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回升还需两年 重点防范通缩风险

余寒北京报道2015-08-03 11:37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余寒 中国2015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标”,GDP增速达到7%,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销售成为重要支撑。但从年中开始,股市出现巨幅震荡,而作为中国经济曾经的支柱型领域,房地产虽然迎来了销售回暖,但投资依然低迷。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中,2015年的中国在下半场将面对怎样的处境?在股市的震荡中,政府正在扮演怎样的角色?为实现全年稳增长,中国政府将会推出哪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经济观察报就此采访了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

经济观察报:7月27日A股大跌超过8%,股市的动荡对金融业以及下半年GDP增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波的下跌,是不是意味着此前政府推出的“组合拳”失效?接下来政府会不会再出另外的一系列措施来拯救下半年整个宏观经济以及金融服务业?

汪涛:政府出手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逐渐恢复市场正常的功能,在两三周前,50%以上的股票停牌,为避免出现强制平仓行为带来的“踩踏”,一系列平稳市场的政策出台。股价并不是判断政策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应该看股市功能是否恢复。

从目前来看,其实中国的股市比一年前还是提升了很多,但是目前的动荡对于股市融资功能的发挥是不利的,还有很多公司在停牌,而这个功能需要逐渐的恢复。

我认为下半年股市比上半年的活跃程度要明显降低,整个金融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会降低。政府部门的着力点还是在实体经济,而不是一定要让股市本身的交易行为对GDP产生贡献,政府需要通过支持实体经济起到“稳增长”,下半年还是在基建融资渠道、保障民生、放宽中小企业准入等方面入手。另外,下半年欧美经济的增长要好于上半年,有利于中国出口的恢复。

股市波动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是比较小的。银行的资产仍然庞大,哪怕有一些银行的资金通过理财或者其他途径进入股市,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也是很小的。另外,因为证券公司等方面的流动性受影响,从而影响到银行的可能性难以排除。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央行已经明确的表示会提供流动性,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这方面的传导和影响的风险就会降得非常低了。

从目前的资金利率来看,债券市场的利率进一步下行,整个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较为充裕,我并不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有降准的必要。如果未来几个月资本外流重新增加的话,央行可能会再用降准的手段来补充流动性。

经济观察报:过去一段时间,给中国经济造成下行压力的一个部门是房地产,国内的房地产市场目前仍然处于去库存的状况,您认为国内房地产投资要多久才可能恢复?如何看待今年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这会对宏观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汪涛:目前来看,房地产调整刚刚行至中局,尽管在一系列房产政策调整之后,销售在二季度出现了回暖,但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没有结束。从房地产投资来说,更相关的是在建面积、在建规模,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建面积和在建规模会持续往下走,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房地产投资才会有明显的回升。

今年上半年新开工房屋建设面积下降了15-16%,我们预测下半年的下降可能没那么严重,但是仍然处于下降趋势,预测今年全年新开工房屋建设面积下降10-15%。

如果房地产销售持续目前比较好的态势,新开工可能从明年二季度左右开始转为正增长,出现转机,我们预测明年全年的新开工面积是零增长。

从房地产的在建规模来看,受到去年和今年新开工继续下调的影响,房地产的固定投资在继续承压。这样的趋势使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和重工业这方面的投资仍然是继续减速,而且明年这个过程仍将继续。

经济观察报:今年下半年中国的宏观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主要经济风险是什么?

汪涛:下半年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会带来食品价格比上半年明显有所回升,CPI也会上涨到1.8左右。但食品周期性上涨带来的食品价格上涨,并不表示整个社会出现了通货膨胀,而且即便下半年CPI有所上涨,全年的CPI也只是非常低的水平,并不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空间。

我认为目前国内面临的主要是通货紧缩的压力,通缩的风险已经非常明显,虽然CPI还是在1%以上,但是PPI已经连续三年半下降,而且下跌的幅度是非常大的,而CPI的上行还有一定的调价因素,比如最近政府调高了能源消费税,调高了有些地方的交通运输、水价等,如果没有这样的调整,我认为CPI会比现在更低。另外,从全社会产能过剩的情况来看,通缩压力是非常大的,我认为这的确是当前经济中一个非常重大的风险。

整个实体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实体经济需求比较差,价格在出现下跌,同时企业需求很弱,债务高起,实际利率又很高,偿债压力会非常大,企业不会有强烈愿望再去增加投资,下半年这方面情况也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尤其是在企业债务较高,整个社会杠杆较高的时候,整个价格出现下行的话,偿债的成本非常高,如果以债务比上GDP的比重,债务即使增长放慢,但在名义GDP增长更慢的情况下,杠杆率不断往上走。从目前来看,对于很多工业企业和矿业企业来说,他的销售收入增长低于名义利率,这是不可持续的。这样的风险可能是整个宏观政策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此,“稳增长”有进一步降息和放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政策主要是用来应对通缩风险,而不是刺激新一轮的信贷膨胀。

经济观察报:上半年央行货币政策连续打出组合拳,今年下半年政府还将推出哪些“稳增长”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汪涛:在房地产继续对经济带来下行压力,股市的动荡使得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能有所削弱的情况下,今年下半年的政策可能会继续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力度保增长。货币政策可能会保持一个更加宽松的偏好。

我们认为,货币政策还有两次降息空间,根据预期,今年CPI稳定在1.5左右,现在的存款基准利率是在2%,降到1.5%是可以的,这50个点的下降不一定在今年年内全部做完,但是降息还是有空间的。

同时,通过政策性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放松贷存比后,通过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尤其是在影子信贷出现一定收缩的情况下,更多正常银行渠道的贷款将出现增多。

另外,地方政府的债权置换进行的较为顺利,可以有效地缓解地方政府偿贷压力。未来,债务置换规模可能会比想像得要大,目前来看,第一批一万亿基本上已经完成,平均收益率是3.4%,大大降低了偿债的成本。第二批一万亿应该是在进行过程中,第三批也有可能会在年内比较快公布。这些政策对于改善地方政府的现金流,保持宏观金融稳定,保证稳增长是比较重要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