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卞志良/文 不久前,泰山体育收到2016里约奥组委独家供应商确认函。这是继雅典、北京、伦敦后,泰山再次成为奥运会独家供应商。
泰山体育是一家有着近四十年历史的民营体育企业。目前,泰山体育是世界体育大会、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两大国际体育组织的战略合作伙伴。
有目共睹,国内体育产业眼下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2014年10月,《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简称“46号文”)发布后,我们欣喜地看到整个体育产业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体育事业正在向体育产业转变,原先倚重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也开始转换为重视大众体育消费市场。
泰山体育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二次创业。早在2007年,我们就斥巨资研发爱动科学健身云服务平台和科学健身系列产品 (即客厅里的网络健身馆,创新运动生活方式),这是我们尝试转型、拓展全民健身B2C新业务的一个重要尝试。截至目前,全民健身指挥中心和科学健身云平台已经投入运营,科学健身馆正在全国铺设建设。
政策的助力亦吸引来资本对于体育行业的介入。知名PE机构达晨创投在不久前宣布正式投资泰山体育,依靠资本的作用,泰山二次创业正在驶入快车道。
竞技体育切入
从1978年,我便开始创业,为了生存,几乎什么生意都做过,从汽车篷布到工作服到调味品,最后走上体育产业这条路,完全出于偶然。
一次,我去济南警官学校送货,对方问我能不能做体操垫。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体操垫是什么,但被生存逼出来的人什么都敢试。于是我答应下来,并扛了一块样品回家。
那时候没有缝纫机,我跟我的夫人就纯手工制作,她在炕上纯手工缝垫子,我就拆垫子装垫子。所以从一开始泰山真的是一个家庭小作坊,我们是“从炕头走向全球”。
这次意外经历使得我开始认真考虑吃体育这口饭。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叩开国家体委的大门。我扛着体操垫一路辗转到了北京,在一位同乡教练的引荐下,我见到了相应负责人。在那里我第一次被带到体操房看真正的体操垫:上面一层毛地毯,中间一层网子,下面还有好几层其他材料。
从那以后,我放弃了所有其他生意,把以前做篷布、做调料挣的钱都投了进来,专心从事体育器材的生产,后来慢慢把范围从体操垫拓展至柔道垫、摔跤垫等其他项目器械。
1989年泛太平洋地区柔道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当时大赛原订进口的垫子断了货,我得知后,在资金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无偿为大赛捐赠了几十万元的体育器材。就这样泰山的产品第一次真正出现在了比赛的场地,此后,在全国各个赛场乃至重大洲际赛事都开始出现泰山品牌的身影。
这一路走来,最激动的应该是2001年。那一年北京申奥成功了,我自己一方面高兴,另一方面压力又大。中国终于可以承办奥运会,泰山作为一家做体育的公司,如果能够在奥运会出现该是多大的一件喜事。
泰山宁可砸锅卖铁,必须要成功。我们开始在体育产业领域放开手脚,与山东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全力冲刺奥运梦想。
这期间失败了多少次,灰心了多少次真是没法数的清。光往国外发运这些东西就不计其数,因为是新进入的品牌,所以产品必须通过一次次的检测,甚至一个产品检测十次八次都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我们因此也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泰山从做最简单的体育垫起家,过去的垫子采用欧洲标准,不管拳击、柔道、散打,都是专业运动员用,垫子重量大、吸水、不环保、不能循环利用、而且一材一用。在经过泰山体育自主研发,我们投巨资引入先进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设计出了最具科技含量的万能多用垫,阻燃、轻便、环保、防潮,也便于清洁。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集团的100多种产品先后通过了国际田联、体联、柔联、跆联、摔联、拳联等各专项协会的认证,这不啻于跨过了进入奥运会的第一道门槛。2006年,在各单项体育协会的推荐下,泰山进入北京奥组委的考察范畴。虽然我们产品通过了很多认证,但是第一次那么大的体育赛事在中国举办,用一个民营企业的产品,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
谈判的过程确实非常曲折,我清楚记得我甚至当时拍着脑袋跟奥组委的人说,我可以用生命、用脑袋来担保。到最后,奥组委和北京市做出决定采用我们的产品,泰山签约成为北京奥运会体育器材供应商。在那一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提供了体操、柔道、摔跤、跆拳道、拳击、田径等八个大项,几百种、几万件器材一次全部进入奥运会。不仅如此,泰山因此还成就了许多奥运史上的第一,例如将撑杆跳高的升降杆由“手动升降”改进成了“电脑升降”,将跳马的“条”改成“弹力桌”……以及零失误、零故障、零投诉的完美护航。
二次创业
