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孙进退绿城是否有第三条道路?

陈哲2014-11-14 22:26

陈哲

绿城股权收购案自10月底传出宋卫平将回归消息以来,舆论大哗。自2012年6月双方合作之日起,质疑声就如影随形。落脚点集中于双方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上的差异甚大。孙宏斌对绿城之改造,瑕瑜互见。一方面,孙氏雄心勃勃,短期内就从组织、制度、执行力上,套用融创的高效模板,强调目标和结果导向,给绿城上下注入一股新风,也在业绩一端收效显著;另一方面,严峻形势下强行给绿城注射异种血脉,其间内外反馈,确实与过去宋氏绿城迥异,怪不得外界有些“绿城已不是原来的绿城”的感慨。

应该说,宋孙均不可以等闲商人视之,融绿两家在中国地产发展的历史上,必将留有深刻印记。但如果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却都有致命弱点:绿城精营造、重服务,却粗管控、轻回报。融创当得起经营效率之集大成者,却在底蕴积累上仍显不足,遑论价值输出。

以这个视角来看,宋孙二人取消此前双方契约与否,绿城都将面临难题。如果孙宏斌收购绿城完毕,却未能真正因地制宜、因材择法,延续过去二十年绿城真诚善意精致完美之根本,孙口中“房地产第一品牌”的价值,无疑将大打折扣。反之,如宋卫平再回购,孙氏退出,绿城仍以过去治理企业纲要,应对当下竞争愈加惨烈之市场,胜算几何?

利者,义之和也。宋卫平是能讲出“天下一家,有德者掌之”的企业家,孙宏斌则被评价为“跟靠谱的人打交道比谁都靠谱”的励志榜样,虽在商言商,想必双方也绝无可能仅为一个“利”字反目。那么进退之外,是否存在第三条道路,可令双方、乃至所有相关方收获共赢的局面呢?

一年多前,我们曾观照两家合作之雏形——融创绿城合资平台公司运营一年后的效果,颇为感慨,写下《融绿这一年:1+1等于几》。当时绿城、融创、九龙仓的合作,令人看到了惊喜。诚然,以“蜜月期”反诘,未尝不无道理,但遍观天下,用大智慧磨合、取长补短以致终老之结合,亦不在少数。

自助者天助,正是因为过去绿城耗费二十年沉淀下来的独特企业基因,才使其经历数轮调控迄今屹立不倒、历久弥新。2012年,九龙仓和孙宏斌相继参与后,宋卫平的品质服务、孙宏斌的高效管控和九龙仓的聚财稳健,和而不同,相得益彰,均是绿城可善加利用、得以更上一层楼之利器。何不继续将三方优势继续放大,从而使绿城兼善工、谋、销、金于一体,为中国房企发展路径提供一个更为健全的标杆?

以局外视角梳理目前股权结构和各方诉求,我们不妨做出这样的设想:既然宋回购股份,有毁约趋利之嫌,那么,是否可以在孙宏斌收购绿城股份不变的前提下,宋、孙、九龙仓三方各司其职。具体途径,一是由孙宏斌总揽经营全局,但宋有品质服务的一票否决权。或者宋氏重掌绿城,同时将营销、流程管控等内容外包孙宏斌团队,甚至孙氏完全退出管理层,行使大股东权力。两种情况下,均在董事会、投资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等决策层面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三方以权衡客户、股东、员工、合作方诸多方面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研讨治司方略。

上述建议,或流于书生意气,但纵览古今中外企业经营之集大成者,无一不是以内外制约、双手互搏、甚至自我革命的方式,做出平衡而妥协,才得以因时而变,不断革新,葆基业长青。而只顾及一己之私、信奉专制集权、以长期利益换取短期收益的做法,在愈发阳光公开透明的商业大潮中,恐怕早已不合时宜。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内民企仍以老板文化为企业文化。如今中国企业跻身世界大舞台,怎样将多方博弈下生成的西方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与传统的为商者义利之辨有机结合,已经是国内为商者的大课题。宋孙都是地产商界不世出之领袖级人物,万众期许之下,二人应有解题的胸怀、责任和能力。

百语千言,乐见绿城悠悠,其风也长,其势也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