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网速降网费何时能落实? 5月22日欢乐财经

主持人:欢迎关注收听今天的欢乐财经。“提网速降网费”经由李克强总理提出后,各方反应似乎很迅速。但说到是否能做到,民众都在一旁冷眼观看。经观评论发问---“市场期盼”何时说了算;“立案登记制实施”一周,各地方法院的实际状况是否能与此制度匹配契合?评论员沈念祖提醒“立案登记制别成为促使法官离职的最后稻草”。中国移动日前推出降费措施,看完条款,网友称“真能糊弄!”你能想象兜里没有一分钱现金、仅靠网络支付走天下吗?童话王国丹麦有望成为“第一个无现金国家”。听经观橙子们怎么说?

 

经观热评

1、“市场期盼”何时说了算

  经济观察报 社论李克强总理话音未落,工业和信息化部便给出了提网速和降网费的时间表,运营商也开始拿方案。此前,李克强也曾就银行服务收费发话,要求“能不收的尽量不收”,银监会随后也回应,“能减低的尽量降低”。效率之高令人侧目,接下来要看的则是落实。电信企业和商业银行果然能够说到做到,应是百姓之福,中国经济之福。

  据报道,4月中旬李克强总理召开23家银行负责人座谈会时,面对总理的询问,参会的几位银行代表表示,将按照总理的要求,再“砍”更多的收费项目,而李克强总理马上纠正:“这不是我的要求,而是市场的期盼。”

  李克强总理一语中的。可探究的是,为何这些银行代表更在意总理的要求而非市场的期盼?据此推论,如果总理不要求,这些银行也罢,电信运营商也罢,是否就视市场的期盼为无物呢?从我们日常与这些机构打交道的经验看,恐怕是很有可能的。拉长时间看,即以电信行业提速降费而论,从主管部门还是信息产业部那个时候,官方就屡有严令,十多年下来,我们以世界排名80多位的网速享受着排名靠前的资费水平,究竟该追谁的责?

  总理关注,说明问题严重。银行五花八门的收费降不下来,中小企业融资贵很难有解,金融支持实业就成了空话,大众创业逃不过给银行打工的命运。万众创新互联网+,网速上不去,资费下不来,等于中间横着一只拦路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看做中国经济双引擎之一,中国经济衔接期能否平稳过渡,未来经济是否能有靠得住的增长空间,就看这个引擎提供多大的动力。怨不得总理着急。

  总理着急,因为这事关经济转型大局,事关国家战略的落地。要问的是,什么时候市场期盼可以说了算,总理不再要求“能不收的尽量不收”,不用再鼓励电信企业提速降费,这些企业也能够把分内的事做好了?说明白一点,不管是银行服务还是电信服务,只有做企业的比总理还着急“百姓就不用了”这件事,我们才能指望“用户就是上帝”的真实性,也才能把这些企业真当做企业看,而非某种有企业属性的机构。如果现在和将来它们都不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一定相信,总理要求他们就能够板上钉钉,落实到位呢?

  无论银行还是电信,它们一旦尝到了竞争的滋味,就一定体会得到,“市场的期盼”威力无穷。这恐怕是李克强总理没有说却正在做的事情。此前国务院明确民营银行试点不设限额,宽带接入市场向民间资本开放,已经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可以肯定,那些还需要“总理要求”的行业,那些竞争性领域垄断半垄断的行业,绝不会如想象那般,在又一次整合中强化其固有的格局,它们势必都会接受“市场期盼”的检验。如果有一天总理不再要求,要么这些企业在市场中找到了新的位置,要么它们被市场淘洗,再也不见了踪影。

 

2、立案登记制别成为促使法官离职的最后稻草

  经济观察网 沈念祖/文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第一周,不少媒体报道各地法院立案“爆满”。据《人民法院报》报道,仅仅一天时间,全国法院立案数量超过67000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20%,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85%。

  立案登记制度的确立既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的行使,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也有利于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但是面对这组数字的骤然增长,对于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来说,却是个十足的挑战,不仅要受理一批“为难”案件,更会让“案多人少”的现状雪上加霜。

  近年来,法院受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每年在十余万件左右,而目前每年涉及行政争议的信访案件达到400万至600万件,远远超过行政诉讼案件和行政复议案件的数量,这充分说明行政诉讼的立案存在缺陷,可一旦放开也将给基层法院造成巨大压力。立案登记无疑是大大的加重了法官的负担,甚至有人断言,这也许会加速法官的离职,成为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早在政策落实前,就有一些法院业务骨干因为预期到立案登记制等短期内工作量骤升而离职的报道。在一些报道中,立案登记制被列为继员额制之后成为又一促使法官离职的缘由。

