然离开安卓团队,一年半以后又毅然决然的离开谷歌自己创业---这背后有何内幕?美国《商业周刊》曾经就此刊发一篇深度报道,挖出了一些外界不为人知的细节。文章大意是说鲁宾此人,才华横溢,但个人行事风格,却不太令外界舒服。在某些厂商眼里,鲁宾甚至有点不择手段,很难合作共事。概括起来说,就是智商很高,情商不敢恭维。说到这个问题,还真想请教各位:您怎么理解智商与情商的关系?其各自的占比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功呢?有想法的,不妨说来听听!感谢收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