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莱恩全球CEO:完善产品组合,发力亚洲市场

万晓晓2015-03-25 18:14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晓晓 “我们已经完成了50%的公司转型工作,公司的业务剥离也已经告一段落”,3月25日下午,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公司科莱恩全球CEO郭海力(DR.Hariolf Kottmann)告诉经济观察网,2015年,公司的资本支出约在3亿至3.5亿瑞士法郎,希望实现4%-5%的增长率。

据了解,科莱恩目前正筹划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并在管理上增加中方人员人数。2014年,科莱恩全球实现稳健的业绩增长,销售额为61亿瑞士法郎,高于去年同期5%,大中华区的销售占全球的11%,公司毛利率达29%,负债比率为46%。

过去5年间,公司对产品组合重新定位,在12个业务领域进行了投资,确定了护理化学品、催化剂及能源、自然资源以及塑料涂料四大业务板块。公司的五大战略为增加盈利性,对于产品组合的重新定位,通过可持续发展增加价值,扶持创新和研发,强化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的增长。

郭海力告诉经济观察网,科莱恩前五年业绩非常好,而在过去的八至十年间则一直面临调整,其中包括冒进的收购给公司带来的沉重负担。他介绍,公司曾在全球经济向好的1996年,并购过一家德国公司,这家德国公司营业额是当时科莱恩的四倍,财务状况、产品组合也非常好,这起并购给公司后期带来了很好的业绩表现。

而在之后的2001年,公司于行业很好的时候,收购了一家英国特种化学品公司,但是当时负责收购的团队没有做尽职调查,选取的融资方案风险又很高,一年后,市场发生了变化,科莱恩公司则没有办法再承受并购和融资带来的压力。

“这使得2001年至2007年,公司共计花了50亿瑞士法郎用作对这家公司收购、融资、重组和员工遣散等相关费用”,郭海力告诉经济观察网,而今在进行产品组合管理和业务经营时则会更重视这样的问题。

郭海力自2008年加入科莱恩后,便开始对公司实施了系列的重组和调整。在他看来,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情况,但公司现在情况已经非常稳定,基础也非常坚实,处于良好的增长轨道,年增长率在4%到5%。

作为一家多元化公司,郭海力认为,科莱恩产品组合的遵循的原则是,要有更好的市场前景,产品具有竞争力、创新能力,具有可提升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率。公司于2009年开始产品组合管理。

在科莱恩看来,公司的未来取决于亚洲,大中华区是科莱恩全球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这并非说明我们对欧洲市场不关注,公司财报虽然用瑞士法郎计算,但我们不是瑞士公司,而是欧洲公司,因为我们注意到现在欧洲市场的增长为0,甚至去年是出现了负2%的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仍然在亚洲”,郭海力说。

不过,科莱恩未来并没有意向在中国进行并购。“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中国进行并购谈判是非常困难的,与其花上很长时间去谈判,不如自己内部的有机增长。当然市场上也具有吸引力的公司,但他们也不会愿意被收购,反而是有意向会去收购美国或欧洲的公司”,郭海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