通过北京奥运会,泰山积累了实力和资金。可是,奥运之后怎么做?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奥运后,中国体育从竞技推向全民健身这个趋势已经初见端倪,体育开始从少数人群走向千家万户,与此同时,全民健身器材还处于发展期,尚未到成熟期。这一背景下,泰山必须准备好、必须跑到别人前面。
体育器材的时尚化、家庭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过去的体育器材为专业运动员使用,研发设计不会考虑专业人士与普通大众的不同人群需求,更不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年龄段进行不同类别产品的研发,归结起来是不按人体需求去做,甚至会出现有的人越健身越容易受伤。
其实,竞技体育器材和老百姓使用的全民健身器材区别很大。
运动员训练很枯燥,所以如果简单将这些器材照搬到老百姓的全民健身中,不能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和年龄的不同设计相应项目,就很难让普通消费者满意。从这个角度说,泰山集团面临大的挑战是如何将竞技体育器材的奥运品质转变为全民健身器材的冠军品质。
2007年,我有一个好朋友在深圳,他是做互联网方面的东西,在这个领域非常资深专业,我就跟他去探讨这个事情。我的想法是竞技体育没法直接地普及到大众当中去,因为不可能让老百姓去做一个专业体操,中国人多地少,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进得了健身房。
那能不能用科技的手段将专业的这些体育项目普及开来?让更多人健身变得随时随地的科学健身?我们谈论的结果是,互联网平台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去实现这个想法。
当时泰山体育业还面临另外一个挑战。2008年奥运会之后,泰山基本已经在竞技体育器材领域做到了绝对老大位置,但是竞技体育毕竟太过于专业细分,即使我们把产品做成精品,从精品继而制定国际标准了,接下来还能怎么去做?
我一直有一种信念,我相信体育市场未来一定会爆发、会迎来真正质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近四十年只选择做这一件事的重要原因。
那么,泰山想要进一步发展缺什么?我们不缺市场,不缺资金,唯一就是缺人。所以外界可以看到泰山这些年最大的投入就是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集团重点启动了“大人才”战略布局,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将巨额资金投入到研发平台建设、检测设备完善上,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环境,加大研发的持续投入,确保核心技术不断领先。
爱动在线运动平台可以通过主动式人体运动识别技术、宽带网络等手段,借助全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将科技性和运动性有机结合,成为“不用场地的健身房”,打破传统体育运动方式,将健身馆搬回家。
举个例子,在这个平台上会有很多体育项目可供选择,网球、乒乓球、游泳、篮球、瑜伽,我们运用独有的光学识别技术,主要你把它和一台普通的电视机连接起来就可以开始运动;我们还开发出不同难易程度的软件系统,比如A类是最高档的,可能包括方方面面非常专业复杂的运动项目,B类可以链接电脑使用,而C类装上以后就是一些普通的健身项目,趣味性强。爱动产品实现了把健身馆搬回家,人们通过互联网还可以实现互动比赛的功能,相当于将全民健身引入科技的数字信息化时代。这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以跑步机、哑铃、乒乓球、羽毛球等器材为代表的传统运动健身方式。
迄今为止,爱动拥有100多项专利技术,其中,有多项国际专利,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的技术国际领先。
国内体育行业正在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46号文件甚至提出到整个产业未来产值将达到5万亿,这5万亿怎么实现,肯定不是政府或者企业喊几句口号、凭借一己之力的事情,也不能单纯靠赛事来实现,所以,全民健身大市场蕴藏着5万亿的商机,那么,选择和推广一样适合全民健身的高科技产品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国家的体育一直是金牌战略,我们一直处于竞技体育阶段。按照发达国家的数据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人民的生活方式会有显著改变,人们会越来越意识到最宝贵的是身体健康,生命只有一次,这些都将成长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新的消费增长点。
但与此同时,群众体育消费意识差、体育消费水平失衡、体育消费的健身场所存量不足、体育消费的资源有待整合等是目前制约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问题,亟需解决。而爱动作为这样一个体育健身平台将希望能够在其中能够更好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说以前泰山发展是加法,通过自己去研发、一年年去积累来往前走,那么资本进入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乘法来发展。
(本报记者李娟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