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后黄金时代的再平衡

胡群2016-05-06 11:0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 随着近期各家银行陆续披露2015年报和2016年一季度报,银行业盈利增速整体下滑再度引起各方关注,评论声此起彼伏,看待银行业的眼光从艳羡到带有几分同情,大家纷纷猜测集中繁荣过后的银行业日子到底有多难?寒冬到底会持续多久?寒冬之后会迎来什么样的时代?

事实上,当我们谈论“黄金时代”,原本就不应该仅想到金灿灿的财富,还应该想到野蛮生长的疯狂、千淘万滤的艰辛,“黄金时代”的终结,也许会开启一个更好的时代。

过去十余年,尤其是2003-2013年这十年,中国银行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发展,得益于高速增长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准入管制、利差锁定的优厚政策环境,中国银行业十年间资产规模增长近5倍,利润飙升超过50倍,盈利水平远超其他行业,成为众人艳羡的“金饭碗”行业之一。

近年来,银行业利润增速开始放缓,逐步转入平稳发展期,这是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银行作为高度顺周期的行业,不可能大幅偏离经济大环境去谋求超额利润。

从经济规律来看,我国金融市场准入不断放宽,金融参与主体不断增加,市场监管不断规范严谨,银行经营环境已经从垄断市场转变为竞争市场,而且竞争正在越来越自由,银行业的利润水平必然向社会平均盈利水平回归。

同时,这也是银行自身转型的必然结果。上一个十年金灿灿的成长之下,银行业一直存在的同质化竞争、高度依赖利息收入、风险管理粗放等问题被高速增长的GDP掩盖,尚未根本解决。而各家银行已认识到转型经营的重要性,自2010年以来纷纷提出转型发展战略,探索更多元化、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在此期间,有破有立,银行业也在经历调结构、去库存的内部革新。

此外,由于经济下行的预期,银行业近年来普遍大幅增提了拨备。提增拨备乍一看是坏事,也确实体现出银行资产质量承受的现实压力,但更体现出银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主动应对,以牺牲当期利润为代价,为未来发展充实储备,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黄金时代”的终结,是新时代的开启,反映了我国市场化的深化、金融业的成熟、监管的规范,也映射出银行业差异化经营的布局渐成,以往在政策保护下生长的银行们,逐步具备了丛林生存的能力。

事实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抛开银行年报的个别数据,近年来,我国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服务金融消费者的能力、抵御和防范外部风险的能力等都在不断增强。

金融要围绕实体经济而发展,否则便是无源之水。根据银监会在中国银行业盘点“十二五”展望“十三五”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以及相关公开信息,“十二五”期间银行业着力加强对薄弱领域和战略领域的金融服务,高度关注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到2015年三季度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2.54万亿,比2011年末增长了82.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7%;小微企业的贷款户数达到了1183.3万户,小微企业的申贷获得率90.6%,连续多年保持“三个不低于”增长。2015年末,基础设施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同比分别增长9.4%、8.8%、58.8%。其中,基础设施行业贷款余额超过19万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超过50%;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1.8万亿元,比2011年末增长近300%,都是跨越式的增长。

更加直观的就是,现在大家提起各家银行,已不再是笼统雷同,而是各有特色。如提到招商银行,我们会想到零售业务特别是财富管理业务、平安银行的集团协同综合金融服务、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广发银行的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业务、中信银行的交易银行和出国金融业务等,都在业内形成了口碑,成为了各自的个性名片,相信也将成为未来的竞争优势。

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速下滑,在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振、国内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的客观环境下,属于正常的行业周期发展现象,不良率虽然攀升但仍处于国际低位。

那么,在这个银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银行应该守护什么?是沉湎过去,勉力维持个别财务指标的增长,还是面向未来,强化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答案不言而喻。

金融市场研究院主任
主要关注银行、信托、fintech领域市场动态。