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凯翼智能互联icar先发制人,苹果欲出价9位数收购遭拒

2015-09-04 17:15

经济观察网记者 王国信 上海报道

苹果公司传闻多年的造车计划,遭遇了下手更快的中国本土公司的一次“截胡”。

三年之后,甚至可能一两年之后,当人们会颇有兴趣的谈论起“icar”,就像如今谈论“iPhone”、“iWatch”等一样。尽管苹果公司在过去数年里一直被传闻要造车,但这里的“icar”可能并不是在指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汽车产品,而是一家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最新发布的汽车智能互联品牌。

“icar”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凯翼汽车新发布的汽车智能互联品牌。8月31日于上海,凯翼汽车宣布旗下智能互联研究院正式挂牌,并首度对外发布了车联网系统品牌icar。作为智能互联品牌,凯翼对icar平台其也有着长远发展规划,以支持凯翼汽车在智能互联道路上前进。在这次发布“icar”智能互联品牌之后,凯翼还为该品牌的发展做出了“三年规划”。

在这个为期三年(2015年-2018年)的战略中,凯翼汽车计划在2016年发布第一代icar操作系统,此后每年升级一次,在2018年更新到icar 3.0版本。在每个阶段,凯翼都设置了一些具体的技术升级指标,包括人机互联、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等。相对应的是,icar智能互联系统每个阶段会搭载到凯翼的最新产品上。

根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凯翼汽车内部了解到的信息,如果分阶段来看,在2016年,icar 1.0版本搭载在凯翼X3、V3上;2017年,icar 2.0版本会搭载在凯翼X7上,而在2018年,新推出的icar 3.0将搭载在凯翼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也是凯翼首款众包车型上。此时,凯翼也将全面开放icar平台。

凯翼目前发售的汽车产品有C3和C3R两款,都是传统造车模式下的产品。在凯翼汽车高层看来,这两款产品并不代表公司的发展和未来。“前期的产品主要是锻炼我们的销售体系,能维持经销商的运转,以一个成熟的营销体系迎接智能互联网产品的到来。”凯翼汽车总经理郑兆瑞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凯翼目前有150家经销商,未来会拓展到200家,然后将不再新增。目前凯翼销量虽然只有不到两万台,但由于对经销商没有任何销量考核,其经销商基本保持盈利。凯翼汽车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向记者表示,凯翼经销商大多数没有销售过汽车,这三年是终端练兵的时机。

在未来新产品规划方面,按照计划,凯翼将在2016年凯翼将推出一款A级SUV,一款MPV,在2017年将推出一款A级SUV。这三款产品将具备凯翼智能互联的技术DNA。到2018年,凯翼的众包产品将推出。这意味着,在2018年,凯翼推出的并不只是采用众包方式生产的汽车,而且也将是凯翼在智能互联上的集大成产品。

“这将是真正能代表凯翼发展方向和技术水平的产品。”凯翼研究院院长卢礼华表示。除此之外,在产品的规划上,凯翼也规划了新能源汽车,包括EV和PHEV将同步进行。

据悉,日前在上海宣布成立的凯翼智能互联研究院是凯翼“众包造车”理念在研发上游的一次大胆探索和时间。这个研究院与其他汽车公司研发中心在运作模式上并不一样——凯翼的智能互联研究院是多家企业联合办公。诸如富士康、中国电信、科大讯飞、钛马车联网、凯立德,ITE等众多合作企业将入驻这个研究院。

“整合优质资源参与研发,是凯翼的独特优势,而联合办公则可以最大程度加强合作效果。”凯翼汽车总经理郑兆瑞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他认为,与互联网企业造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凯翼是具有互网联思维和极客精神的汽车企业,车企的身份让他们对汽车与造车的理解与把握更深入准确。

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凯翼汽车是在两年前——当智能互联汽车风潮还未兴起的2013年,就在酝酿研发面向未来、也面向年轻人的下一代智能互联汽车。2014年8月,凯翼汽车宣告成立,这家坐落在安徽芜湖的年轻公司,开始以中国汽车行业未曾有过的“众包造车”模式,进军智能互联汽车领域。

而“icar”是凯翼公司很早之前就确立并注册的品牌。凯翼汽车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凯翼将“icar”注册成功后不久很快引起美国苹果公司注意,后者用尽方法想从凯翼受众购买该商标,甚至一度出价超过9位数,但凯翼不为所动。这可能意味着,苹果以后的汽车产品将不再是icar,打造完整“i”系列品牌的梦想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