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亮“巡演”传递了什么信号 11月7日欢乐财经

主持人:欢迎收听欢乐财经。万科30周年庆典之际,总裁郁亮带领员工展开国内大部巡演。经济观察报社论:郁亮“巡演”传递了什么信号---与您共同探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该如何重新布局;10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我国慈善事业总基调,评论员陶舜撰文“以机制创新激活慈善潜能” ,并以企业家曹德旺成功运作善款为例,阐明“不破不立”之重要性和必要性;刚刚落幕的热播剧《北平无战事》以其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段特殊岁月的故事。评论员纳狄以“《北平无战事》:反‘潮流’的胜利 ”为题,阐明“逆势而为需要勇气”。APEC会议期间送餐时间精确到秒,是没事瞎作还是向国际化水平看齐;内蒙古18年前凶杀案重审难以启动,个中原因何在?---微言大义,听经观粉丝说道说道。               

一句话评论

1、郁亮“巡演”传递了什么信号

  经济观察报 社论 今年秋天,万科总裁郁亮带着小兄弟们开始一轮“巡演”,先是北京、华南,最新的一站是华东。这个系列动作选在万科30周年庆典之际,颇具标志性意义。

  三十而立。龙头万科在今年不断释放信号,抢占了很多头条,而梳理其间王石、郁亮二人的言行,无外乎几个关键词:白银时代、老大交椅、合伙人、小股操盘、互联网思维、精细化运营。它们又组成了一个共同主题,增长空间的压缩。

  从遍地黄金到白银时代,老大的定调令市场陷入深思。2014年春天,万科干将毛大庆不慎流出的演讲稿,预警中国房市的枯水期将至,其后大半年的市场,验证了预言非虚。而教父王石对全年经营目标的保守定调,意味着万科过去住宅产业化指向的规模化之路行至终点。面对后来者发起的挑战,万科在内部激烈争论之后最终确定了 “不争大”的基调。谁也不愿将大哥之位拱手让出。怎么破?郁亮的巡演做出了非常详尽的解释。

  小股操盘是万科此前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路径,去年年底以来被提升到公司发展纲领的高度。其逻辑显而易见,作为一个全国化布局企业,在不断发展的需求和生产资料愈加稀缺的矛盾中,万科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解决增长的问题,又降低杠杆、控制风险。郁亮的话很形象:万科有60多个儿子,儿子不行,可以招女婿,儿子换不了,女婿可以选。

  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房地产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过渡。万科看到了,也在想办法。此前互联网被视作房企卖房的噱头。但从万科频繁学习腾讯百度,甚至请新新人类马佳佳讲课,不仅仅是卖房噱头,也是在借鉴所谓互联网精神。亦即强调一切以客户为本的理念,客户是谁,在哪里,怎么找到,如何满足其需求和体验。

  发展路径、发展理念明确了,接下来是组织的问题。合伙人制度是万科今年非常有趣的话题。在职业经理人的体系里,业务放缓,人才全部顶格发展了,怎么留?所以郁亮拿出一部分股份让他们参与分享公司的成长红利。通过让利,不仅释放了人才发展的空间、提高了组织的效率,也减少了精细化管理的推进阻力。合伙人蓝图不局限在组织内部,也将运用于组织的外延,随着万科业务多元化展开,将接触到更多界面上的产业链上下游,将这些利益相关者变成合伙人,落脚同样是在成本控制。

  白银时代还能玩么?答案是肯定的,但类似前两年被热炒的千亿俱乐部扩容,已不是热门。野蛮生长的终止,代表着一个流程规范、管控精细的新时代到来,房企需要适应客户为上、利润合理、不断去平衡增长和发展的常态。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万达、恒大的多元化,中海与保利稳步精准,华润、世茂的速度运营并行,还有更多中型企业在各自细分市场的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或许你还记得,在过去的生命中曾经有那么一天,你的骨骼不再狂烈地拉伸,肌肉和海绵体不再肆意膨胀,青春期的荷尔蒙不再难以抑制地需要释放,你需要变得沉稳、节制,学会取舍,你步入了中年。

