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股市的繁荣

张勇2014-12-27 10:16

经济观察报 张勇/文 2014年的股市即将在年尾的过山车行情中结束,市场这种扑朔迷离的表现让很多人无所适从,而年关在即,我们并不想去判断股市的牛熊,展望来年,我们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股市的繁荣。

以股市和债市为主的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融资的最主要渠道,多年来,提升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规模中的比例,是国家一直努力实现的经济改革目标。

具有低成本特性的直接融资比例低下,最直接的影响便是高企的间接融资成本不断蚕食实体经济利润。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实体经济平均资产收益率达到15%以上,本世纪初,这一数据降至10%以下,而2010年前后,该数据则降至3%左右。

这意味着,多数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已经比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还要低,这必然导致大量资本流向银行及所谓的货币市场,虽然不断壮大的民间借贷为民营企业经营资金的获得打开了一条渠道,但民间高利贷的盛行却更加恶化了企业的生存状况。

更值得重视的是,国营企业走到今天已经到了必须开展新一轮改革的关口,盘活存量成为关键点,据不完全统计,中央企业和各地方大型国企在这一轮改革中将有大约50万亿元的资产需要盘活,需要证券化,急需能够承载改革的市场。

如何破题?股市的繁荣大势所趋。

有个非常流行的词叫“实体经济去杠杆”,说白了就是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成本,但这个“去杠杆”过程必然要带来坏账率的上升,再指望银行把钱投向它们是不现实的,今年以来每月的新增社会融资总量没有增长反而屡创新低就是一个证明。

不可否认的是,央行正在放松货币,但这还远远不够,直接融资的进一步放开,通过增加资本市场的低成本融资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才是根本之道。

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股市繁荣的预期也有着可能实现的有利条件。中国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到了中后期,有关规定的出台很有可能引发理财收益率的下行,有分析师就指出,2015年将有约13万亿的理财资金要重新选择配置方向,这样会有更多的资金转向资本市场,此时发展直接融资可谓“天时地利”。

当然,股市的繁荣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股票都将“鸡犬升天”,历史上的牛市也从来没有让所有的股票都出现赚钱效应。

事实上,在之前一年多所谓的熊市中,许多小市值上市公司通过讲重组转型的故事吸引了不少的资金,早已开始了自己的牛市,但在2015年,这些故事如果不能兑现,自然要被重新估值。

而2014年最后一个多月的行情清晰地展现出了“大股牛市、小股熊市”的特点,资本市场的“崛起”以及要在2015年频繁出现的国企改革故事,显然要继续带来股市的风格转换。

不过,无论2015年的股市呈现出怎样的风格,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而言,股市繁荣的重要性或许将在2015年被提上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

我们相信,由股市繁荣所带来的直接融资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转型、解决中国金融资源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间的错配,还将缓解融资成本高企引发的投资不足压力,更有助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反哺,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分社社长
2004年入职经济观察报,历任华东新闻中心高级记者、主任,主要负责华东地区采编工作和资本市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