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速慢网速贵,总理也吐槽

主持人:欢迎收听欢乐财经,我是陆遥。本周经观热评关注:网速慢网速贵,一直以来都是网民们诟病的对象,然任你怎么发牢骚,人家该怎么折腾你还怎么折腾你。这次连总理都忍不住吐槽了,看看啥时候能解决?环保部总说自己受夹板气,工作不好开展,难道自身就一点没问题吗?不妨学学香港廉政公署,昂首挺胸把事就办了。微言大义:国内综艺节目韩国艺人扎堆,网友调侃“泡菜味”越来越浓了;希拉里参选美国总统,25亿竞选经费从哪儿来?一起来听吧!

经观热评

1、提网速降网费,为何要拖到总理吐槽?

经济观察报 社论 李克强总理在4月14日再次敦促提网速、降网费,3月5日,李克强针对 “网速”问题已有过相似表态,他说自己到一些国家访问时发现,“有些发展中国家的网速都比北京快”。这一次,工信部回应要在今年大幅提升网速,让老百姓上网速度更快,价格更实惠。

工信部的快速回应似乎让人吃了定心丸,但语言模糊,还是不够解渴:网速能快到什么程度,费用大致能降多少,也还是一个未知数。这种模糊又似乎沿袭了通信业长期以来的模糊惯性,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你实际得到的网速通常达不到购买之际服务商许诺的网速,有时投诉一下网速就能上调一点,有时投诉了也没用。

网速慢价格贵被网民诟病已久,但那些批评并没有能够铸成改变,直到李克强总理来替网民吐槽。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显示,中国的信息产业以2-3倍于GDP的速度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正面临资费过高、法规不健全、对国外技术依赖过大以及人才缺乏等四大障碍。其中指出,当时中国的互联网使用价格占收入水平的10%,这一比例是发达国家的10倍。

如今8年过去了,网民的数量增长了几亿,移动互联的刚需已堪比空气和水,上述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网费太高尤其让人肉痛。网速慢不慢、贵不贵固然是相对的,但通过相对值与绝对值等不同角度的数据对比,才能呈现出问题的不同侧面,为问题的解决提示一些方向。

在较早进入信息时代的欧美,近来网络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通过加强建设宽带网和4G移动网等方式提升人们上网的速度;二是逐渐降低上网费用,使更多民众能享受到网络的便利。网速慢、网费贵的直接原因是信息基础设施落后,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在80位以后。但也不应忽视体制原因,我们看到,电信、网通、广电等国企非但没有充分展开竞争,反而通过划片经营的方式实施了合谋式垄断,从而阻碍了这个领域的市场化进程。让逐利的三大运营商自降其费是困难的,提速降费不能完全依赖三大运营商自觉“割肉”,它是需要多方参与的一场利益博弈。

如何破解网速慢、网费贵以及上不了网的问题,在移动互联时代愈加显示出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到总理代网民吐槽了这个问题才被重视起来,说明在一些领域,改革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希望这一次在总理的敦促之下,能够开启并深化通信行业的变革,让人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2、环保部门可以向“廉政公署”学什么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梁嘉琳 3月下旬,河北省环保厅对5个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进行公开约谈---这条新闻上了《新闻联播》,整整播了6分钟。而在全国层面,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刚满100天,环保部已经约谈了5个地级市的(副)市长。有人称之为“强势环保”、“环保风暴”。

倒是“风暴”中心的环保官员,显得较为平静。在他们眼中,地方政府负责人的约谈制度实施十多年了,刚获得立法“背书”的查封、扣押手段也早在多地试点过,坐拥环评、监察、督查等执法手段的环保部门,早已不是十多年前的那个“弱势”部门。那么,为何过去十多年来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为何人们对环保执法没有“获得感”?为何环保部门在各地政风评价中排名靠后?或许是因为环保部门没有摆正自身定位,过分强化审批职能,日益忽视监督职能。

最典型的就是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过去十多年,《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了,上至国家级工程,下至一个小餐馆,没有不需要环评审批的。但一些通过环评的重化工项目仍在非法排污,连小餐馆的油烟污染都得不到及时纠治。环保部门一边埋怨有关部门的审批权力过于强势,一边也被诟病:你的环评审批不也搞权力寻租吗?今年初,中央巡视组就向环保部负责人直言: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牟利。