  现在,开发商和房地产行业都在这个节骨眼上了。

2、以机制创新激活慈善潜能

   近年来,慈善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正能量”的重要一脉,如何更大程度地激活慈善的潜能,进一步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壮大,增强赈灾纾困的力量和效能,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尤其是慈善组织所关注的。

  现在,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终于到了。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明确了总基调:“必须创新机制,使慈善事业与国家保障救助制度互补衔接、形成合力。”会议认为,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慈善帮扶,是补上社会建设“短板”、弘扬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在上述基调之下,会议还确立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机制的方向。比如,“要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政策,推出更多鼓励慈善的措施。”这是非常务实的一个举措。其实早在2008年,财政部、国税总局和民政部就曾针对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问题联合发文,其中明确,“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真正享受了这一待遇的公益组织往往是先天条件更好的有官办色彩的慈善组织和一些基金会,如各级慈善会和红十字会,民间公益组织在此行列中往往缺席。以江西省为例,2014年度第一批共34家公益性组织通过相关部门审核,获得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其中就没有民间公益组织的身影。公益组织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根据规定理应获得免税资格,但捐赠税前扣除,由于涉及企业和财政预算,需要经过多方严格审批。至于免税资格,在江西能申请到免税资格的民间公益组织也并不多。因此,“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政策”,还须各地因地制宜制订更具体而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当然,还应加强慈善的自律和社会监督。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所强调的,慈善组织应“及时公开项目运作、款物募集及使用等情况”,依法查处违规募捐、违约使用捐赠款物、无正当理由拒不兑现捐赠承诺等行为。善款的使用是各界尤其是捐赠者最关注的问题,对此,著名慈善家曹德旺的经验值得注意。2010年西南大旱,他决定捐资2亿,为了确保善款发到灾民手上,他亲自监督善款的发放,与合作伙伴中国扶贫基金会签下了协议:如果超过1%的不合格率,赔偿30倍。不仅如此,他还把善款的管理费由行规的8%~10%急剧压缩至3%。

  经济观察网评论员陶舜:曹德旺对慈善的运作无疑是个增加中国慈善事业透明度的可复制的案例。其中的经验和精神,值得推广。如果从业者都有这样的监督精神和接受严苛监督的承受力,慈善事业的社会美誉度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官办慈善所受的责难也将锐减。

3、《北平无战事》:反“潮流”的胜利

  “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是永恒的。但那不属于我。”当剧中笃信存在主义的国共两党双面间谍梁经伦念出这句台词时,你就知道《北平无战事》绝对是一个异类,它不太属于现在的中国电视荧屏---看看剧作家刘和平讲的故事、立的人物、立人物的方式,导演孔笙在清晨的树林里捕捉到的光线和老戏骨们嘴角的抽动,再与其他频道现实中的大多数做个对比,大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逆势而为需要勇气。

  什么是如今电视剧的“势”?就是市场的“市”。不用去参加电视节,细心的观众可以从今年的排片表里看出买卖情况,以婆媳为主的家庭剧和打鬼子依然是主流,雷同的剧目都能在一年里被全国的上星卫视与地面频道消化掉。

  抗日剧红火,曾有人提议,可不可以做一些不太一样的题材,比如如何筹集物资,怎样运输给部队,钱怎么解决,怎样在后方开设医院和学校,就像《北平无战事》这样铺陈开来呈现当时国民党当局的贪腐和战场之外的困难,而不仅仅是手撕鬼子。然而,由观众、广告商、电视台采购部门、投资方和一部分创作者联手,造就了既成的商业模式,改变并不容易。《北平无战事》投资1.5亿,首轮卖给了北京、天津、河南三台黄金档和山东卫视非黄金档,相对这么强的阵容和制作来说,卖得并不好。许多台领导是喜欢的,拿了碟回家看,但考虑广告收益还是拒绝合作。

