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来了,院线你很危险知道吗?

余言2015-04-22 08:27

静观

 

编者按: 2015年将是一个临界点,50%的电影票房贡献将来自互联网渠道。互联网+来了,院线,你很危险知道吗?

我们推出“静观·电影产业透视”系列报道之二,继续陪您聊聊电影圈的那些事儿。

经济观察网 余言/文 电影在线售票由来已久,却从2014年开始红透了半边天。美团猫眼在2014年9月30日《心花路放》上映前,帮该影片预售了一个亿的票房;离电影《一步之遥》的首映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来自各大在线选座机构预售的票房收入早已超过2亿元,其中微信电影票一家两天的预售就高达5000万元……

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九大趋势预测》中指出,2015年将是一个临界点,50%的电影票房贡献将来自互联网渠道。

互联网正在颠覆一切。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转眼间“互联网+”的概念席卷而来。

然而,互联网+来了,院线,你很危险知道吗?

就目前来看,在线预售电影票中院线依然获益匪浅。影院与第三方结算票价是按照院线及发行公司的最低指导票价卖出,低价预售多是由第三方贴补差价。微信电影票曾投入数千万元,以9.9元的低价预售《一步之遥》。

由互联网第三方公司补差价,院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不仅保证了上座率,还通过第三方撬动了更多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获得了潜在客户。另外,院线可以充分依靠前期的预售效果,来优化调整后期影片排片。

然而,如果院线一味沉浸在既得利益中,坚持认为互联网购票只是多了一种售票渠道,毕竟最终看电影还是要回到影院,那么,院线就已经很危险了,你正变成温水里的青蛙。

虽然微信电影票创始人微影总裁林宁说,“我们还在学习,如果说产业链要重塑的话,我们没有资格去重塑,我们对很多事情还懵懂。”虽然抠电影创始人兼CEO李凯也说,“O2O这种生意,一个互联网公司是取代不了传统公司的。”而猫眼电影同样表示,“我们给业界带来的更多是增量和提升,不能说是颠覆或者破坏。”……

但是,在线售票的野心,绝不止于此。没有任何一个入侵者,会在刚刚踏入一片领域时,就大张旗鼓的宣扬自己要侵略、要破坏、要占领。

院线首先失去的,是对旗下影院的控制力。 

目前中国影院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资本联结模式,院线直接投资影院,拥有对影院的绝对控制权,如万达影院;一种是供片联结模式,影院加盟某一院线,由院线提供统一供片、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管理,如新影联。然而,后者虽然看似控制严格,但由供片联结起来的院线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加盟影院在协议到期后可以随时换东家。

截至 2013 年底,全国共有城市院线 45 条,除了万达影院这一典型的资本联结模式,大部分都是供片联结模式。而根据报道,2014年全国新增影院数量实现翻番,达到近千家,私人影院开始在二三线城市快速布局。随着中国影院数量的飞速增长,除了像万达院线那种具有绝对控制力的影院外,越来越来的影院经营更加灵活,松散的联盟被冲散、被在线选座市场“趁虚而入”成为一种必然。

微信电影票于2013年12月12日上线,目前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杭州、昆明、天津、西安、南京、郑州、厦门等全国300个城市,支持微信在线选座的电影院已经超过了500家,今年这个数量将会超过1500家。仅一部《一步之遥》的预售,它就拿到了 12月18日首映日以及19日、20日、21日四天的黄金场次。在线售票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当然,联盟会依然存在。但当有其他影院加入到在线售票系统的阵营,并且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观影需求时,那些联盟影院还能坚持多久?

目前在线售票公司还在寻求院线的合作,以后就会变成院线向它们寻求合作。或许你会说,没关系,毕竟排片的权力还在影院,院线手里握着这个杀手锏,就有足够的砝码。真的是这样吗?

互联网行业,用户至上。当用户量级达到一定程度时,便能产生巨大影响力,从而左右一个行业。一旦在线售票市场积累了大量的用户,量变就能成为质变,院线失去的,将是它在整个产业链条上的话语权。 

市场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如大众点评,到2014年第三季度,大众点评月综合浏览量(网站及移动设备)已超过80亿,随之而来的,是超过60%的收入来自广告和其他业务。这60%,代表了大众点评对线下市场的巨大影响力。这意味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主动向大众点评谋求合作,吸引用户。

一旦集聚了足够的用户,曾经发生在大众点评上的,就一样可能发生在在线售票平台上。上文已经提到,目前影院与第三方结算票价是按照院线及发行公司的最低指导票价卖出,低价预售多是由第三方贴补差价。当在线售票平台可以决定让哪家影院成为用户的首选影院时,谁又能保证,那时的院线不会把票房收入分给在线公司以谋求在推荐位下的一席之地呢?

内容和发行渠道,是电影行业的两个命脉。过去,内容最终掌握在制片方和发行方手里,渠道则被院线控制。在线售票系统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对内容和渠道的双向渗透。猫眼电影是《心花路放》的联合出品方,微信电影票是《黄金时代》的联合出品方——截止目前BAT和优酷、奇艺等视频网站以及都已经成立了电影公司,在线售票网站现在都已经有了专门针对电影营销宣传的部门,接下来定会成立专门的发行公司或者大客户部门。伴随着在线市场在电影行业筹码不断增加的,则是院线话语权的逐渐削弱。

与此同时,在线售票方正在通过预售的方式影响排片。微信电影票林宁对此亦是体会颇深,“片方目标就是票房要好,第一件事情就是伺候好影院经理,影院经理现在靠数据,那就是要(在线预售)做数据,这样游戏规则其实已经改变了。”当影院经理还在为科学的排片依据沾沾自喜时,在线售票公司已经通过技术和大数据渐渐影响甚至控制了影片排期。这一招,可谓“杀人于无形”。

不知院线是否感受到了自己正在渐渐失去的权力。 

如果再往深想一步。

没人想到当初文艺小资内容汇聚的豆瓣今天开始卖书和电影票;也没人想到只卖书的当当开始卖起了服装和百货……互联网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以主业为核心,向周边无限扩展外延。当在线售票市场顺便卖了爆米花、卖起了影视周边,又能剩下多少人愿意跑去影院买背后租金、税费昂贵的爆米花和可乐呢? 

行业的先行者早已嗅出了危机。2014年6月,华谊兄弟通过收购股权及增资的方式获取卖座网51%的股权。

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里,失去危机意识是最为致命的。当然,影院不会消失,院线也不会死。但这并不代表,你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