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大幅波动,外币负债企业如何应对

孙晓凡2016-01-20 09:48

经济观察报 孙晓凡/文 2015年以前,由于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和升值以及外币利率维持较低的水平,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海外发债和内保外贷等形式增加外币负债。但是进入到2015年,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加和美国逐渐步入加息周期,这种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企业的外币负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汇率与利率风险。

企业增加外币负债,是希望利用人民币升值趋势和外币利率较低的优势,通过将外币负债转为人民币的形式为企业节省融资财务成本。根据我们对市场的调查和了解,美元是企业外币负债的主要货币。同时也有企业通过承担如欧元或者日元为计价货币的债务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存在很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和风险。首先,由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使用人民币,造成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货币错配。在外币兑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这种错配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汇率风险。其次,虽然境外外币利率较低,但是由于企业在进行外币融资时需要承担年化1.2%到1.8%之间的融资担保费用,由此缩窄了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利差优势。最后,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外币融资期限为5至8年,外币负债的剩余期限相对较长。在美国步入加息周期且境内人民币减息的背景下,企业所获的利差优势减少并且还面临着利率风险。

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将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甚至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汇率和利率风险的防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是,企业在研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保值策略的时候,仍旧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这主要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僵化的保值观念。企业在安排外币贷款的时候,不考虑相应的汇率利率保值措施,缺乏对保值产品以及相应的衍生产品的理解和认识,在保值制度上也没有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市场出现的变化让企业疲于应付、手忙脚乱。

二是主观判断和决策。对于汇率和利率变化,很多企业根据缺乏客观的研究和分析,更加容易受到市场汇率和利率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三是缺乏对金融产品的理解。我们看到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对金融衍生产品存有畏惧心理,缺乏对产品的正确理解。因此也就不愿意通过衍生产品对冲汇率和利率风险。

四是抱有投机心理。因为汇率和利率波动,一些企业外币负债出现账面亏损。这时企业不是考虑如何利用合理的保值策略和工具,相反寄望与市场对赌,试图通过更大的风险敞口把亏损捞回来。

五是片面理解保值成本。在研究保值产品和策略的时候,企业不愿意承担外汇远期、外汇期权和利率掉期等保值成本,以至于错过有利的避险时机,因此不得不承担和持有汇率和利率风险敞口,以至于在保值管理和策略制定上更加被动。

最后是忽视非美元货币波动。除美元之外,欧元和日元等低息货币也是企业热衷的融资货币。但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兑美元、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年化波动幅度都在10%以上。在市场出现变化时,非美元的外币贷款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大大高于美元贷款。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树立风险规避意识,完善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建立风险决策和操作流程。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外汇远期、掉期、期权和利率掉期等成熟的金融工具,解决货币错配和锁定汇率利率风险。在保值业务中,外汇远期是重要的保值工具,但是需要支付额外的保值成本,例如美元兑人民币的远期升水。对于外汇期权,买入期权以及期权组合可以帮助企业完全锁定汇率风险,但是卖出期权不仅不能锁定风险,还可能增加汇率风险。事实上,国际很多大型跨国公司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灵活运用远期、期权和期权组合等工具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这些跨国企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在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咨询业务中,深刻体会到企业需要转变固有的金融风险管理理念,改变以往粗放的经营模式。通过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在面对市场风险和保值产品理解不足的时候,企业需要配备相应的资源,特别需要加强对人员队伍和系统建设的投入。

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是我们的风险管理咨询客户,有着较大的美元负债。在我们的协助下该企业逐步形成了一套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操作流程,同时,与企业一起梳理了未来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在准确认识汇率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保值产品的成本和效果的比较,对风险进行锁定,避免了汇率波动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我们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协助企业打造一支业务专精的金融风险管理队伍。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利率汇率市场化的发展,我们建议企业尽快改变以往被动的风险管理模式,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体制,为企业持续稳健的经营解除后顾之忧。

(作者系原中国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交易员、北京迪威格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