  这部戏7年来多次被撤资,2009年投资方要求赶出剧本以配合建国60周年,刘和平拒绝了那笔投资,住进庐山三个月。虽然成片仍不完美,比如一些文艺气息太重的拍摄手法不仅没有为塑造人物服务,还拖慢了节奏,可能会流失一部分观众,但认真磨出来的台词和人物关系,讲究的光线、场面调度,几位男演员贡献的极致演技,都令我们欣喜它的存在。

  编剧对中国人的特质抓得入木三分,剧中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马汉三,几乎算是电视剧中从未有过、但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的微妙形象。看起来只是编剧功力的问题,实际上仍是一个“逆势”的大状态下才能出的效果---换成一般的制片人,要么“平均三天交一集”签在合同里,要么开会时指手画脚干预创作,要么签了一个大腕演员,第二天人家就自带“御用”编剧进组全盘改写……遇上这些情况,“马汉三”恐怕都要胎死腹中。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纳狄:前不久,中央的文艺座谈会谈到了文艺作品与市场的关系,我们期待专心做作品的创作者们更有勇气,看到希望,如果可以令电视台和资方每年拿出一点利益为好作品让路,我们乐于看到这种反“潮流”的胜利。

微言大义

1、【国家会议中心APEC会议期间,送餐时间精确到秒】会议期间,国家会议中心预计开餐142场,接待就餐人数约7.3万人次。这里场地开阔,送餐距离较长。据测算,会议期间最长送餐距离直线距离300米,工作人员经过秒表计时反复演练,最终确定5分45秒到达指定送餐地点。(人民日报)http://t.cn/R7lp0UK

【大平国子:】是很精确,但有什么意义?中国人就是在此耗费太多精力,比如开会茶杯用线拉齐,方向标准一致,座椅一个固定模式等.

【栗子小甜妹:】啥时候对咱自家人也这么高标准,严要求。就要求食品安全有保障。

【偶尔给点关心:】老外的服务员都会穿燕尾服,单手托盘之类的必须平平稳稳,歪一点都不行,这都是很多年的功力......本来服务就是个很苛刻的事情,APEC这么大的事苛刻一点怎么了,算个时间怎么了??

【我真是悟空啊:】谁再说中国人不严谨我跟谁急!

【民工张码字V:】还有别的吗?能干点正事么,天天整这些花拳绣腿给谁看?说好的制度自信呢?

2、【内蒙古18年前冤杀案重审背后:有势力阻止翻案】2005年,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因真凶赵志红落网被认定为冤杀,并被屡次呼吁重审。然而,据悉当年该案负责人几乎都得到提拔,而案件一旦翻转,问责机制产生的影响将十分巨大,国家赔偿也将由内蒙古自治区法院承担。http://t.cn/R7loKrO

【哥比你好千百倍:】应该翻案,曾经的过错我们需要正视,社会需要正义,哪怕是迟来的正义。

【真的好想你露露:】支持重审,让冤案得雪,让制造冤假错案的人为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负责!国家赔偿不还是财政的钱,纳税人的钱,难道内蒙古法院有小金库?

【笨猪132:】一定要翻查此案,太冤枉了!升官又怎样?影响力大又怎样?白白一条性命就因为不负责任的误判没了。不但要赔偿家属,还要惩罚不负责任的当官的!

【满满mam:】当年为立功草菅人命,这样的人现在当着大官,能为百姓做什么好事?必须翻案!!

【大哥贾志维:】追查到底,否则将成现代窦娥啊! 

主持人:18岁,正是人生最富有活力和希望的青葱岁月,内蒙古青年呼格吉勒图却在他最好的年华被错当成故意杀人犯而遭枪决。他被枪决后9年,真凶现身。呼格吉勒图的父母以为儿子终于可以含冤昭雪了,然而---残酷的现实又折磨了他们8年多,3000多个难眠的夜晚。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真凶现身8年,为何还不能给无辜的人应有的尊严?可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愿此案早些划上真正的句号,否则,就不得不让人无休止的感叹“六月西风烈草川,沉埋尸骨恨难填...”了。感谢收听今天的节目,天气愈加寒冷,还望各位及时添加衣物保暖,照顾好自己!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