  以上海为例,2014年,收案数超过55万件,增幅13.2%。之前,每年的收案数增幅从未突破10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收案数已超14万件,比2014年一季度增逾13%。

  随着立案登记制的实施,立案之门得以敞开,此前被立案审查制卡掉的一些案件,也将进入诉讼程序。业内预计,案件数量会有明显增多。这些案件,都要压在法官们的身上。2014年,上海法官人均年办案数超158.74件,位居全国第二,平均1.4天就要了解一个案子。可以预料,这一数字今年将被刷新。与此同时,随着员额制的推进,一支占总人数33%的“小而精的精英法官队伍”将被建成。案子更多,人数更少,显而易见,人均工作量更多。

  在全国性地铺开立案登记制度之后,面对案件量激增,大部分基层法院却没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对于立案登记持反对意见者亦认为:实施立案登记制度,无法杜绝恶意诉讼,将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如若取消立案审查,以目前的司法承载力,一些案件的程序只会更长。

  可见,在推进立案登记制度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基层法院的实际状况,以及基层法官的人数配备问题,否则立案登记制度的推进则会真的成为迫使法官离开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立案登记制还只是刚刚落地,能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尚需实践。特别是在实施初期,法院立案工作所面临的现实屏障并未消除甚至有可能加强。因此,如何应对立案登记制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挑战,厘清认识误区、排除外部干扰、提升审判效率,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

 

微言大义

1、【中国移动:年底流量综合资费下降35%以上】中国移动日前宣布推出十二大提速降费举措:①10元1GB夜间、假日流量套餐,0.01元/MB;②7月全面推广4G卡,50元含2GB全国流量,降幅达50%;③推出48个国家和地区流量包天资费,平均降幅超70%;④推出流量共享、流量不清零、流量交易等服务。(人民网)

【forever荣儿_80455:】就是文字游戏,没什么大意思,上班的可能没时间接触不多,但是我们学生是天天用,这些没什么大意思,在我们看来,不清零是对我们最好的选择,他这个太糊弄人了,以前的措施可能猛一看觉的还可以,现在这个一看就感觉很坑,尤其是夜间流量。

【狼牙5573423548:】我们村里,信号太次了。打电话都没有信号。流量都省了,给我们安装一个信号塔比较实际。

【马雪禹:】移动的降费太没有诚意了。以前都是5元1G的闲时流量包,现在10元1G,你还好意思说 大幅降费了?法定节假日包,3天1个G,好不容易放个假,大部分人顶多刷刷社交媒体,完全是鸡肋!除了真正能做到月底流量不清零,是对普通消费者有益,其余的“降费”广大平民能用到多少?@中国移动

【楊先森領:】总理应竭力推进改革,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对垄断巨头喊话,叫他们把资费降下来。本来该让市场决定的事,却是总理拍板决定。

【lovegodi:】这么能糊弄,也算是天赋异禀了!

 

2、【丹麦: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无现金国家】据CNBC报道,丹麦即将成为世界第一个不用现金的国家。该国政府建议,零售商应获准仅接受移动支付和信用卡支付。本月,丹麦政府公布了一项计划:废除规定“商店接收物理现金”的法律。(21世纪经济报道)

【浅夏低语:】那里的乞丐到时怎么办?怎么乞讨?我的关注点有点怪。

【FioreDiZucca:】丹麦是没有乞丐的,本国公民如果无住宿,可以向政府申请,露宿街头的流浪汉是自主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其他街头卖艺的或者少见的直接乞讨的,是其他欧洲国家过来的,因为申根协议过境不查身份。

【当了5年madao也该觉悟了:】嗯,一个人大概每个月能领到2500美金的救济金,夫妻2个人,孩子每个月也有大概1000多的奶粉钱,那边两三个孩子很正常,孩子所有的教育包括大学的吃住全是政府掏 钱,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福利。加起来差不多一个月有3万多了。

【贰少奶奶的名字你也敢注册:】在这确实用不到现金,哪哪都能刷卡,没有小摊小贩,没有菜市场,所有的售卖都是成规范模式经营的,除非有时候有跳蚤市场。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砖家:】断网断电直接玩完,再来个网络攻击!

【JJJJeanette--何:】人家说的是可以不用现金 没说不能用现金!这老些人没个理解的,我也是醉了!

 

主持人: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现金,先想一下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首先将会有很多人失业,银行工作人员、验钞员以及小偷。其次,你会看到卖菜的老大爷在艰难的使用着手机,顾客因等不及而离开,线下交易将会瘫痪。还有每个人每天看手机的次数更多了,因玩手机发生车祸的概率会增加,反正我是不敢想象如果一个国家成为一个无现金的国家将会是什么样子?然而,对于“童话王国”丹麦来说,将“童话”演变为现实,也并非不可能。感谢收听本期节目!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