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鑫和“暴风影音” 4月9日欢乐财经

主持人:说起山西,很多人第一印象都会和“煤”扯上关系。其实这几年在互联网江湖大战中,也杀出了不少山西大佬。比如李彦宏、贾跃亭都是来自山西。本周财经人物谱上榜的这位,和李彦宏是山西阳泉老乡,不过他的创业之路似乎比不得李彦宏那般风光,一路磕磕绊绊走来,沉浮之间,终于在2015年这个春天,得偿所愿。他的名字叫冯鑫。今天的节目,咱们就聊聊冯鑫和他的“暴风”的故事。

  2007年初,冯鑫团队收购“暴风影音”,开始公司化运营。根据冯鑫自己形容,他是一个“混子”,“勉强从大学毕业”,从金山软件毒霸事业部副总经理任上“被辞退”,到后来创业,总之整个人生“是莽撞的”。一路上悠悠达达,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终于坚持到现在。

  2015年3月24日,创业8年的冯鑫终于如愿带领暴风科技走上了创业板的红毯,发行30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7.14元,欲募集资金5.1亿元。此次上市是否让暴风拥有在视频行业打一个漂亮翻身仗的可能?情况并不乐观。影视与综艺节目的版权早已水涨船高,卫视热门综艺节目的版权打包费用已至数亿。在这种形势下,暴风影音下一步该怎么走?按现任暴风科技公司CEO冯鑫的话说,自己的思考是向移动互联网进攻,因为“PC已经不值得再加努力了”;同时,把视频变成更广泛的娱乐,包括音乐、游戏、演出等。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冯鑫的二次创业项目暴风魔镜开始渐渐成型。

  众所周知,此前,暴风科技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初期在IDG等风险投资进入之后,同其他网络公司一样,暴风寻求VIE构架(可变利益实体)赴美上市。2010年暴风重组,美元资本退出,引入华为投资、金石投资等国内资本,上市方向转向国内。这期间,暴风也从一个家喻户晓的视频播放器,转型成为在线视频平台。

  总结暴风的得失,冯鑫认为自己曾犯了三个错误,一是融资时没有经验,不敢要太多的钱;二是只会看产品机会,战略格局不够大;第三就是管理的问题。他感慨说:“管理天生就是跟自由对抗的。魔镜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重新塑造了一个组织,虽然新的组织有较大的风险性,但我自己更担心的是没有用更快的速度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来。”

  不过,业内有人认为,魔镜对于暴风来说,是一步险棋,单纯的工具性产品想要真正大规模商业化,就应沿着从产品到渠道再到平台最后抵达入口的路径,而魔镜借助暴风自身的影视平台优势跨过了中间形态直接跻身入口,这在外界看来多少有些“超速度”。

  其实,冯鑫的商业意图很明显,希望借助于虚拟现实产品,再依靠暴风团队多年在视频行业的技术经验,向虚拟现实平台高速转型。为此,头盔眼镜+智能手机的组合成为了暴风魔镜的首选模式。冯鑫认为,要想最终抢占这个虚拟世界的平台先机,必须先拥有海量用户,而能否聚集海量用户的关键还是在于魔镜带给用户的体验是否成功。

  有空闲的时候,冯鑫喜欢研究兵法。他大学的时候看《孙子兵法》,把所有兵书都看过,觉得很好玩。冯鑫有个很好的朋友,他们俩一凑到一起就老研究兵书,然后还互相用兵法虚拟地打,在操场上就开始说“假设你今天有多少军队”,就开始口谈战争。对他影响最大的方法论是《鬼谷子六韬》,讲从势能到动能这些逻辑,在什么时候如何选择自己的位置和行为关键点,讲得很具化,很有用,看了很多遍,冯鑫总结说自己的业务感受基本都是从那儿来的。

主持人:暴风影音的上市并没有让冯鑫显得如释重负,因为他面对的市场已经变得更加残酷了。就在不久前,冯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打算上市之后回到山西老家妈妈的老房子里,闭关一段时间。他会带这么几本书:《刀锋》、《约翰克里斯朵夫》和《道德经》。在这个瞬间,你会看到,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未来时,他需要回到过去。冯鑫很喜欢的一位歌手窦唯在一首歌中的某段歌词似乎很能映照他此时的某种心境:“江湖中迷走,浑然身自由。”做到这点何其难,但若能真的做到,已然不是一般人了吧。共勉!感谢收听本期节目!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