实际上,环保部门是否管得了企业、镇得住干部,不在于审批权的大小。香港廉政公署(ICAC)不掌握任何一项审批权,照样让贪腐官员闻风丧胆,靠的就是强有力的监督权。环保部门不是纪检监察机关,固然不能查处环保背后的腐败,但确能靠夯实执法权,扭转严峻的环境形势,重新赢得社会信任。

要做到“铁腕”,环保部门首先要在本级政府中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廉政公署只对香港行政长官一人负责,环保部门负责人同样应该只对省长、市长、县长负责。过去,地方政府副职甚至一些“实权部门”一把手,都能对环保部门指手画脚,如今,环保部门必须确立自己在环保执法领域的“绝对权威”,只要依法依规,查与不查,查这查那,查多查少,应该保证独立性。

要做到“铁腕”,还要让环保部门管得住“人”。过去环境执法遇到一个突出问题,污染源监测、查实了,设备查封、扣押了,结果企业主逃窜了。环保部门如果扣住涉事企业主,后者打起行政官司,说执法人员“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前者搞不好会败诉。有的地方和公安机关联合执法,有的刑侦人员常驻环境监察大(支)队,但这完全靠地方党政领导、公安厅(局)长的觉悟。

要做到“铁腕”,环保部门“打铁还要自身硬”。无论是审批权还是监督权,环保执法不能成为地方政府关照或打压企业的工具。除了环保人员执法,环保部门还应吸纳更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专家甚至志愿者,担任特约环保监察员。让社会权利制约公共权力。若能像“铁腕反腐”那样去“铁腕治污”,一个环保版的“廉政公署”让人期待。

微言大义

1、【国内综艺近半有韩国基因 观众吐槽:"泡菜味越来越浓了"】史上最热闹的四月电视档似乎要来了。本周内一大波综艺节目扎堆荧屏“开打”,这些节目无一例外的都带着韩式综艺的基因——或从韩版模式改造而来,或由中韩双方联合制作。有观众吐槽:“电视机的泡菜味儿,似乎越来越浓了。”(北京日报)

【采莲江南岸:】一年级是原创的~我觉得还不错啊~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季。江苏卫视的星厨驾到也不错~浙江的《牵手爱情村》也不错啊~这些都是原创~但你们都看了吗?支持原创了吗?

【华木四尊之一:】希望将来的综艺节目可以融入国学内容,那样才会有中国味。怎样融入国学应培育人才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

【戴眼镜的晓妞:】必须要整治,因为本国的明星那么多,应该多给人家露脸的机会;另外,要导致明星越来越向韩国明星看起;顺便,还会助长整容的风气!

【每晚做个好梦:】确实啊,很招人烦哪!有关部门能不能控制一下啊?那些人连口型都配不上,只是因为便宜吗?作为媒体人,能不能对大众负责一点?

2、【希拉里参选要花25亿 巨款从哪来?】选美国总统要花多少钱?根据美国媒体的估算,希拉里至少需要筹得25亿美元(约155亿人民币)来打这场选战,这个金额是2012年奥巴马11亿美元花费的逾两倍。那么,谁是为希拉里竞选埋单的大金主?索罗斯、沃尔玛家族、股神巴菲特都榜上有名。

【看星星的北极熊775:】这些金主都是精明的生意人,他们给了希拉里这么多钱,想在希拉里那儿得到什么?如果希拉里没有当选,他们的投资如何回收成本?

【数据分析工作者:】美国经济周期正走出底部,而上升能量的一个关键获取方式就是通过打击若干个足够大的经济体国来取得。中国是美国潜在打击的重要目标国。很明显,当前的美国需要一个干脆果断且国际方面具有富有经验的领导者,而希拉里具备这个条件,是可能的选项。个人观点。

【白色的影子allen:】他们靠钱,我们靠关系;他们靠演讲魅力,我们靠关系;他们靠民意,我们靠关系。

【奇点观察:】跟投资股票一个原理,不过巴菲特爱好长线的价值投资,难道看好希悍妇要当第45任总统?

主持人:希拉里的母校卫斯理女校的校训是“宁照顾他人,勿当被照顾者”。这所百年女校所秉承的“不必因为女性而屈居第二位”的精神,在希拉里身上绝对光大。刻意稀松装扮,也很难遮住她的咄咄风采,希拉里不是任何男人能藏得住的女人。 所以,保不齐---希拉里就能成为美国第一任女总统哦!感谢收听今天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