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斯的中国逻辑

冯庆艳2015-07-03 22:0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冯庆艳 刚过去的6月份,康明斯集团(下称康明斯)度过了自己在中国的四十岁生日。

作为美国财富五百强企业兼在中国投资最大的外资柴油发动机生产商,在全球范围内工程机械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康明斯庆祝生日之时再披露将投资建设位于重庆的大马力发动机研发中心和新工厂的决定。

踏着中国上世纪80年代实施的“市场换技术”节拍来到中国,一度康明斯美国总部在要不要在中国建第一家工厂而踌躇,在中国市场也曾多方摸索试探,但随着销售额占比不断飙升以及不断滚雪球式的盈利,中国市场成了康明斯越来越倚重的区域板块。

延续合资模式

“在中国建第一家工厂之前,我们总部想不明白,既然已经在英国有了一家工厂,为什么在中国需要一个?”7月1日,主管中国和俄罗斯业务的康明斯集团副总裁曹思德告诉经济观察网,“那时候我们还没有一个全球化的视野,如今则不同了,总部很认可我们的战略”。

如今康明斯在中国总计设有30家机构,包括16家合资企业,员工9,000多名,生产发动机、发电机组、交流发电机、滤清系统、涡轮增压系统、后处理和燃油系统等产品,拥有由12家区域服务中心,33个客户支持平台和2000多家授权经销商组成的服务网络。去年康明斯销售额192亿美元,中国市场贡献了两成左右,进入中国有四十年历史的康明斯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

虽然兰博文透露公司将会进行一些调整,然而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寻找好的合作伙伴的战略仍然不会变。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康明斯在中国本土化战略中主要采取了与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来弥补一个外资品牌在陌生的国度里的生产和销售网络的先天缺陷。

“我们认为一家合资公司股权要平衡,就是合作双方股份占比为50:50,我们内部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曹思德对经济观察网称。虽然在柴油发动机领域中外合资企业数量不少,但是像康明斯一样将合资公司股权比例50:50上升为公司理念的企业并不多见。

曹思德至今难以忘记的是,在80、90年代,在山西一个大型的中外合资煤矿企业推广康明斯发动机的时候,他曾亲眼目睹中、外双方管理层互不沟通的僵局。“这对他触动非常大,他深切感受到如果合作双方不能共同向着合作大方向去努力,不能建立互信,合作的基础就是非常薄弱,不管合作方有多强大。”康明斯一位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网说。

而康明斯与中国的合作始于1975年,当时的康明斯董事长埃尔文·米勒先生首次访问中国,成为最早来华寻求商业合作的美国企业家之一。1995年康明斯第一个中国合资公司——重庆康明斯发动机公司成立,1996年,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公司成立,1997年,康明斯发动机(中国)投资公司北京成立……时至今日,康明斯与东风汽车、陕汽、福田等国内大型企业的合资公司模式进行的颇为顺畅。

那次之后,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康明斯在寻找合作伙伴时非常注重双方理念是否一致,在和东风的许可证谈判和合资谈判中,合作双方首先在理念上达成了共识,东风汽车希望用最先进的柴油机技术推动东风汽车的动力升级,而康明斯希望找到最好的平台来开拓在华业务。在这一大前提下,双方求同存异,在细节上的分歧就不会阻碍谈判的顺利进行。

“我记得我们C系列合资谈判,小组开了几次会就把所有问题解决掉了,可是在那时候外国公司到中国谈判有时需要两三年那么漫长的时间,如此迅速就在于我们是平等、共赢的,”曹思德回忆道。

令兰博文吃惊的是,康明斯跟无锡动力谈合作的时候,康明斯特别提出来要在无锡动力现有工厂的厂区建立一个非常高标准的全新的工厂, 包括清洁度、技术、工厂设施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但是合作伙伴无锡动力非常支持康明斯这个举措,这个工厂也以很快的速度建好了。

“50:50的合资比例也是合作共赢的一个良好的基石。50:50的合资模式意味着合资双方有同等的话语权,双方以协商、沟通的方式决定合资公司的发展方向。”上述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说。

寻找新盈利点

虽然去年中国市场为康明斯贡献了两成左右的销售额,但是如今康明斯回过头去看自己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仍存有缺憾,“本地开发战略上稍微慢了些”,说起中国市场的发展,康明斯一位相关负责人坦言。

有意思的是,面对全球范围内工程机械市场普遍低迷,如今康明斯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兰博文(Tom Linebarger)嘴里不断蹦出“经济新常态”这类中国特色的词汇,他的判断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不管经济上还是社会上的投资,都可能在逐步趋缓。每个企业都需要重新调整他的市场战略。康明斯在经济环境上同样面临一些调整。”在中国一直延续开合资公司、多元化、本地化战略的康明斯有着怎样的逻辑?

今年6月初李克强总理会见了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三届圆桌峰会的代表,兰博文便在其列,不仅如此,6月8日,东风康明斯与东风特种商用车低调地签署了一份新的战略合作协议。而且康明斯在中国的投入仍然在加大。2015年,康明斯在重庆的大马力发动机技术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奠基动工,预计将于2016年底完成技术中心的建设,于2018年底完成生产线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康明斯在中国的战略非常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兰博文告诉经济观察网,不仅如此,他们将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车联网,包括物联网的增长趋势,利用康明斯的新技术,包括远程诊断、远程监控技术,参与到大数据时代互联互通的浪潮里。

作为动力设备制造商、美国财富五百强企业,康明斯拥有追求先进技术的强大基因。该公司是由美国一个自学成材的汽车技师和机械发明家在一个成功的银行家兼投资家资助下于1919年诞生的,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几次遭遇生存危机,而都无一例外地靠技术革新而奇迹般复活,比如遭遇美国大萧条,1929年公司创始人将一台柴油发动机装在了一辆旧帕卡德高级轿车上载着投资家去兜风,终于用柴油轿车良好表现说服了投资家继续投资。而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全球范围的能源危机和“经济停滞”席卷美国,康明斯终于在一系列调整后于上世纪80年代以大量全新机型为特色的产品系列,迅速增加了市场份额以及向海外拓展。

不过,过去的国产化主要是把欧洲或美国成熟的产品平台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这种做法虽然带来了成熟平台的经验优势,降低了风险,但是未能针对中国市场和中国客户的需求进行量身开发。康明斯意识到了这点,在2008年后开始进行专门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新平台开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康明斯和福田汽车合资企业生产的ISF轻型和ISG重型发动机。都是针对中国市场输入开发的产品,同时,其优异的性能也赢得了全球市场的青睐。

康明斯集团由四个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事业部组成,包括发动机事业部、电力事业部、零部件事业部、分销事业部,在发动机事业部板块,康明斯24个发动机系列当中,已经有15个在中国本地化生产。

多年的中国布局经验,让兰博文等康明斯高层在此时做出了如此判断,虽然在经济环境上面临一些调整,但是有三点在这个时间上仍不会变,那就是寻找好的合作伙伴、研发更适合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以及利用新的技术或找到新的点为终端用户创造价值。

TMT新闻部主任
关注TMT(科技/媒体/电信)领域的重大事件。擅长调查、深度及人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