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制造2025”的三点提示

孙春艳2015-05-22 21:56

孙春艳

5月19日,被称作“李克强王牌”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正式公布,这意味着中国正式向制造强国迈出了第一步。在美、日、德等陆续公布不同版本的工业4.0计划后,中国版工业4.0终于出炉,使得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股票再次大涨。

这也是政府增强中国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5月初,国家推动的央企合并的一批“巨无霸”浮出水面:中国中车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而《中国制造2025》则要在未来10年重点支持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在内的十个战略支柱产业,也是为了打造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超能陆战队”,实现由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跨越。

在市场普遍关心的“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差别问题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德国实现工业4.0也需要8至10年,它在时间上和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这由此引出了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第一点提示:两者的目标其实大不同。

此山非彼山。“工业4.0”的目标,是为了解决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之后的产能过剩和消费需求不匹配的失衡问题,去掉中间商,最终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对话,最终工业成为信息化的一部分,工业4.0也被称作最后一次工业革命。而“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成为工业强国的30年计划中分三步走中的第一步,前一个10年更多的是补课,即重在强化工业基础,以期获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由于中国制造企业大多处于工业2.0,即电气化阶段,因此其目前的目标还是在高端和核心制造领域争取“卡位”,主要还是强化和提升生产效能。因此,由于工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制造2025”与目前发达国家所提的“工业4.0”有本质不同。

那么,“中国制造2025”纲要能否解决吴晓波提出的“中国生产不出一款不黏锅的电饭煲”的问题?答案是:未必!吴晓波《中国制造:路在何方?》一文曾引起了很多共鸣,他指出“中国制造”的三大痛苦:成本优势的丧失、渠道优势的瓦解和“不变等死,变则找死”。但《中国制造2025》所要提升的产业大多数为机械行业、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不同于吴晓波和大多数读者所定位的语境“Made in china”即低端中国制造和传统产业。一个说的是制造业的明天,一个说的是制造业的昨天。因此,即使按照这个目标推进下去,也未必解决前文提到的问题,因为未来的着重点和资金投向都会大有不同。也许这正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要义所在。不过,中国制造业的确缺乏德国企业的严谨的工匠师精神,即吴晓波所谈及的制造业“根本”,就是用一百年时间酿好一杯啤酒。

第三点提示,即政府在这场变革中的力量。虽然纲要中明确提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也强调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此纲要,但由于所涉及的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多是重工、军工领域,遇到困难时还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因此,重要的是政府在这场国家战略中做好定位,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纲要还提出,未来10年要大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切勿重蹈前几年光伏业盛极而衰和地方各种产业园荒废那样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